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排挤与救济:女性的离婚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排挤尤其是性别排挤的背景下,女性的离婚权益保障面临弱化的态势。如何救济女性的离婚权益,已成为法学界和司法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救济女性的离婚权益,既要关注社会排挤的现实,又要关注离婚救济制度的立法局限和适用制约;既要建构社会性别政策的支持网络,又要完善离婚救济制度的立法设计,进而实现离婚救济制度的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推进婚姻自由原则的实施进程。因此,要救济女性的离婚权益,就必须正视社会排挤尤其是性别排挤导致女性离婚权益弱化的社会现实。忽略这一社会现实,离婚自由便不能真正实现,救济女性的离婚权益也将成为虚妄之谈。  相似文献   

2.
[案情回顾] 男方:母亲代二人领结婚证 女方:当初不知结婚照用途 夫妻生活两年多离婚时成"同居"2002年4月,王先生和刘女士经过4年恋爱后登记结婚.婚后,二人经常为琐事争吵,王先生遂到通州法院起诉离婚.  相似文献   

3.
刘少才 《东西南北》2008,(12):55-55
只有基于人性之上的法律,才能让社会更和谐。有人戏称"澳大利亚是男人最没有希望的地方"。因为这里的男人"三不敢":一不敢打老婆,二不敢离婚,三不敢打孩子。在澳大利亚,如果男人动手打女人,只一个巴掌,就可以报警。警察来了,把女人送到避难所,通过起诉,男人就得坐牢半年或12个月分居,然后可以判离婚,不但家庭70%的财产要判  相似文献   

4.
刘县书 《东西南北》2008,(12):13-13
以前,"王子与公主"的故事是童话;现在,"老夫与老妻"的故事是神话。"为了保护地球,我们不离婚吧。"一个丈夫指着窗外阴霾的天空,恳切地对闹离婚的妻子说。噢,太搞笑了吧。也许他应该这么说:"为了孩子,我们不离婚吧。"对,为了孩子,为了地球,不要离婚,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可以作证,他并不是搞笑。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美国社会,离婚率已高达50%,生活在双亲家庭之中的儿童还不到50%,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已引起美国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离婚率不断上升,人们都想简化离婚的手续,消除离婚双方的耻辱感和敌对情绪,从而使离婚变得"体面"一些.所谓《无过失离婚法》正是这一形势下的产物.也就是说,当一对夫妻办理离婚的法律手续时,  相似文献   

6.
机构动态     
《社会工作》2011,(7):19-20
北京夫妻离婚将有专业机构劝和 今后,北京闹离婚的夫妻将有专业社工"劝和",年内该市将在婚姻登记处建立"维情社工事务所",为准离婚人群提供情感调解和法律援助等公益服务.  相似文献   

7.
离婚成本论     
(一)离婚是一个社会问题,牵涉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分析离婚成本时,必然要考虑人的心理、情感因素,这也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之所在。在这里我们把离婚成本分为可量化成本和非可量化成本。非可量化成本是指离婚给男女双方在心理、情感等方面所遭受的打击(或损失)和花费的时间等,它一般是难以数量化的。我们又可把非可量化成本分为以下几类:1.心理成本:是指有关离婚的社会道德、伦理、习惯、风俗及看法给离婚者(男方或女方)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压力,从而在人格、自信心方面所遭受的损害。2.风险成本:是指在离婚时,男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日本的"中老年人离婚"数量逐年增加.其原因主要有: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小家庭化进程的加剧、 "二战后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一代"的社会背景和生活方式对夫妻感情的销蚀、离婚民法修正案的溢出效应等等.与此同时,在中国也出现了类似"中老年人离婚"的现象.此类现象已经不再是局限于家庭内部的问题,其影响涉及到了社会结构和意识的变迁,折射出诸多层面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李洪祥  王畅 《求是学刊》2020,47(1):104-112
十年来离婚绝对数只增不减,有人提出应当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离婚苛刻条款",以限制离婚数量的增长,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保护妇女权益。但在我国推行该制度,则明显弊大于利:与夫妻感情破裂理论不符合,容易对婚姻自由造成损害,对离婚当事人一方损害,容易造成法官权力滥用,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制度功能难以实现等。保障离婚自由、反对轻率离婚是离婚问题的基本原则,所以不赞成将该条款纳入《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它不是解决轻率离婚和规避法律离婚的恰当制度途径。确保婚姻家庭稳定较优的途径应当是倡导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完善征信体系,相对增加离婚成本。  相似文献   

10.
热面孔     
《东西南北》2013,(14):8-9
邓文迪:与默多克离婚 据美国媒体报道,新闻集团证实,该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默多克向法院提出和妻子邓文迪离婚。两人于美国当地时间6月13日向纽约州高等法院提出了离婚申请。现年82岁的默多克和现年44岁的邓文迪1999年结婚,育有两个女儿。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中国,新一轮汹涌而起的离婚浪潮,已是不争的事实。统计资料显,我国继50在代初、6O年代末、80年代初三次离婚浪潮后.近年又出现了第四次离婚浪潮,而且离婚比例之高前所未有。19948我国国离婚人口达到619万人.离婚比例由1990年的5.9%。9%增加到1994年的7.1%.其中,北东、辽宁、吉林、上海、青海、西藏等省市区的离婚比例超过了10%。对此.人们或赞许.或反对,或惊叹.或迷惘,各执一端.莫衷一是。笔者以为.正确的态辰区上是冷静地对待,既看到它的积极、进步的社会意义.又正视它的消极、负面的社会效应.任何简单地加以肯…  相似文献   

12.
《社会》1985,(3)
上海市卢湾区民政局在整党中进一步清除“左”的影响,勇于改革,努力改进离婚登记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一、端正业务指导思想,从以调解为主转变为以“双方自愿”为主。过去在离婚登记工作中,他们总认为离婚不是好事,是拆散人家夫妻。因而总是想方设法做和好工作,有时还强调离婚理由不充分,不给及时办理登记。致使有的虽然勉强和好了,但事隔不久又来登记离婚。事实教育他们,在新形势下必须改进离婚登记工作,在男女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况下,强求和好,维持名存实亡的夫妻关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有关报刊杂志正在开展关于离婚问题的讨论,许多人在讨论时,往往将范围局限在离婚的男女双方,而对于第三者——离婚子女则很少涉及。似乎离婚仅仅是男女双方的事,这是很片面的。马克思在一八四二年曾指出:“他们抱着幸福主义的观点,他们往往想到两个人,而忘记了家庭。他们忘记了,  相似文献   

14.
欧美国家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从六十年代开始加速的家庭解体的势头已有所缓和.虽然离婚率仍然很高,单亲家庭仍然大量存在,但是也正由于这一事实,使得许多人痛定思痛,又开始缅怀起美国梦式的家庭温馨,如由两个离婚有孩子的人再婚的"组合家庭"的增多就是明证.各种商业的或学术的出版商争相出版为家庭评功摆好的书刊,以此争得众多的读者.在目前对家庭的存在和作用抱肯定态度的论著颇受欢迎的情况下,仍有一批女权运  相似文献   

15.
正她是影响70年代的超模,有过多段恋情,近日与默多克高调订婚并结为连理,从老默多克当下的状态看,霍尔真的给了他又一个春天。1月10日的美国金球奖颁奖典礼有三大亮点:一是奥斯卡"千年陪跑"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拿下自己的第三座金球奖杯;二是在唱歌事业上一蹶不振的Lady Gaga转战影视圈,拿下"迷你剧或电视电影类最佳女主角";最后就是84岁的新闻业巨头鲁伯特·默多克牵手59岁的超模杰莉·霍尔亮相,向众媒体宣告了自己的"第四春"——这距他与第三任妻子邓文迪协议离婚已过去整整两  相似文献   

16.
离婚:中国和美国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婚:中国和美国的比较张敏杰本文对中国和美国的离婚率和离婚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并研究了影响离婚率变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系。作者特别指出了美国社会在控制离婚方面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对中美两国未来的离婚趋势作了客观的评估。张敏杰,男,1948年...  相似文献   

17.
面孔     
正安倍昭惠非典型首相夫人若离婚何去何从安倍晋三最近挺焦头烂额的。他那不省心的老婆又惹事了。事情的起因还是去年就闹得沸沸扬扬的"森友学园事件"。最近又曝出日本财务省篡改原始资料,而被篡改的主要内容,就是安倍昭惠施加压力的内容。曝出后,后果很严重:国税厅长官佐川宣寿引咎辞职,近畿财务局负责与森友学园谈判部门的一名职员自杀,安倍  相似文献   

18.
1988年9月,邓小平提出了"两个大局"思想,旨在梯度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前,我们要全面落实"两个大局"思想,牢牢把握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采取有力措施逐步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大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别居制度与离婚制度是国外许多国家亲属法中两项重要的制度。别居即依法解除夫妻同居义务,但仍保持其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是国家用以调整夫妻关系而规定的一项特别的制度。而离婚则是婚姻当事人依法解除(或消灭)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的行为。在国外许多国家的立法体例中,都有关于别居与离婚的规定,有的规定别居与离婚可以相互转换,有的规定一定时间的别居可以作为离婚的法定理由。我国婚姻法中仅有离婚制度,没有关于别居制度的法律规定,因此对二者进行分析比较,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婚姻家庭立法。  相似文献   

20.
3月9日,新疆乌鲁木齐市一对七旬夫妇刚领完结婚证,就把红本本换成了离婚证,他们在一天之内结了婚、又离婚。两位老人是一对婚龄长达56年的夫妇——75岁的蕲海平(化名)和73岁的夏秀香(化名)。对于这样的举动,夏秀香老人解释道:“56年了,我们俩没有红过脸。但这次办离婚我们不是闹着玩的,这是我们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决定。只有这样我老伴才能享受到低保金。”蕲海平曾在乌鲁木齐市的一家服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