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莲菜 《东西南北》2009,(8):40-40
我们有那么大的煎锅,为什么不好好享受生活?为什么有钱的人总有钱?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有很多,而我想到的是:相信自己的选择。大多时候,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是比努力和节省更准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正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还记得吗?2019年8月份,亚马孙森林大火,将近100万公顷的森林被烧毁。更早一点,美国加州大火,76.7万公顷的土地被烧毁。这都是人类史上最为严重的火灾之一!而如今澳大利亚山火的面积,比这两场火灾加起来还要大!  相似文献   

3.
正"值得"这两个字很珍贵,因为这天下的努力不能打保票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只要自己觉得值得,那这些付出和收获,就能支撑自己很长一段时间。要上班了啊,就问一句,你头发收拾好了吗?一到年节,就好像每个人都拿到了一个烫头kpi,必须得利利整整、精精神神地打理打理头发,不然新一年就不算开始。但不知道为啥,在二三十年的理发经验中,屡屡交手的理发小哥都是东北人,以至于不禁要怀疑起来——Tony老师,你们是"东北特产"吗?  相似文献   

4.
《东西南北》2012,(15):63-64
媒体一边倒地热捧,网络一波又一波地评论,收视率一次又一次创新高,尤其有意思的是,大凡片中提到的中华美食,在淘宝网销量也突然大增。为什么一部纪录片能在话题性和口碑度上都轻松击败热播剧?甚至轻松带动了商业效应?  相似文献   

5.
赵洲 《太平洋学报》2012,20(5):53-63
主权国家不仅是一个由实效性要素所构成的实体,而且也是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国际主体身份。联合国的承认与接纳不仅对主权国家身份在国际社会的全面建构具有直接的权威确认和支撑作用,而且也对主权国家充分享有其主权权利并实际参与国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接纳新会员国机制为主权国家身份全面建构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程序机制和博弈平台。为实现实质性的独立建国目标,巴勒斯坦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对此,国际社会目前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并形成了多种博弈力量以及错综复杂的博弈格局。  相似文献   

6.
陈静  张建 《社会工作》2012,(5):85-88
根据身份认同的定义,个体身份认同具有内在二维属性,即对身份角色的确认和对所属群体的情感归属。而这两个维度并不一定是同时发生,也不一定向同方向发生转化。而身份认同的内在二维性是导致个体身份认同的张力和矛盾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XY市HL村的艾滋病人身份认同进行分析,尝试勾勒出作为特殊群体的艾滋病人身份认同的图示,说明身份认同的非单线和非单向性,个体身份认同的建构是内在主体行动和社会外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生育并不会必然带来父母身份的认同,尤其是当孩子有严重残疾时.本文以自闭症儿童为例,通过访谈19位父母和老师来分析父母身份的构建过程.研究发现,正常与残疾间的二元等级和照顾责任的私有化严重挑战着父母身份的认同;性别身份强烈影响着父母对自闭症孩子的接受程度、养育能力和家庭分工,父亲通常比母亲经历了更多的挣扎;宗教信仰以及为自闭症人士和家庭提供服务的专业机构会促进父母身份的认同,但通常要以母亲为中介;自闭症等严重残障带来的挑战超出了个体家庭的承受能力,亟需从经济、职场、情感、育儿技能、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综合社会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叶良均  王其佩 《社会工作》2013,(5):75-80,105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从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方面探究城市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状况。调查发现,农民工存在着自我认同模糊或自我认同方面的困惑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民工身份认同模糊的原因、身份认同模糊可能导致的社会后果及解决农民工身份认同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方的公民身份研究在过去一二十年间出现了由政治—法律维度向文化维度转向的趋势。文化公民身份研究强调,仅仅把公民身份理解为政治—法律意义上的成员资格,就排斥了文化非主流群体,恰恰违背了公民身份的包容理念。但是,这种把各种文化群体整合进一个共同体中的努力势必会因群体的文化差异而导致冲突,因此,寻找超越所有文化之上的一种新的文化便成了文化公民身份理论家奋力努力的方向。理论家们建议,应该通过广义的教育,在公民中发展出一种以反思和沟通为根本的、开放性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文化。文化公民身份探讨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一场基于教育的漫长革命,最终摈弃资本主义,建立伦理社会主义;以互联网等新媒体为特征的文化全球化浪潮给这场革命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文化公民身份理论的发展理念为新的认识和研究指明了一个重视公民主体性和人类关系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7,(6):73-78
身份认同的研究经历了从关注个体自身的同一性问题到个体对于群体的归属问题,再到强调个体身份认同的社会范畴化问题,并同时伴随身份认同研究的多元嬗变与分化过程。其中,关注以族群/民族、宗教等文化身份为分界的认同问题成为学者们应对世界冲突难题下的研究焦点。由此,对于身份认同问题的研究,最终目的应是为了分析身份之间的复杂互动过程以及在身份互动过程中的认同分化与整合进程,为寻求化解和消除群体与社会在互动过程中国对民族、宗教等单一文化身份的强调而产生的偏见、排斥与对抗的方法与机制提供理论与现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法理学中,法院等国家机关的职权被认为具有必须被行使这个含义,理由就是不行使就是违反法定义务、要受到制裁。这种解释的背后隐藏了一种独立于法律的事实意义上的国家(机关)观念,一方面只是一种职权的政治学、社会学概念,另一方面又与现今普遍被接受的法治理念相悖。因此,需要一种符合法治理念的国家观,并以此为基础重新解释职权的法律性质,确定一种职权的法律概念。  相似文献   

12.
郑庆珠 《社科纵横》2010,25(10):166-168,174
中国的综合国力近些年有很大的提升,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一个大国不仅仅要有物力之大,还得有学术和思想之大。中国的翻译思想或翻译理论到目前为止对中国以外的文化影响还非常有限,原因何在?本文尝试挖掘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探求中国学者如何能够走出国门,参与对话,为建设世界翻译学作出自己独具特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深圳市社会工作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大陆社会工作发展的"标兵"。与此同时,深圳市专业社会工作者流失比较严重,社会工作者流失率逐年攀升。伴随着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如何看待社会工作者身份的建构过程和遭遇的"重重危机",已成为我们必须追问的问题。本文试图在社会建构理论视角下,去探讨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社会工作机构、同工、居民等各种社会力量,是如何与社会工作者自身一起建构和形塑了社会工作者群体的身份认同,以期通过这些考察与探讨,去了解社会工作者身份认同现状,并希望从此角度去理解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提出改善社会工作者身份认同现状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公民身份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公民身份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实践形式。公民身份意味着人在一个国家中正式的和负责任的成员资格。公民身份认同意味着公民对自己生活的共同体表示接受、赞同和承认,并且以自己忠诚共同体的实际行动体现出来,积极地参与共同体的生活,履行共同体赋予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语言是存在的家,公民通过语言言说认识自己,辨认自己,进而产生归属感。  相似文献   

15.
正2012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政策出版社(The Policy Press,University of Bristol,UK)出版了《欧洲父母身份的过渡》(Transitions to Parenthood in Europe)一书。本书的编者分别是安·尼尔森(Ann Nilsen)、朱莉娅·布兰嫩(Julia Brannen)和苏珊·刘易斯(Suzan Lewis)。安·尼尔森(Ann Nilsen)是挪威卑尔根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教授,她的专业领域为社会学一般性理论与方法、生命历程和自传研究。朱莉娅·布兰嫩(Julia Brannen)是伦  相似文献   

16.
蒋红军 《浙江学刊》2013,(3):121-126
"公民身份"(citizenship)是分析被征地农民抗争的新的解释视角。被征地农民的抗争促进了农民的公民身份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生产出行动主义公民(activist citizen),并且众多的公民抗争行动还能借由逆向驯服能力促使政府尊重和保障农民的公民身份权利(citizenship rights)。此种解释不仅有利于深化学术界关于农民维权抗争是否具有政治性的认识,而且展现出中国语境下公民身份发展的特殊图景。  相似文献   

17.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虽早已尘埃落定,但其引发的文学评奖热门话题仍然值得不断思考.其一,为了更加公开、公平、公正,这届评奖试行了实名投票、评委投票情况公布制等评选制度的新举措,第二轮结果公布后,媒体及网友都把焦点集中在前十名中有八名省级作协主席或副主席的问题上,因此引发了茅盾文学奖成为文学界专家奖、精英奖的质疑.其二,这届评奖还首度吸纳网络文学参与评选,由浙江省作协以及重点文学网站推荐的7部网络文学作品参评,但在大众读者中曾引起强烈关注的如《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儿》等作品无一例外,全部名落孙山,仅仅是在176部参评作品名录上露了一下脸而已.  相似文献   

18.
全球性大规模移民已成为世界日渐走向全球化的显著表征,由此不仅造成全球人口结构的重新组合,而且带来诸多新生的文化现象,散居族裔(diaspora)便是其中的显例.散居族裔原本是特指概念,指被迫流亡海外并分散寄居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犹太族群.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席卷,散居族裔已成为泛化的当代文化概念,指离开母国而寄居他国的少数族群,而在后殖民主义研究视阈中尤其指向寄居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三世界移民群体.  相似文献   

19.
正七岁时,他缘何离家出走?——家庭破碎,父亲施暴,迫使他选择逃离一个流浪孩子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心酸的故事。"妈妈在俺三岁时就离开家里了,爸爸喜欢喝酒和赌博,喝醉后经常打俺。俺们那嘎达冬天贼冷,家里也没人给俺生火取暖。"谈到童年,细数着手上的疤痕,小宇立刻面色黯淡下来,默默低下头。他本该与其他孩子一样,或靠在妈妈的怀里感受家庭温  相似文献   

20.
王开春 《求是学刊》2012,(5):119-125
宋代科举的兴盛,造就了庞大的士人群体。随着科举影响的强化,诗文创作和科举时文两种文字写作日趋疏离。在士人群体分化的大背景下,因对不同文字写作道路的自觉选择而产生不同的身份认同意识。"诗人"在"举子"的映衬下,显示出相当的独立性,产生了诗人"身份自觉"意识。诗学批评中"诗人"立场的强调、"诗社"的繁兴、诗集编撰社交功能的增强等文学现象背后,都可以看到这种意识的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