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是学刊》2014,(4):129-137
以《红楼梦》比较《金瓶梅》,是两部名著间历史与美学联系的探讨与厘清。《金瓶梅》固不必攀附《红楼梦》而自有其价值与地位,但对当下《金瓶梅》文学价值的认可及其社会地位的提高,有学术以外的现实意义。"反模仿"本质上也是一种模仿。《红楼梦》对《金瓶梅》的"反模仿",使其形象体系包括立意、结构、人物等"大处"和总体,"乃《金瓶梅》之倒影":《红楼梦》"谈情",是青春版的《金瓶梅》;《金瓶梅》"戒淫",是成人版的《红楼梦》;《红楼梦》"以情悟道",贾宝玉是迷途知返的西门庆;《金瓶梅》"以淫说法",西门庆是不知改悔的贾宝玉。其他林黛玉与潘金莲、薛宝钗与吴月娘、袭人与春梅等,皆具此等"倒影"关系。这种"反模仿"而成"倒影"关系的过程与机制,有似于生物工程上的"转基因技术",而《红楼梦》实可视为《金瓶梅》的"转基因产品"。在这个意义上,《红楼梦》"深得《金瓶》壸奥","《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  相似文献   

2.
杨彬 《求是学刊》2016,(4):116-123
《金瓶梅词话》对于前代以及当代流行的各种文艺作品的仿拟是极其普遍且复杂的,文言中篇传奇小说《贾云华还魂记》就是其仿拟对象之一。在研究者指认出的诗词仿拟的基础上,笔者首次查证了《金瓶梅词话》在小说情节层面对《贾云华还魂记》的仿拟,及其同时对《西厢记》和其他一些文言小说的仿拟,由此揭示了《金瓶梅词话》"多层仿拟"的写作方式,进而发现它在这一写作方式之下形成的文学趣味的转向。追寻《金瓶梅词话》对此类小说的仿拟效果,不仅能呈现出多层仿拟的文学意义,还可为我们深入地理解这部奇书的若干难题提供重新解读的契机和别样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问世400年来,可以说出现过两次“《金瓶梅》热”,一次是其刚问世的晚明时代(清初是其延续),一次就是最近几年。最近几年的“《金瓶梅》热”(吴晓龄语)是一个值得思考,也是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丹纳说:“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或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或那种艺术的出现。”从创作和接受的两极来说,《金瓶梅》产生于晚明(至少在嘉靖以后),并引起当时传抄,阅读、出版之热,都与晚明(至少是局部地区)的文化背景(商业发展、城市风貌改观、社会心理之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变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社会思潮、文学潮流)有关。清人入关以后,《金瓶梅》的日趋沉寂,不光是统治者禁锢的问题,也与社会传统经济秩序的恢复,理学的重倡,以及文学中理性主义、古典主义重占主流有关。读者失去了和作品的心理对应,自然“热”不起来。今天的“《金瓶梅》热”不光表现在出版和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是一本政治倾向非常浓厚的小说,书中用大量的笔墨写了以蔡京为首的官员的贪贿、吏治的腐败,甚至直接把矛头了指向皇帝--谩骂皇帝,这一切与晚明万历时期的"非君"思想有关.<金瓶梅>对的政治的书写主要集中在吏治的腐败上,在其中我们看到了官商勾结、买官卖官这类的内容.但是,这类的吏治腐败并不是此书写政治最为主要的内容,还有更为深刻的内容在此书中隐藏而未被揭示,这就是官商勾结在经济上倒买倒卖,而此类勾结对国家的经济基础危害极大,动摇了国之根本.这件事主要表现在<金瓶梅>第48回蔡京所提出的"盐引"之事上,而在54回到57回,理应写的就是西门庆和蔡京的门徒蔡蕴勾结贩卖"私盐",但是这几回却不翼而飞.因这几回的丢失,<金瓶梅>对晚明政治批判的力度没有彻底地显示出来,由此,我们对这部小说的政治目的也感到朦胧.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是一部写性自由的书。是一部写性自由如何酿成一系列悲剧的书。王志武先生的专著《〈金瓶梅〉人物悲剧论》一开头便开宗明义地道出了自己上述的观点。社会各界历来对《金瓶梅》一书褒贬不一,认其或为惩劝,或为警世,或为暴露,或为淫诲,此类文章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志武先生却没有把自己的思想束缚在这诸多的世说论断之中,而是通过引用大量的人物和情节,提出了《金瓶梅》是一部写性自由的书,继而对全书进行了深刻剖  相似文献   

6.
12月24日,由半岛都市报社、半岛新生活杂志、发起并联合荟龙轩大酒店、C.K时装以及七彩云南翡翠、圣典纳高级婚纱、爱维缔摄影、赛克传媒、贝蒂艺术彩妆、尚舞尚妩俱乐部、金格品牌策划等单位媒体,共同举办的荟龙轩杯《半岛新生活》四季封面丽人大赛总决赛暨颁奖盛典在荟龙轩大酒店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7.
包括本文作者在内的海峡两岸五位学人,合力对《金瓶梅词话》全书作了注释。文中称:全书共150万言,将以《金瓶梅词话全注新版本》为书名在海峡两岸同时出版。我们认为真能如此,诚为一大美事,特将此文发表。文章首先介绍了新注本的两大特色,然后论述了《金瓶梅》的巨大成就、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它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8.
孙超 《求是学刊》2016,(4):124-131
《金瓶梅词话》的创作、抄刻与晚明江南士风有非常深密的关系,将二者放置在侨易视域中考察会有一些新发现。所谓"侨易"即因"侨"而致"易",强调精神或物质在位移中发生交感、质变。由此观之,《金瓶梅词话》的创作是晚明一个很典型的侨易事件,它侨用《水浒传》、《西厢记》、话本小说、日用类书、史书及其他各种文字材料,交感易变为"通大道"的艺术杰构;抄书—刻书与嗜酒—好色是晚明江南文人生活的重要内容,抄刻《金瓶梅词话》满足了他们的实际生活需要;江南文人在晚明突破"穷"—"达"二元框范形成的求"通"之士风乃是《金瓶梅词话》侨易事件生成的深层原因。因此,《金瓶梅词话》承载着晚明文人趋新求奇、追求自由等与近代接轨的精神密码,而现当代的"金学"热正导源于此。  相似文献   

9.
最近有人发感慨说:“今天所有文学刊物都有讨论《红楼梦》的文章,独无一字提《金瓶梅》。”“连它是《红楼梦》的渊源,没有《金瓶梅》就不可能有《红楼梦》这一点,也无人知道了。”①的确,长时期来,对于《金瓶梅》本身以及它对《红楼梦》等的影响,几乎无人进行深入研究。究其原  相似文献   

10.
王婆的“十八两秤”豫生《金瓶梅》第6回“王婆打酒遇大雨”中说:“且说婆子提个篮子,拿着一条十八两秤,走到街上打酒买肉。”古代十六两为一斤,无十八两为一斤之制。大约因此,“崇祯本”和“张竹坡本”的《金瓶梅》皆将“拿着十八两秤”的八字删去。1988年第2...  相似文献   

11.
1 《金瓶梅》的抄本在1596年 即已问世,它的问世,立即引起了 读者的强烈反响。到1617年,刻本《金瓶梅》得以面世。许多作家、评论家对它进行了评论,其中较著名的是对《金瓶梅》进行“专文”论述的六个序、跋。按时间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 (1)谢肇 的《金瓶梅·跋》 (2)欣欣子的《金瓶梅·序》 (3)廿公的《金瓶梅·跋》 (4)东吴弄珠客的《金瓶梅·序》 (5)谢颐的《金瓶梅·序》 (6)《满文译本金瓶梅·序》 对《金瓶梅》进行艺术评价,是这些《序》、《跋》的共同主题。 欣欣子《序》,对《金瓶梅》给予很高的评价。首先,它认为此书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王启忠同志的专著《金瓶梅价值论》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读过全书,它给我留下的总印象是“体大思深.于细微处见精神”. 由于《金瓶梅》的作者故隐其名,因此它的研究热点是作者考证,因为此书充斥淫秽描写,四百年来一直遭到禁止,所以批评它的焦点应在评判其价值.1979年朱星先生率先为此书翻案,随后十多年间的研究论著如雨后春笋,无不为它求实正名,一反从前局面.然而,专门论述其价值的尚不多见.王启忠同志的著作好就好在以二十余万字的专著全面深入地探讨《金瓶梅》的价值,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以1989年首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为标志的金学热潮,虽然仍以汹涌澎湃的势头向前发展,但是,王启忠同志的《金瓶梅价值论》,就“内金学”来说,无疑具有一个阶段性的总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上海文艺出版社新出版的王启忠先生的《<金瓶梅>价值论》一书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穿透迷雾,客观评价求真知。作者穿透了性描写的迷雾,超越了道德评价和伦理观念的取向,摆脱了应用理性审美思想的影响,将《金瓶梅》放到中国小说史发展嬗变的长河中,置于明清文化的框架内,进而推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上,从文学、美学、哲学、人学、政治学、经济学、义化学等全方位的角度,深入剖析其多方面的价值,客观评价其卓异成就与应有地位。从而论断出《金瓶梅》是一部“真正的政治小说、经济小说、文化小说,一部全面描写人的生命现象的小说,也…  相似文献   

14.
1 与《金瓶梅词话》关系密切的情欲小说,当推《如意君传》,对两书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弄清文学上的传承关系,且能为成书找到新的佐证。《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七回,写西门庆与王六儿秽事“犹如武则天遇敖曹”,虽未明指书名,然确为《如意君传》之本事。《如意君传》不仅对《金瓶梅》,对后来的情欲小说影响也大。《肉蒲团》在书中两次直指《如意君传》、《绣榻野史》、《痴婆子传》之书名。《如意君传》为短篇,卷首有华阳散人甲戌秋所作之序。《肉蒲团》今见为日刊本,时当清康熙乙酉(1705年)刊行。初曾疑“如”传华阳散人甲戌序,或伪托“假虚”即子虚乌有也。词话本“犹如武则天遇敖曹”一说,给人们提供了证据,此书确在《金瓶梅》之前。今且以《肉蒲团》刊行之康熙乙酉为终点,将此前的“甲戌”列下:  相似文献   

15.
关于《金瓶梅》的作者,数年前曾进行过热烈地争论,几位学人各执一说,未成定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提到的“嘉靖大名士”,是人们考证《金瓶梅》作者时的共同线索,本文从《金瓶梅》回前诗词的研究入手,对此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价值新论姚莽《金瓶梅》写的是什么?书的开头就作了回答:“如今这一本书,乃虎中美女,后引出一个风情故事来。”(牝牡相诱谓之“风”,男女相爱谓之情。“风情”,也就是“性爱”。)洋洋百万言的《金瓶梅》,刻划了众多的人物,描绘了广阔的社会情景。有人...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是一部奇书。正是因为它的“奇”,自它产生四百年来,版本问题、作者问题、成书过程问题以及如何认识它的思想内容、分析它的人物、无不存在分歧。特别是近代,国内外一些著名学者也参与了对《金瓶梅》的探讨,写了一些专论。但对一般读者来说,往往失之过“专”,特别是没有读过《金瓶梅》的读者,看了这些专论,如坠万里云雾之中,不知所云。而郑庆山同志的《金瓶梅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则不然,它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专著,一般读者都可读得懂的书。《金瓶梅》由于它本身存在的问题,历代都是被作为禁书的。解放后虽也出过几次,但数量很少,一般读者很难得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针对读过的和没有读过而又迫切想知道它的读者,写专论《金瓶梅》的文章,不能不是个难题。但《论稿》处理的极为得当。它既着眼于一定的学术性,又着眼于普及性、知识性、资料性。对过去和现在  相似文献   

18.
胡益民同志的《清代小说叙论》(见《江淮论坛》1989年第2期)一文在论及“清代小说艺术上的进展”时,无论其论点还是论证都有一些值得商讨之处,于是不揣浅陋,提出如下看法,恳请指教。 其一,《叙论》在此问题一开头提出一个论点:“就总体倾向而言,《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开始脱离史官传统走向独立的一个转变契机……然而过渡伊始,毕竟还带有深深的过渡痕迹。由《金瓶梅》开始的摆脱史官传统而走向自立的艺术革新工作,在清代几部著名小说中才告完成。这是中国小说艺术在清代走向成熟的基本标志”。这一立论,粗看起来好象无可指责,但细加斟酌,至少在两个问题上容易引起错觉:第一,摆脱史官传统的革新工作始自《金瓶梅》,还是早已有之?第二,中国小说艺术的各构成因素是在清代几部著名小说中全面成熟  相似文献   

19.
郑庆山同志著《<金瓶梅>论稿》一书,已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印行,蒙作者惠赠一册,每次翻阅,常有所感,固述拙见,或可供参证。《论稿》一书值得重视之处,并不在于对《金瓶梅》研究有重要突破,或发现前人所未曾发现的文献资料,也并没有标榜运用新奇的研究方法。作者仍然是采取平实稳重的研究态度,朴实无华的表达方式,阐述他辛勤劳作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十四篇相对独立的论文,而又互相联系而成为有系统的整体,每一篇文章都能使人感受到作者对这部被世人称之为千古奇书《金瓶梅》内部所蕴藏的奥秘,那种深沉执着的探索与追求,在平淡质朴的叙述文字中,时时跳动着作者的炽热感情火花。这是值得赞赏的。因为从这里我们可以体察  相似文献   

20.
莲凤对比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梅 《学术交流》2003,(10):151-154
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人情小说,《红楼梦》与《金瓶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红楼梦》在各方面对《金瓶梅》都有所继承和发展,特别是体现在两书主要人物王熙凤和潘金莲身上,这种关系尤为明显。自私自利、极度残忍、聪明乖巧是两人性格中的相似之处,但也有雅俗之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