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长期食用“有抗食品”,消费者的耐药性也会不知不觉增强,等于在人体内埋下一颗“隐形炸弹”,一旦患病,很可能就无药可治。 相似文献
2.
3.
4.
5.
6.
中国曾经是个英雄层出不穷的国家。 中华民族曾经是高扬英雄主义旗帜的民族。 翻开中国的“英雄史诗”,我们可以看到长长的一串英名 刘胡兰、江雪琴、董存瑞、黄继光、王杰、罗盘教、欧阳海…… 宁死不屈、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舍己救人。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和正义精神,谱写出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然而,当历史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英雄史诗被淡忘了,中国的英雄主义精神失传了,中国的英雄也越来越少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于接受这样的故事:一个歹徒拦路抢劫,数十人观看无一人见义勇为;一个妇女被歹徒施暴,数百人围观无一人挺身而出。 于是,“老鼠过街”开始有了“时代特色”。这就是“五十年代,人人喊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是对 90年代中国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回顾。文章首先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在西方的由来 ,认为它在西方是有根的 ,即西方社会发展已越过现代化的极限 ,产生了哲学意义上的虚无感 ,终而走向解构 ;而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只是在现象上相似于西方 ,实质上却是无根的 ,这是由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建构中心所决定的。因此 ,所谓“后现代主义”话题终于在 90年代中后期演变为“人文精神”话题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纵观西方发展的历史,理性精神这一条红线一直贯穿始终,正是在这种理性精神的指导下,西方法治才得以形成。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历史乃是一个经验的人情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法治难以形成。因此,中国要想实现法治,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则成为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3.
14.
法治既是国家的政治理想,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划分是理解法治这个综合性话语体系的重要工具。当下,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阶段,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必然要求所追求的法治是一种实质法治。当前,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人权司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改革体现了实质法治正在成为中国法治进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追随了古希腊神话的模式.从奶人的诞生、成长到他最后的觉醒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相对应的原型.然而这种追随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莫里森把他们植入一个更加复杂的现代美国社会,将种族阶级和性别等诸多方面融汇一体.创造了一个独特的魔幻世界.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