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3年,台湾中天电视台《康熙来了》正式开播,小S与蔡康永联袂主持。如今"康熙贱队"已笑傲1000集。节目的好看当然少不了人的因素。比如爱吃男星豆腐的"高贵"谐星小S,比如看起来有些奇怪、《GQ》杂志多次上封面的前总监——蔡康永。  相似文献   

2.
1977年出版的日本《东洋学报》第59卷,第1、2号合刊刊载神川信夫的题为《宫中档康熙朝奏折》一文,介绍近年来台湾的“故宫博物院”在整理、研究清代档案过程中先后出版发行了卷帙浩繁的档案资料集。如《宫中档康熙朝奏折》、《年羹尧奏折》、《宫中档雍正朝奏折》、《宫中档光绪朝奏折》等。文章说,《宫中档康熙朝奏折》  相似文献   

3.
朱晖 《东西南北》2009,(12):50-50
在著名的综艺节目《康熙来了》里,有一个年轻人模仿韩国明星rain跳舞。他的舞姿惊艳了所有人,主持人小S大为感叹地说:“你以后不要模仿了,只要出劲歌热舞就好了啊。”年轻人诚恳地问:“你要出钱吗?”小S忙答“不要不要”,引得观众笑声阵阵。  相似文献   

4.
这个在苦情剧里微笑的纯情天使,走过自己天空的阴霾后,会以更轻盈的步伐微笑着上路。电视剧里看安以轩,是美丽深情、无怨无悔的女一号:在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里,看到现实的安以轩,却是活宝一个,冷笑话不断,绝对属于新生代另类美少女。用安以轩自己的话说,"我其实一点也不温柔,只是妈妈给了我一副温柔的样子而已"。但这样的落差,反而让人觉得她更有魅力。  相似文献   

5.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选自人教版选修4第3课,本课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我国清朝第二代皇帝康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那么,如何评价康熙一生所为呢?其实,晚年的康熙帝曾对自己的一生作过评价,他引用诸葛亮的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阎崇年在《正说清朝十二帝》中也说:“无论就中国历史作纵向比较,或就世界历史作横向比较,都可以说康熙大帝是中国皇朝史上的千年一帝,也是世界史上的千年名君。”《清史稿?圣祖本纪》中记载:“(康熙)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但近年来对于康熙的评价也有了不同的声音,例如:杜车别在《文明断裂的悲剧--被满清割断的明朝与近现代中国》中说:“康熙对维护自己的统治不遗余力,也可以这样说,他是满族的“伟大领袖”,是中国人的罪人。”历史学家郭长庚在《应当重新评价康熙帝》说:“康熙作为一个有才无识、因循误国的封建皇帝,实在不值得后世推崇与美誉。”  相似文献   

6.
黄宗羲与甬上证人书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宗羲自康熙元年南明监国鲁王卒于金门,郑成功病逝台湾后,感到抗清一时无望,于是始放弃抗清武装斗争,从事著作和讲学,按他自己说法,则是从“游侠”而厕身于“儒林”(黄炳垕:《黄梨洲先生年谱》)。他讲学所建立的甬上证人书院,是清初著名书院之一,开创了康、雍、乾三代屹立于东南而其精神影响到清末的浙东学派。一黄宗羲讲学,康熙三年始于语溪,六年次于会稽,七年继于宁波,十五年终于海昌。甬上证人书院建立较迟而影响最大,他自己也说,甬上“一时多英伟高明之士”(《董吴仲墓志铭》),这是由下列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青岛画报》2011,(12):84-87
2011,娱乐圈的"婚"事特别多,不同与以前的"隐婚",甚至"不婚",现在的明星更倾向于与"粉丝"分享自己的幸福婚礼,不管是大S汪小菲般的闪婚,或者范玮琪黑人式的结束爱情长跑,或者胡可沙溢的奉子完婚,孙燕姿与"胡须男"般的低调完婚……明星的婚姻总是看点十足,现在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2011年娱乐圈婚礼之最。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朋,是古小说发展的顶峰,康熙乾隆年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袁枚的《子不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最有成就的传奇小说,可称为清传奇三大书。其中《聊斋志异》的思想性较高,流传也广,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阅微草堂笔记》因了作者的官名和他编篡过《四库全书》,也名闻天下。唯独袁枚的《子不语》却  相似文献   

9.
一、绪言三藩之乱平定不久,康熙27年(1688)在湖北省武昌发生一起兵变。魏源所著《圣武记》第八卷中,也以“康熙武昌兵变记”为题,记载了这一事件。这个事件是这样的。为平定三藩之乱,清朝政府曾将驻守湖广的清军由原来的三个营增加至五个营。及至云南、贵州的叛乱平定后,政府企图减掉增加的那二千兵员,恢复原有三个营,这些连战功也无份的兵士们便以夏逢龙为首领掀起叛乱。这次兵变始于康熙27年5月中旬,止于7月末,历经仅两个月时间。因此,《康熙武昌兵变记》对该事件的记载并不多。谢国桢在其《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一书中,从《清实录》、《清史稿·列传》、《广阳杂记》等文献中收集了有关该事件的资料,补充了《圣武记》中所载之不足。  相似文献   

10.
清初的政治意识形态,在世俗一面是由康熙《圣谕十六条》及其后雍正所衍的《圣谕广训》为代表,在形而上一面则是康熙和李光地所定的《御纂性理精义》。《性理精义》一书,是康熙授意李光地等理学大臣删整明代理学名著《性理大全》而成,其目的在于通过尊崇朱熹之学而将治统兼合道统。《性理精义》一书体现的,正是康熙帝王术的具体一面。李光地学行不一,杂糅诸学以迎合帝王。君臣共同完成了清初政治意识形态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大小S、范晓萱、杨丞琳……一大串我们熟悉的演艺圈红星名单,在她们完美精致又充满个性感觉的妆容后面,高明的幕后推手究竟是谁?他就是台湾知名造型师小P!《魅丽》独家邀请到小P老师,针对青岛的气候、生活等因素,从护肤到彩妆为你独家奉送美人计。  相似文献   

12.
刘仲华 《唐都学刊》2005,21(6):144-148
黄叔璥(1681-1757),清顺天府大兴县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历任户部云南司主事、湖广道御史、第一任巡台御史等职。其学术涉及历史地理、金石目录以及理学义理等方面,著有《南征纪程》、《国朝御史题名录》、《近思录集朱》等书,尤其是《台海使槎录》一书是清代台湾历史上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3.
康熙朝御编的几十种图书大部分开修、成书于康熙四十年后,但康熙四年即谕命搜集史料、十八年开修的《明史》却在四十三年戛然而止,未能成书。《明史》的成书有竞顺治遗志、“兴朝修史”显示国力等多方面意义,康熙是一个极其强势的皇帝,其本人钟情于图书纂修,御编诸书中康熙着力最多的就是《明史》,本文以《明史》编修中康熙的上谕为切入点,以图解开其中的谜团。  相似文献   

14.
<正> 台湾学术界有两大怪人.一位是因《丑陋的中国人》而在大陆出足风头的柏杨老先生.另一位就是我们将要介绍的李敖.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陆对李敖还很觉陌生.在台湾可就不一样了,"李老爷" (李敖自称)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去年台湾《读书人》杂志评选台湾十大作家,李敖名列榜首,而  相似文献   

15.
赵钧彤《狱中八咏》与方苞《狱中杂记》○张东敏康熙五十年(1711),“桐城派”的创始人之一,年届四十四岁的方苞因戴名世《南山集》案株连,被逮捕下江宁县狱;不久解至京师,下刑部狱羁押十五个月,被判了死刑。在李光地的鼎力说辞下,康熙帝石朱书云:“戴名世案...  相似文献   

16.
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又称《待访录》、《黄梨洲先生明夷待访录》,《明夷留书》又称《留书》、《南雷黄子留书》。对这两种著作,前人多不了解其中关系,对其书名、卷数、刊刻情况等问题也存在种种误解。关于《明夷待访录》的写作年代,黄宗羲于癸卯年(康熙二年)所写题辞作了明确交代。他说:“前年壬寅复,条具为治大法,未卒数章,遇火而止。今年自蓝水返于故居,整理残帙,此卷犹未失落于担头舱底,儿子某某请完之。冬十月,雨窗削笔,喟然而叹。”据此,可知该书初成于康熙元年壬寅夏,完成于康熙二年癸卯冬,即公元一六六二至一六六三年。《明夷待访录》的书名、卷数问题,是和《明夷留书》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两书的关系,各家著录情况不一。黄宗羲本人著作只提及《待访录》之书名(见《破邪论自序》和《思旧  相似文献   

17.
《东西南北》2011,(2):69-69
忆辛酸留学史:勤工俭学吃超市剩菜 1992年,汪小菲母亲张兰在北京的“阿兰酒家”餐厅开张,此前的三年,她独自在加拿大打工,而不到10岁的汪小菲和九十高寿的的太姥姥一起住在一间小平房里。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在小荧幕上占据C位的电视剧,非《小欢喜》莫属。表面上看,本剧主打的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高考话题。但是,能将广大观众牢牢钉在座位上的,还是三个家庭里六位中年男女的日常生活。在近年来甜宠剧、修仙剧、玄幻剧、宫斗剧几乎泛滥的情况下,《小欢喜》等讲述"中年故事"的电视剧能够屡屡成为爆款,恐怕并非偶然现象。  相似文献   

19.
电视剧《步步惊心》和电影《致青春》都是以女主角为中心,反映个体因感情受挫而导致的感伤。这种感伤不同于近现代文学和电影中与国家民族大历史紧密相关的感伤,它属于"小时代"的小感伤,具有个人化和生活化的特点。《步步惊心》通过穿越时空、爱情幻象来缓解女主角的感伤,《致青春》则通过对青春的回忆和怀旧来冲淡个人的感伤。二者都把握和呈现了当前这个小时代的小感伤,并通过对时空的不同处理方式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想象性的解决方案。穿越与怀旧,都是往回走,是通过对遥远历史或个人历史的重新体验来诠释当下时代中个体的感伤。  相似文献   

20.
孔尚任宫词主要有两个版本系统:一是选本系统,包括南京图书馆所藏康熙怀远堂刻本《振雅堂汇编詩最》选录的孔尚任宫词,另外,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也藏有抄本;二是全本系统,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有康熙介安堂刻本《续古宫词》。介安堂本是现存唯一的孔尚任宫词全本,亦是海内孤本,不仅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而且对研究孔尚任的文学成就、文学思想及相关生平事迹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