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运遗产与奥运会的水平、特色有紧密的关系。北京奥运会的特色是通过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和目标的实现来体现的,它的重要影响是打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人文特色。2008年北京奥运三大理念所带来的"后奥运"效应,将凸显北京奥运的特色和亮点,将充分证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奉献给奥林匹克运动的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2.
正泰戈尔有言:"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从191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诞生第一部奥运电影开始,用电影方式记录历史就与奥林匹克运动联系在一起。国外有不少经典的奥运题材电影,比如《奥林匹亚》、《东京奥运会》、《巴塞罗那奥运会》,也有以励志故事打动人心的《阿普正传》、《烈火战车》等。国内电影市场则有《一个人  相似文献   

3.
正意识形态主导的社会里,喝下去的可乐不再是一种饮料而是一种符号。若论全宇宙销售范围最广的品牌,可口可乐当仁不让。虽然在其不长的历史里偶尔背上"资本主义糖衣炮弹"的污名,但多数时候,可口可乐给世人的印象总是一个不问政治专心赚钱的清纯型土豪。除了提价总是落后CPI三五年外,还时不时搞点慈善给自己贴金,总算名利双收赢得个业界良心的好名声。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向"遵纪守法"的可口可乐最近因为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心的失误摊上  相似文献   

4.
刘刈 《今日辽宁》2007,(5):54-55
"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出席一次奥运会?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在奥运会上可以拿到一枚金牌?中国人什么时候能举办一届奥运会?"这是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讲过的三句话,实际上代表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在这三个梦想都将成真的时刻,人们自然会想起实现第一个奥运梦想的刘长春。9月16日,大型奥运图书《奥运英雄——中国人首次参加奥运会的故事》的首发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奥运英雄的诞生地沈阳东北大学汉卿会堂隆重举行。作者刘刈历时三年多完成此书,用饱含激情的笔墨描绘一个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下文中,刘刈讲述了这本书的缘起。  相似文献   

5.
因为奥运会,2008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特殊的一年,当奥运圣火已经在中国大地上传递的时候,当所有国人的激情被奥运点燃的时候,我们采访到了国内惟一一位连续参加了五届奥运的资深体育摄影记者官天一先生。翻阅他的简历,有一句话引入注目:当国际奥委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后,他随中国体育代表团赴前方采访了1984年洛杉矶、1988年汉城、1992年巴塞罗纳、1996年亚特兰大和2000年悉尼五届奥运会……我们由衷感叹他与奥运会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6.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1.什么时候中国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2、什么时候中国能获奥运会金牌? 3、什么时候中国才能举办奥运会?对这奥运三问,国人已经欣慰地看到了答卷: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中国第一次正式派出奥运选手,参加奥运会的唯  相似文献   

7.
奥运月历     
体验模拟奥运会3月13日,由中国科协、奥科委、青岛奥帆委等单位主办的"科技圆梦想和谐迎奥运"大型奥运科普互动体验展,在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海星会展中心开展。截止23日,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4时,市民可凭免费入场券进场,体验模拟"奥运会"。模拟"奥运会"包括模拟赛艇、虚拟射箭、激光射击等项目:观赏水立方模型、鸟巢模型:纵览历届奥运冠军的风采等。此次奥运科普互动体验展设"动感体育体验奥运"、"北  相似文献   

8.
奥运邮票,这些方寸艺术品被称为体育缩影,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风貌,以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给人以知识、美感和享受。随着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现代奥运会的规模越办越大,举办奥运会耗费资金也随之剧增;另一个方面,世界集邮爱好者的人数增长到几亿多人,使得邮票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奥运会举办国为筹备大会资金,采取了大量发行纪念邮票的办法,所以近十几年的奥运会纪念邮票不仅数量多,设计水平也大大提高,再加上采用了现代最先进的印刷技术,邮票精美小巧,堪称小型艺术品。收集和投资奥运会邮票,已成为当今世界集邮和邮票投资者的热门。从安特卫普奥运会开始,奥运邮票发行成为惯例。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开支的1.5%来自发行纪念邮票。1928年葡萄牙通过在国内强制发行纪念邮票3天,以取得用以支付其代表团参加奥运会的经费。1992年有137个国家发行了印有奥运五环标志的123万枚邮票。现在,各国发行的奥林匹克纪念邮票有数千种。  相似文献   

9.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这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事不仅是中国体育事业巨大发展的写照,更是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见证,万千华人共同感受着这一刻的骄傲与自豪。2008,为了铭记这个特别的时刻,致力于成为华人第一珠宝品牌的周大福特别推出限量版"中国,加油"胸章,为中国加油,为奥运加油!限最版"中国,加油"胸章的诞生,充分体现着周大福关注北京奥运、关爱祖国同胞、支持祖国、支持奥运的诚心诚意。同时,周大福集团也希望以此告知更多消费者,为祖国加油,为奥运盛事助威。  相似文献   

10.
论奥运科技如何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场竞技体育的盛会,也是一场高新科技的展示会。将奥运科技产业化是奥运会后开发利用奥运财富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奥运科技进行分类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奥运科技产业化潜力的识别指标体系,以及奥运科技产业化或推广应用的体制、方式和模式,并就奥运科技如何产业化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市民的广泛参与是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坚实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与资料的梳理,作者发现:北京市民眼里的奥运会是一场"欢乐的盛会";赛场与家是他们观看奥运赛事的首选场所;市民在奥运参与方式上表现出了以传者为主导、非正式性与消遣性的特点。最后,作者建议以奥运的社会参与为契机培养中国公民的公共参与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9天前,我们以为会迎来一个新的时代;9天后,才发现我们送走了一个时代。"谢幕礼2019年9月8日,男篮世界杯排位赛,中国男篮对阵尼日利亚——取胜,中国队将获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落败,这将是1984年中国重返奥运赛场之后,中国男篮首次缺席奥运会。据在现场的朋友讲述,易建联是那晚最早到达球场进行准备的球员之一。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曾与奥运结缘的城市,都能深刻感受到奥运魅力对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场馆所在地,市南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分享奥运的发展机遇,而这一机遇也极大地促进了市南区社区整体风貌的升华.  相似文献   

14.
《东西南北》2008,(9):21-21
洛杉矾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在世界奥运史上书写了全新的一笔,即把奥运作为产业经营,于是诞生了奥运经济。美国人尤伯罗斯任组委会主席,他用经营的理念让奥运产业化并且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奥运产业赚钱的先河。汉城1998年的汉城奥运会是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韩国以奥运会为契机,跨入到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后期,在新理念、新机制的指导下,几届奥运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奥运经济"的概念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180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3000亿元总投入"等信息,更使"奥运经济"、"奥运商机"成为中国的社会热点.从某种角度讲,奥运经济是文化经济的瞬时经典,文化经济是奥运经济长久的背景、基础和归宿.因此,用高于场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视野,研究奥运经济,研究更大范围的文化经济问题,制定首都文化概念下的奥运经济战略,对于北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奥运安保工作是奥运会筹备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奥运会的成功与否.本文利用9.11后新解密的美国国家档案和当事人回忆,以美国洛杉矶和亚特兰大奥运会为研究个案,解析了美国洛杉矶和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安保反恐政策,总结了洛杉矶奥运安保模式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亚特兰大模式"的主要特征,并在分析二者利弊得失的基础上,得出四点建议供2008年北京奥运会借鉴.  相似文献   

17.
北京向世界奉献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留下了丰厚的奥运遗产.站在"奥运后"这个新的时间节点上,青岛将呈现何种发展走势?如何深化和巩固奥帆赛的成果?9月27日,青岛城市投资集团作为投资者全面接收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他们在未来会有哪些举措?后奥运时代,奥帆中心为何所用?日前,青岛画报对城市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卜笑华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8.
奥运粉丝     
2008年,还有什么比奥运会更让人期待?场上的运动员已被太多人关注,现在我们把焦点转到看台和幕后,谁才是真正的奥运粉丝。牛鬼蛇神统统让路,体育盲统统"下岗",快来发出光芒,放出热量,让我们一起来"粉"奥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社携手FANCL无添加。共同举办奥运一周年精彩图片巡回展——青岛开展为纪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一周年,与国人一同回顾奥运精彩瞬间,重温奥运辉煌时刻,中国新闻社携手FANCL无添加。化妆品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奥运一周年精彩图片巡回展,继8  相似文献   

20.
俗语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奥运史也有如此的佳话流传。克伦茨莱园:牙医也疯狂如果没有参加奥运会,阿·克伦茨莱因也许永远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牙科医生。1876年12月,当克伦茨莱因出生于美国一个医学世家时,他未来的人生蓝图就已被规划好了。即使在1900年,有幸参加巴黎奥运会,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能成为田径场上的明星人物。那时,他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