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但是美国也进入了"新时代"。不同的只是,前者是向着光明和进步,后者是向着黑暗和反动。美国、英国及欧洲大陆国家内外政策在近两年出现了180度的逆转,这说明世界政治也进入了新时代。如果说昨天的世界政治特征是和平与发展,那么,21世纪的世界政治特征可能就是战争与和平。特朗普将美元增值的依赖路径从石油移至军工:割羊毛不成便要"杀羊",喝血不成便直接"杀人"。这时的美国已前所未有地表现出它最凶恶、同时也最虚弱的纸老虎本质。战争一旦成为美国的生意,那和平就成了美国的敌人。反和平,是当今特朗普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外交的本质。战争还是和平,黑暗还是光明,是在四分五裂中相互杀戮,还是在共同体内共存互助,两种前途再一次推到世界人民面前。发生在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曾给美国军工集团带来"盛宴狂欢",那么,为了世界和平,今后中国要放弃幻想,积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叫停了追讨老兵奖金的行动。此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国民警卫队出尔反尔、要求老兵"吐出"误发奖金一事引发舆论哗然,更是让国防部颜面扫地。大约10年前,面对遥遥无期的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为填补兵力空缺,五角大楼"大手一挥",用巨额奖金激励退伍士兵  相似文献   

3.
美国"爱国主义"与宗教信仰密切结合在一起,强调忠于美国的政治价值观,相信美国是承担着上帝赋予使命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自从建国起,美国就一直根据外部某个"邪恶堕落"的对手界定自已的"使命",凝聚国内的"爱国主义".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使美国的"爱国主义"一度失去了明确的目标,多元文化主义抬头,美国国家认同面临挑战,"爱国主义"的基础随之发生动摇."9·11"事件激发了美国人的"爱国主义"热情,使命感、"例外论"和非白即黑的宗教善恶观为美国反恐战争中的单边主义外交提供了国内动力.  相似文献   

4.
陈于全 《社科纵横》2013,(1):334-335
美军是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的"创始者"和实践的"多面手",通过研究其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的核心内容、主要特点,对于提高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水平和我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面孔     
正安倍晋三反对美国提"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国盟友要阻挡奥巴马的核遗产",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称,针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希望在卸任前留下"核遗产"、正在探讨是否提出美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但美国多个盟国都表示反对,尤其是日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强烈反对,称此举会让美国对  相似文献   

6.
2001年,赵小兰出任美国劳工部长,成为美国首位华裔内阁部长,她不但为美国华人参政树立了新的丰碑,也圆了好几代人的"美国梦".她在劳工部长听证会上说:"我是美籍华人,当然希望能成为美中交往的桥梁,为两国的友谊和发展贡献力量."在她8年的任期中,也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求是学刊》2014,(6):164-165
<正>主持人话语:奥巴马入主白宫后,逐渐结束了自9·11事件开始的长达10年的反恐战争,并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进行了调整。先是提出了"重返亚洲",继而"转向亚太",最终将这一战略调整定位于"亚太再平衡"战略。无论美国政府官员或智库学者如何解释,这一战略即使不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起码也是针对中国,以中国为目标,因应中国的崛起以及由此带来的亚太地区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正因为长达15年的越战,似乎全世界的人都认为越南人理应恨美国。但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这个曾经被美国轰炸到伤痕累累的国家,似乎已经不再恨他们曾经的敌人了。四十多年来,美越关系经历"热战""冷战",乃至近日的"握手合作"期间,两国之间也龃龉不断。美国不仅在人权等领域多次指责、制裁越南,还与越南在移民、战争善后等问题上分歧不断。可以说,越战的阴影多年来一直影响着美越两国关系。但对于越南民众来说,越战似乎是太遥远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王冲 《太平洋学报》2010,18(3):51-59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为了打开美国外交的新局面,修正了小布什政府的新保守主义外交路线,推出了具有自由国际主义特色的巧实力外交战略。本文评析了美国"阿富巴战略",指出它正是依循巧实力理念而制定的,旨在实现美国反恐重心的转移和彻底铲除各种暴力极端势力。阿富汗大选是对这一新战略的考验,也折射出新战略所面临的困境。受制于诸多因素,新战略的走向和阿富汗战争的前景都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魏宏远 《学术交流》2012,(5):185-188
《凤洲笔记》虽名为"笔记"实为王世贞早年诗文之"削稿",即弃稿。此书有三种版本,书中内容在后来王世贞所编刻的《弇州四部稿》等书中多有收录,但部分作品已做较大修改,然而此书的刊印是否为王世贞所知?颇令人费解。此外,此书编校者黃美中的籍贯也令人生疑,原因是在明代可查出"江夏"、"海虞"、"南靖"三个黃美中,那么编校此书者应为哪一个?《凤洲笔记》卷五收有《南丰先生集序》一文,该文与王世贞后来的思想差异较大,那么此文是否为王世贞所撰?目前《凤洲笔记》令人生疑之处尚多,但不可否认其仍是了解王世贞早年文学创作及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1.
作为有史以来的首场帝国主义战争,美西战争研究的意义不容小觑.美西战争前后的美国和古巴之间的关系,可归纳为战前的"暧昧"、战争期间的肩并肩的战友、战后的反目成仇三个阶段.首先,战争前后的对古关系只是美国从西班牙手中抢夺殖民地的工具而已.其次,古巴在摆脱了西班牙雄狮的同时,沦为了阴险的鹰(美国)的盘中餐,从而为后世留下了前狼后虎的教训.最后,美国在南北战争后经历了30余年的经济增长(其间略有起伏)并打赢了美西战争而跻身于列强行列.尽管武力崛起与和平崛起的道路不尽相同,但大国崛起的规律仍对我国有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尊重那些让人们捧腹大笑,然后又能让人们思考的成果"。美国当地时间9月12日,年度"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举行,本届主题是"习惯",今年已是第29个年头,但是每一次都冠以"第一届",评选宗旨是"让人们大笑,之后又能让人们思考",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会莅临现场颁奖。  相似文献   

13.
一18世纪末,美国有关中国的全部知识就是:中国是为1773年波士顿茶会提供茶叶的国家。不久,它又从别的国家听到了一些有关中国的情况,这些最初的印象受到启蒙运动热情的影响,使美国把中国看作一个有个理想化的政府和充满人情味的社会。1830年2月22日,美国商船“罗马号”到达澳门,从而拉开了美中直接接触的序幕。其背景刚好是美国国内物质文明迅速发展,中国封建社会急速衰败的时期。这样,美国想象中  相似文献   

14.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和平",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曾经有过"神圣休战"的协定.即在奥运会举办期间,正在战争中的国家将为了奥运会而停止战争。然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却因为战争而停办过三届——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原拟在1916、1940、1944年举办的三届奥运会成了空白,人们把这几年称为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最黑暗的年代。  相似文献   

15.
战争问题在上个世纪不止一次处于政治关注的中心。人们本来预料在单极世界的条件下这个问题会让位于经济竞赛和以非暴力形式施加的影响。然而局势很快就变得动荡不安,国际体系的发展趋势也显得难以预料。其结果是武力解决问题的范围更加扩大,出现了一些新的战争(人道主义干涉,为确立和维持和平而战、反恐战争),而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动辄使用军事力量,则已超出了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国际准则。所有这一切使人们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与以下疑问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在最近的将来会为了什么目的而动武?怎样动武?本文拟对美国专家关于战争在政治中…  相似文献   

16.
刘洋 《学术交流》2015,(3):177-182
墨子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强调"兼爱""非攻",反对以扩张、聚敛为目的的战争,但同时他又对那些以"保民""诛暴"为目的的"正义"战争持肯定态度。《墨子·非攻下》借助对"汤武革命"的叙事表明了墨子对待战争的鲜明态度。在对"汤武革命"的叙事中,墨子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文学手法,融入了"天志""明鬼"思想,将"汤武革命"的过程描写成了一场由天帝主导、鬼神参与的传奇之战。战争爆发前灾异现象的频繁发生和战争中鬼神力量的参与,种种情节设置均与《墨子》的"非攻"思想直接关联。《墨子》是第一次对"汤武革命"进行浪漫主义处理的先秦诸子作品,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提起全面侵华战争时期日本的"战争文学",人们就很自然地想到所谓"社会派"作家石川达花的长篇小说《活着的士兵》。这是因为在当时这篇小说钟在日本引起轰动,产生过巨大反响。《活着的士兵》发表的刊物《中央公论》(l938年3月号)发行当日即  相似文献   

18.
陈可辛纳了"投名状",冯小刚吹响了"集结号",新一轮的贺岁大戏上映了.正如冯小刚所说: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部战争片.无论是古代兵刃相见还是近代坦克大炮,舍命拼杀中的男人最为迷人--坚毅、刚强、英勇、机敏,男人在战争中磨砺得英气逼人.毫无疑问,每个男人都需要一场战争来警醒、证明自己,当"集结号"吹响,他们载着荣誉从战地走来,残缺的身影映在一片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19.
野间宏是"第一批战后派"先锋,其代表作《真空地带》深掘军队本质,表达被不义战争撕裂青春之痛,突出军国主义年代正义青年的悲剧,深触不义战争的反人性本质。《青年之环》重点突出战争对主人公形成的巨大身心压力,强调人面对战争压力,历经恶战苦斗后的无奈。《真空地带》是"战后文学最高杰作",尖锐地掘出军国主义国家本质,揭露残酷的军队生活与侵略战争之恶,表达了作者的厌军反军心理。  相似文献   

20.
余力 《东西南北》2008,(10):6-6
2008年的大考,是中国制造的成年礼。任何一个在最近几年去过美国本土的沃尔玛或宜家的人都会在那里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力量,凭感觉,那里总有大约70%的商品来自中国。2007年,一本名为《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书先后在美中两国畅销,作者萨拉是一位中产阶级家庭的主妇,前商业记者。她在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