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宇 《江汉论坛》2012,(8):21-24
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参与者们对流行于17世纪欧洲知识界的社会契约论多持严厉的批判态度。与之相对应的是,他们对与社会契约论有着相当程度勾连的自然法传统也缺乏热情,并对以霍布斯和洛克为主要代表的17世纪自然法传统的核心理念进行了相当的抵制。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重要代表人物的弗格森在这种思想姿态中不仅立场鲜明,而且表现得相当激进。从他对社会契约论和自然法传统的批判出发,可以一窥苏格兰启蒙运动与社会契约论和自然法传统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弗格森的知识遗产中,其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弗格森的著述对历史学也多有涉及,但是他主要还是作为政治思想家而跻身于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行列。在弗格森的政治思想中,尽管其政体思想相比其他论述版块原创性差一些,但是他独特的叙述角度尤其是对混合政体思想的阐述和坚持不仅在思想史上足以留名,更使得他的政体思想成为欧洲近代早期市民人文主义思潮在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绝妙回响。  相似文献   

3.
在学术界对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忽视中,对其重要代表人物弗格森的忽视就显得更为扎眼了.实际上,弗格森在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中还是享有相当名望的.他对德国启蒙运动及其后嗣浪漫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他的许多政治社会思想也为后世的一些诸如古典自由主义一类的政治思想流派所借重.无论从何种角度解读弗格森,对他学术曝光度甚低的生平和著作的简述都是必需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苏格兰启蒙运动的诞生有着深厚的教育根源。自12世纪到18世纪末,苏格兰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宗教改革前,苏格兰已经初步形成了初、中、高级学校教育体系。宗教改革后至1707年英苏合并前,加尔文教大力推动教育改革,苏格兰的学校教育有了重大推进。合并后,随着苏格兰经济的飞速发展,苏格兰的学校教育有了质的飞跃:从教育机构的多元化到学校课程的拓展,从教学方法的改进到学术成就的辉煌。这种深厚的、先进的学校教育传统,不仅成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助推器,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苏格兰跃升为欧洲启蒙运动领跑者和工业革命领头羊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苏格兰启蒙运动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另一重镇,然而长久以来被遗忘与忽视.探究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历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有助于深刻认识启蒙运动的"同源性"与"多元性"、"国际性"与"民族性",从而对18世纪的启蒙运动的历史有一全面的了解;有助于正确把握西方政治思想与德性传统在由古典古代向近现代转型的思路历程,以及当代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关于德性与规则之争.同时,再现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对社会转型与市民社会的思考与忧虑,对当下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在欧洲各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和苏格兰,但它的影响却是全欧性的。在德意志、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等国到处可以看到启蒙思想的巨大影响,从而为西欧即将来临的革命时代,作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启蒙运动的多元性与差异性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由此不可避免地会在启蒙精神及其历史价值的看法上产生偏差.在何为启蒙问题上,康德式的解读“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被奉为圭臬,而苏格兰启蒙运动生发出来的“要相信人的情感”的思想理念常常被遮蔽;在对待启蒙的关切与诉求上,“启蒙”总是与“政治的解放”、“革命”联系在一起,而苏格兰启蒙运动着力对人性、对社会、对政治、对经济、对伦理生活所进行的建设性的理论思考与思想启蒙常常被罔顾.在现时代背景,重温苏格兰启蒙运动,有助于对“非政治化的经济”、“非伦理化的政治”、“非宗教化的伦理”的现代社会的基本面相及其问题达致更深刻的领悟.  相似文献   

8.
启蒙,就是启迪理智、廓清蒙昧的意思。启蒙运动是反封建的产物。封建社会造成人们蒙昧无知,为了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需要一个思想上的启蒙运动,为它的经济政治革命开辟道路。在世界历史上,启蒙运动可以上溯到十五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当时是欧洲从中  相似文献   

9.
翟宇 《晋阳学刊》2013,(3):73-78
苏格兰启蒙运动构成了哈耶克庞杂的学术思考和著述的一个重要来源。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重要代表人物的亚当.弗格森当然也不例外,尽管与亚当.斯密和休谟比起来,他对哈耶克的影响要小一些,但是他却在一些关键的观点上启发了哈耶克。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弗格森对社会秩序如何形成的思考对哈耶克的重要启发。有趣的是,正是哈耶克本人在他的浩繁著述中不断地提及弗格森对他的影响,使得哈耶克的阐释者们基本上追随了哈耶克的相关论述,从而采纳了哈耶克对弗格森的思想定位,而从未深入弗格森的相关论述来考察他与哈耶克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的传承关系,更没有对弗格森政治思想的定位作出有别于哈耶克的判断。因而,要充分把握哈耶克与弗格森政治思想的传承关系必须深入弗格森思想的内部,也唯有如此才能验证哈耶克相关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的伦理学是理性主义的。然而,苏格兰启蒙运动对理性在道德区分中的地位开始了怀疑,他们认为理性自身不是实践的。从哈奇森到休谟,都对情感在道德区分中的决定地位给予了论证。这可以看成是对伦理学的重新奠基,从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整理、检视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道德哲学的问题,不仅对于西方哲学史、概念史以及伦理学发展史有必要,而且对反思中国的伦理传统和当下道德生活的建构都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严复是中国自由主义之父和启蒙先驱.他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西方文明论和"开民智"的启蒙主义,突破了支配洋务时代三十年的"中体西用"范式,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转型时代".严复的伦理观深受苏格兰启蒙运动以降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其输入新伦理与调和旧道德、整合公民伦理与儒家传统的道德调整方案,以及道德演化、义利统一、教学二元、新旧调和的观点,显示了其自由与保守兼备的古典思想气质,以及晚清启蒙运动之温和的苏格兰路向.  相似文献   

12.
苏格兰启蒙运动是"启蒙时代"最重要的思想谱系之一,这场反映苏格兰社会状况的思潮直接影响了英格兰学人,也深刻影响了欧美乃至国际学界的启蒙研究。苏格兰启蒙学者在构建市民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政治哲学主题,扬弃了纯粹理性的思辨原则,诉求物质社会的文明化和市民的自由与平等。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理论阐释深受苏格兰启蒙学者的影响,正是黑格尔的阐释引起了青年马克思的重视,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中阐述的市民社会理论反映了这种学术关系的启蒙语境。  相似文献   

13.
17-18世纪由于欧洲社会转型对文化的需求,他们在文化发现中找到了中国文化,并引入欧洲,到18世纪形成“中国热”。这“中国热”是欧洲文化需要同中国文化的特别是人文文化特点和先进性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结合,是欧文化创新之始;中国文化对当时欧洲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和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形成。主要表现在:1.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为启蒙运动思想家提供思想资料,形成他们理性的批判旗帜;2.中国古代的伦理政治为启蒙思想家的开明专制主义理论提供例证和榜样;3.中国古代政治的民主性和国家治理的经验给予启蒙思想家以启迪,提供了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的思想参考;4.儒家的仁爱思想为启蒙思想家提供借鉴和理论根据,促进了他们关于博爱观念的形成。可以说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对于传统信仰及其功能、组织的批判是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尤其是法国的战斗无神论者们着力的重点。通过对启蒙人士批判宗教角度的逐一分析,揭示欧洲启蒙运动中这一批判的成果与意义,并以传统信仰方面的回应与发展为警示,省察新的理性与宽容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明代中、晚期出现的早期启蒙运动,是中国社会发展史、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母体中孕育的资本主义婴儿的第一次躁动.作为启蒙运动之一翼的文艺启蒙思潮,则是它新鲜生命最富于活力的表征.它宣告  相似文献   

16.
西方自由主义的源与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红梅  陈葵阳 《学术界》2012,(5):170-180,288
自由主义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想,也是西方的主流文化。西方自由主义立基于基督教的基本理念,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逐步萌芽发展。洛克和苏格兰启蒙运动是现代自由主义的起点。历经兴起、中衰、复兴的漫长过程,自由主义分化为新自由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两个主要分支。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启蒙运动时期,成长从其现实意义中抽离出来,成为了时代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变迁、市民社会的形成、社会思潮的转化等各方面变化的产生,加之成长小说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独特的美学形态以及具有前瞻性的价值内核,使得成长小说有了特殊的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背景,同时也由于与现代性的紧密联系,塑造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8.
居里夫人是一位享誉世界的伟大科学家。她于190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又于191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与她刻苦学习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的俄国启蒙哲学张百春关键词启蒙运动启蒙哲学东正教改革革命物质运动农奴制对于整个欧洲来说,18世纪是启蒙时代,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启蒙运动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来说法国启蒙运动更引人注目些。不过,18世纪德国和东欧的俄国的启蒙运动对本民...  相似文献   

20.
正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以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理性为旗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标志着欧洲最终从中世纪走向近代。近代中国虽然并不存在西方意义的思想启蒙运动,但在明清启蒙思潮和近代西方思想双重影响下,又的的确确经历了自己的思想启蒙过程,有着一批最早睁眼看世界、不乏真知灼见的启蒙学者与思想家。在近代启蒙思潮中,除救亡、科学、民主等喧腾一时的思想观念外,与工业化潮流和资本主义兴起密切相关的重商思潮,①也是中国近代启蒙运动中一股不容忽视的思想潮流。以重商思潮为标志的近代商业启蒙运动,对近代中国冲破封建专制的束缚,走向工业社会和实现近代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本文拟对近代中国的商业启蒙过程及其内容和影响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