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的财政分权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所体现的"公地悲剧"特点较其他形式国有资产更加严重,存在着较大的管理漏洞和流失规模,主要表现为制度偏漏、软预算约束、利益人侵占以及监管的瘙痒效应等.在现有的"二元"财政框架下,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需要确立合理的财政治理模式,以体制创新强化和规范财政管理方式和管理策略.其中,特别要强调分权框架下多极政府之间在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减少和抑制流失的激励条件和效率结果.  相似文献   

2.
改革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国有资产管理资本化,是构建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基础;由"分级管理"向"分级所有"的过渡,是市场经济的选择,是深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实现"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最佳的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资产总量3.49万亿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副局长潘岳日前在《国有资产管理ABC》一书首发式上透露,到1993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已从建国初期的200亿元上升为34950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占资产总量的70.45%;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占25.5...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府审计"缺位"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茁 《求是学刊》2007,34(5):55-59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已经成为焦点问题。政府审计是国家经济监督机制,主要职能是要监管好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与政府审计职能弱化有关。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府审计"缺位"、"错位"和"不到位"问题严重,应当加以纠正。在国有企业改革及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政府审计要有针对性地监管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5.
浅谈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金英姬一、贯彻《监管条例》,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监管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当前我国深化企业改革的又一个重大举措。国家把国有资产交给企业使用,既不讲国有资产的产权归属,又不向企业法人明确使用国有...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国有资产的分级所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消除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预算软约束、国有资产流失、地方政府缺乏积极性等弊端 ,目前国有资产的“统一所有 ,分级管理”体制亟须改为“分级所有 ,分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的分级所有 ,并不意味着国家宏观控制能力的弱化 ,不会导致“诸侯经济”和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国有资产分级所有要确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所有权在不同领域的划分原则 ;确定国有资产分级所有的划分标准 ,从而成功地实现国有资产的分级所有  相似文献   

7.
现存的国有资产分级管理模式存在着各级管理机构定位不清,国资管理机构职责不清,国企和非国企地位不明确等诸多问题,不符合WTO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当遵循促进分工发展、推动资本流动、实施国有经济的资本控制的原则,以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为目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必须实现由国有资产管理向国有资本运营转变,实现向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管资本”目标转变,使得国有资本在扩张中获得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6,(9):43-4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1+N"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时期,本文对理论界关于新时期国有企业在功能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等改革的理论研究,梳理出未来国有企业面对的理论创新和具体操作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国家授权企业集团的集团公司经营管理国有资产,既是企业集团突破“三不变”(行政隶属关系不变、所有制性质不变、财政解缴渠道不变),深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探索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种重要方式,这对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构造社会主义新型产权制度,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改革传统产权体制,授权集团公司经营管理的客观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们的能力或意愿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的绩效。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分析,可以使用委托—代理分析的框架,但由于国有资产委托人的特殊性,又有着委托—代理理论不能解释的地方。通过激励机制的创新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进,可以更好地发挥经营者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昌和 《唐都学刊》2006,22(6):85-88
我国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体制缺陷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共财政的公共受益性不强、行政管理事业费用增长过快、财政转移支付的层级过多、农民消费主体参与表达机制不建全、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和管理薄弱。对此,通过强化公共财政的公共受益性、压缩行政管理层级和规模、深化国有垄断性行业企业改革、开辟多样式的公共产品供给渠道、构建政府与村民互动协调机制以及完善公共产品供给监管机制等体制创新,促进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立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决定了它可以充当国有资产的初始委托人 ,具有执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 ,因此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应设置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从而在国体层次上解决“政企分开”。根据委托———代理理论 ,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采用非多层级结构的组织形式 ,以保证国有资产增值最大化。应模拟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机制 ,培育和塑造国有资产“人格化”管理者 ,使其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下 ,监督国有资产运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ovides firm-level empirical evidence of the policy effects of China’s anticorruption campaign on SOE (state-owned enterprise) entrepreneur behaviour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While conflicts between corruption monitoring and performance of SOEs do exist, the 2012 anticorruption movement has profoundly changed Chinese political entrepreneurs’ power choice and accountability for SOE corporate governance. Specifically,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anticorruption measures have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sum of perks but aroused excessive asset extraction. When perk consumption has been seriously curtailed by the anticorruption rules, SOE executives’ reversed expectation precipitates their opportunistic activities in SOE’s tangible asset management and undermines SOE’s long-term corporate value.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公交行业体制改革的进程,认为公交行业不应再在"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中反复折腾,而要把多种体制成分共存作为一种政策,通过体制改革引进市场机制来取代原来的政治干预,坚持政府主导,通过特许经营等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建立更加便民的公交服务,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管理层融资收购(MBO)对于解决国有企业产权虚置问题,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国退民进"国有资产体制改革战略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制度上的滞后,操作经验的不足,有关的市场体系不完善和监督管理上的不到位等因素,并由此诱发出一系列法律问题,甚至是违法犯罪现象,使其实施结果与制度创设初衷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6.
与国际银行业相比,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适应新形势有以下几点:1.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2.资产质量低下,坏账较多;3.金融贷款生硬;4.创新意识不强;5.对人才重视不够;6.对企业文化认识偏颇。针对以上几点,提出以下对策:1.立即着手进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2.中央银行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3.寻找最有效的坏账处置途径;4.国有商业银行应进行金融创新,增强发展后劲;5.制定科学的人才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经营形势 ,外部组织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已成为阻碍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直接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缺乏效率与规模经济、无法提供有效的激励、行政干预过多等问题。要不断完善与发展国有商业银行总分行制度 ,必须明确市场定位、对省级分行和地市级分行的管理关系进行重组、以业务流程为主进行结构调整、在组织管理中要实行职责与职权对应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卞芙蕖 《唐都学刊》2004,20(5):72-76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和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两家优势国有企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经营理念,即企业战略规划思维。理念创新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必须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和进行供应链管理、建立市场战略同盟、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等内外部途径的共同作用、有机配合及有效运用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保全上存在的缺陷,必须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才能积累发展后动迎接入世挑战。而建立有效的资产保全机制,包括风险防范机制、风险责任制度等,则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应对入世挑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