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那加人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东北部是少数民族分离主义最活跃的地区,其中,那加人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尤为瞩目,呈现出时间长、烈度强的特点。殖民统治结束后,那加民族分离主义组织和印度政府之间的斗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产生与演变是殖民统治、地理、历史、文化、宗教、经济、印度政府治理等诸多因素合力的作用与体现。  相似文献   

2.
西非国家利比里亚是非洲第一个共和国,其国名的含义就是“自由之邦”。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利比里亚国内尖锐的民族矛盾和其他的社会问题,使这个国家陷入旷日持久的内战中,自由之邦的人民不仅未能享有自由和平等,连生命、安全、财产等最基本的人权都得不到保障。自2003年6月以来,利比里亚的局势呈爆炸性发展,牵动了整个国际社会的神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下,利比里亚内战已经平息,目前正处在和平过渡期内,国内局势相对稳定,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利比里亚未来的发展与走向仍存在许多变数。躲避战乱的利比里亚难民  相似文献   

3.
华夏文明孕育在广阔的农村天地,在农村古老建筑里不光是悠久历史和灿烂中华文化的物质见证,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品。因为过往历史原因与社会变迁,这些曾经有着辉煌历史的建筑遭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当前,我国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实施大规模的精准扶贫、易地搬迁、新农村建设等惠民政策,给古老的中国农村带来了历史巨变,同时这些具有悠久历史见证的古建筑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的国族建构建立在特定的历史基础之上.英国的殖民统治不仅造成马来西亚多元社会的形成,“分而治之”的殖民统治也给马来西亚带来了族群差异和族群矛盾.在独立建国的过程中,三大族群围绕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博弈并达成一致,最终赢得了国家独立,为国族的建构奠定了基础.独立后的马来西亚在国族建构的途径上存在马来民族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之争,但马来民族主义始终占了上风.马来西亚国族建构实践可分为三个阶段.马来西亚的国族建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国族建构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基西人     
基西人(kissi)是上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的部族。大约有250,000人,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口分布在几内亚。基西人生活地区的北部与热带草原的苏丹地带相连;随之向南,即为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进入了稠密的植被和森林区。整个地势  相似文献   

6.
关于香港的民族构成、现状和发展趋势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香港的民族构成、现状。和发展趋势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作为国际金融、商业中心的香港也是一个多民族和多宗教的社会。但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香港的民族宗教问题一直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一方面是由于英国殖民统治当局有意或无意淡化和抹杀民族问题。在传统上,英国没有,或很少提民族这一概念,不仅在各种统计上没有有关民族的内容,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也很少提出有关民族的问题。在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地方,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受英国殖民统治一百多年的香港,情况也基本如此。另一方面,香港作为自由港吸引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人的原因,主要在于经济上的强烈诱惑。长期以来,香港人口的流动十分频繁,本地人所占的比重长期比较偏低。一般来说,在流动性很大的人群中不会产生成熟的政治气氛,人们对种族、民族关系的关心度也不高,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各自的“发财之梦”之中。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多元文化教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勉 《世界民族》2007,(5):92-96
一、新加坡的社会背景及多元文化政策新加坡人主要是由近一百多年来从亚洲、欧洲等地区迁移而来的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的其移民社会的特性加上殖民统治的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影响,使得新加坡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社会特色。根据新加坡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06年6月,新加坡人口达到44839  相似文献   

8.
权威性和发展性是东盟国家的公共行政的特点.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的历史、多元种族和文化因素、儒家文化的影响和经济普遍落后的现状为东盟国家的权威政治体制提供了社会基础,以经济长期发展和稳定为第一优先的目的使得高度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被精荚统治层和民众接受.  相似文献   

9.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一些在印度的推力和新加坡的引力综合作用下,印度人以契约劳工或自由移民的身份来到新加坡,在市政工程、服务行业以及商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新加坡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气”论与“阴阳”学说是中国风水产生的哲学基础,风水观念渗透于港澳 台汉族家居生活、人生礼仪、宗祠祭祀及商业活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原因在于, 作为风水文化主要载体的中国内地汉族不同时期徙居港澳台及当地特殊社会环境中大众传 媒的渲染、公益机构“风水行为”的影响和英葡日的殖民统治。风水文化中的“环境选 择”学在新的历史时期仍有其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自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近百年间,中国社会在经历了外敌入侵、内部动荡的痛苦中,跨越了古今之变的历史过程。清朝统治者为弥乱固本,维护统治,在不断强化国家权力机构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广大乡村治域的渗透和控制。日伪时期,日本侵略者通过其扶植的敌伪政权,对东北及其他沦陷区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12.
法国、日本和美国的殖民统治是激发越南民族主义形成的外部力量,以儒教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和文字的统一成为其民族主义形成的“内聚力”及推手,在此过程中越南民族精英则发挥了引领作用。在民族主义促使下,胡志明提出“越南民族是一个整体”,为了迎合这一口号,越南史学界提出民族起源的“本土”说以凸显历史的独特性和自发性,将历史上中越关系构建为“侵略”与“反侵略”以强化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意识,在民族历史书写中彰显越南古代文明成就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在国家主导下,雄王信仰不断高涨,试图将全国各民族纳入到通过雄王符号构建起来的认同体系之中。越南将民族历史的客观性置于民族国家构建需求之下的主观性叙述,也体现出一定的民族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3.
清代西藏先后与南亚的巴勒布、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发生阶段性的贸易关系,这种贸易关系所形成的贸易格局,及其之后的贸易变化,呈现出清政府所辖西南边疆的地域人群与南亚地区长期交往的历史图景。把中央王朝政府与边地的关系置于这种贸易格局变化的脉络里考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西藏与南亚贸易的主导权如何深刻地影响着中央政府治理西藏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列维-斯特劳斯作为结构人类学大师,他的作品从问世以来就不断遭到无历史的诟病和抨击,列氏本人也从不同角度回应过这些批评.列维-斯特劳斯并非无视历史,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历史本身也是一种结构,是用日期来标记在前与在后关系的编码系统,"因为历史的全部的独特性和特殊性正在于理解在前和在后之间的关系,如果历史的各个事项不能,至少是潜在地被标以日期的话,历史就必然会解体."  相似文献   

15.
印度尼西亚伊斯兰势力正在复兴。其背景是反对经济开发所带来的弊病。对印度尼西亚的伊斯兰教,人们一向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印尼穆斯林在荷兰殖民统治下的民族运动中觉醒,为民族独立运动做出了很大贡献;另一种则持否定意见。印尼的穆斯林约有1.6亿人,占总人口的90%。而真正为伊斯兰教的教义献身的最多不过占40%左右,其他不过是名义教徒。然而,近五六年来情况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许多国民因对印尼社会、经济现状不满而再度向伊斯兰教靠近,到圣地麦加朝觐  相似文献   

16.
柳梧村是拉萨市堆龙德庆县柳梧乡的一个村,因拉萨火车站和柳梧新区的建设而出名。青藏铁路通车极大地加快了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也对西藏的传统文化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2007年,笔者对青藏铁路通车对西藏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地点就选择在柳梧村。通过调查,可以看到柳梧村的传统文化没有遭到破坏、削弱,更没有被"灭绝",而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柳梧村的状况,是今天通铁路后西藏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历史上看,在西欧列强统治马来西亚以前(当时叫马来亚),马来人、印度人、华人早已居住在马来半岛,甚至建立了王国。他们在开发马来西亚过程中,曾付出巨大的代价。在殖民统治的四百年间,帝国主义者为开辟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把大批华人和印度人当作奴隶贩卖,强迫他们在马来西亚种植橡胶,开采锡矿,从中榨取了巨额利润。毫无疑问,为今日马来西亚的经济繁荣奠定基础的,除马来人之外,还有华人和印度人。这是抹杀不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论西方人类学"历史化"的学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西方人类学受到政治、经济等社会环境变化的强烈影响,尤其是"去殖化运动"(movement of decolonization)的冲击.[1]在殖民地纷纷独立之后,以描写"静态"的"无文字"、"无历史"的小规模社会、原始社会为主的民族志渐渐失去了表述对象.经历数十年的西方殖民统治,殖民地社会不再"原始",同时也累积了一定程度的"历史文献",有些殖民地民族还接受了西方文字或自创文字,开始书写自己的"历史".社会环境的变化使人类学陷入了一定程度的"危机"之中,西方人类学家在开始反思自己与殖民主义关系的同时,也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类学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多学者认为,人类学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主动、热切地"拥抱"历史.[2]  相似文献   

19.
乍得的北部位于利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和苏丹之间的沙漠地带,其南半部与喀麦隆和中非共和国毗邻,是非洲地大而贫穷的国家之一。乍得的民族冲突已延续13年之久,国民年生产总值的31%用于战争,安宁的日子屈指可数。本世纪初,这个地区成为法国在非洲的最后一个殖民地,殖民统治的后果无疑具有灾难性。在殖民统治的25年期间,有些地区的居民减少了63%,人口数量迄今尚未恢复,现有居民400万,比法国人到来前还要少。在那灾难的岁月里,为了在加蓬境内修一条铁路,大量乍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世界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背景及其理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在世界各地迅速泛滥的背景错综复杂,包括民族怨仇、殖民统治及大国强权政治等历史根源;东、西方冷战终结和雅尔塔体制解体的国际大气候;某些国家政府民族政策的严重失误、西方世界有目的的推波助澜等内外缘由;以及世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大潮所激发的各民族经济、文化权益之争等深层因素。民族自决权原则的真谛是遭受外国异族统治的殖民地附属国各民族的非殖民地化,它与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紧密相联,不能不顾相应的历史条件,无限扩大民族自决权适用范围。倡导民族国家在民族结构上的纯粹性和单一性的“一国一族论”,以及主张每个民族都必须组成一个国家的“一族一国”论,在理论上是极端偏狭和荒谬的,在实践中也势必增强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非理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