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20世纪日本文坛上,有两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们分别是:1968年获奖的川端康成和1994年获奖的大江健三郎。曾有学者认为,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可能唯一的共同之处是他们同为日本人,同获诺贝尔文学奖。换言之,可比性甚少。诚然,就其人生经历,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日本文坛上 ,有两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他们分别是 :196 8年获奖的川端康成和19 94年获奖的大江健三郎。曾有学者认为 ,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可能唯一的共同之处是他们同为日本人 ,同获诺贝尔文学奖。换言之 ,可比性甚少。诚然 ,就其人生经历 ,社会背景 ,创作风格 ,审美情趣而然 ,二人确实相差迥异。然而 ,在各自几十年文学生涯中 ,都是在东西方文学的探索中 ,孜孜求索。尽管二人对东西方文学各有侧重 ,但是 ,他们都是最终找到了东方与西方 ,传统与现代结合这条路 ,并在创作中最终获得了巨大成功。这点是不可置疑的。三岛由纪夫在《川…  相似文献   

3.
大江健三郎和他的作品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于长敏川端康成作为本世纪的同龄人,交融着日本战败前后两个重要历史阶段的沉积,以“敏税的感受、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成为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时过26年,大江健三郎这位生于1935年、成长...  相似文献   

4.
唐月梅 《日本研究》2008,33(1):81-84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并没迅速改变中日文化和文学交流的空白现实;直至1976年,中国的日本文学译介才历经曲折,逐渐走上正常发展道路。本文便要将这一历史演进进行概括,选择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等几位著名作家为例,谈谈日本文学与中国邂逅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从川端康成到大江健三郎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孟庆枢1968年12月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在日本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事件,因为他不仅是继泰戈尔之后亚洲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而且实在是真正用本民族语言创作而获此殊荣的亚洲作家第一人”。①时隔...  相似文献   

6.
文学如何表现完整的人?——以大江健三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如何表现完整的人?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其小说中,把"性的人"与"政治的人"这两个维度连结起来,从两者之间的对立和联系中把握复杂的人性,对二战后的日本社会中的一些边缘人形象作了相当深入的刻画.他的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往往是一些极端化的分裂型的人格,但就在这些人物中,也有着作为个体的人的整体性的存在,以及个体性生存与社会环境的互动.通过边缘的发现去认识、构筑和表现整体,这是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创作给予我们的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的“东方诺贝尔文学奖情结”─—大江健三郎获奖的启示扬州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魏善浩在世纪之交回顾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有的人说它是“诺贝尔文学”。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能否在本世纪剩下的四年内一解、再解为快?日本作家两度获奖,尤...  相似文献   

8.
川端康成是日本唯美主义代表作家,他把传统的自然描写与现代的心理刻画融为一体,在东西方文化的接合部独辟蹊径,形成了川端康成文学的美韵风格。川端康成文学具有独特魅力,其影响超越了日本国界,并对人们重新审视东方文化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颖 《日本研究》2003,(2):60-66
川端康成是二十世纪国际文学界名人 ,196 8年成为日本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我国自 1981年第一次出版川端康成的《雪国》和《古都》中译本 ,到 1996年出版《川端康成文集》(全十卷 )。历时十余年间风雨 ,说明川端康成文学已突破某些禁锢。但是在川端康成文学的研究中还存在许多困惑 ,总觉得川端文学是个谜 ,有的则对川端文学中的性爱心理描写颇有微词 ,如 1999年某出版社推出世界百部书时 ,编者在序言中说 ,川端文学中“另一类表现病态的性爱心理 ,带有比较浓厚的颓废色彩。”“许多作品甚至把那些污秽、丑恶、违背人伦的行为当作艺…  相似文献   

10.
漫谈川端康成的中间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密 《日本研究》2004,(2):74-79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国译介、研究川端康成始于改革开放,1979年9月12日至20日在长春召开的日本文学研究会上提交的三十余篇论文中就有关于川端康成的文章。如今,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在这之间,由叶渭渠等人组织先后  相似文献   

11.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作家。作为中国读者,对川端作品清新、典雅的风格并不陌生,许多人都为他笔下的优美世界所感动。所以,近年来分析川端作品的人也很多。然而,分析川端康成很难套用西方和中国传统审美范畴。对中  相似文献   

12.
大量的日本各时代的小说、诗歌、戏剧被译成英文,流传各国;川端康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近十年来,众多的西方学者获得了日本文学博士学位,形成了研究日本文学的可观阵容。但令人费解的是:用英文著作的切近时代的、权威性的日本文学史却廖廖无几。主要有这么几本:  相似文献   

13.
陈祥 《日本学刊》2023,(3):F0003-F0003
日本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先生于2023年3月3日逝世,终年88岁。2023年3月22日,中华日本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联合主办“大江健三郎和平主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座谈会。  相似文献   

14.
去年,行将结束旅美生活,准备赴日进行学术交流之际,接日本川端文学研究会会长长谷川泉先生惠赠新版大作《长谷川泉著作集·川端康成论考卷》,又接中日比较文学研究家孟庆枢教授函告他译《川端康成论考》(下简称《论考》)即将完成,这对  相似文献   

15.
论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刘立善1994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文学院决定,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本“战后新文学界的旗手”、战后一代派的代表作家大江健三郎(下简称大江),其主要理由是:通晓西方现代派传统的大江,开拓出战后日本小说的新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现代派文学受到我国文学界的注意和研究,现代派文学作品的出版和评论逐渐增多.不久前,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山东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日本现代派文学——"新感觉派"代表人物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中译本;武汉《外国文学研究》开展了对现代派文学的讨论.我们认为,加强现代派文学作品和作家的介绍,将有利于现代派文学的研究工作.川端康成是日本迄今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的作家,在日本有很大的影响.在创作上,他继承了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吸收了西方文学流派的创作手法、特别是英国作家J.乔依斯的"意识流"手法,并运用于创作实践,在一些作品中表现了颓废思想和没落感情.这篇文章着重分析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特色,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他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7.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成立 1 5周年纪念暨第 1 0次日本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9月 2 9日至 30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隆重举行。出席纪念大会的有 :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田小刚、中华日本学会会长刘德有、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陈乃芳、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公使宫家邦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理事川岛庆雄。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应邀出席。来自中、日、美、韩等国的专家、学者 1 0 0余人与会 ,共同就“2 1世纪日本学研究的方法——来自外部的探讨”的主题 ,进行了纪念讲演、讲坛讨论和研讨。大江健三郎在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中国的佛教僧侣作为传播汉文化的使者,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早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著名高僧鉴真师徒二十四人就抵达了日本。他们一行不仅对日本佛教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日本汉文学的发展也产生过一些影响.其后宋元两代,又有不少中国僧人踏着鉴真一行的足迹飘洋过海,东渡扶桑。他们对日本佛教的繁荣所做出的贡献并不亚于鉴真一行,而对日本汉文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则更远在鉴真一行之上。  相似文献   

19.
川端康成与沈从文的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雪国》被视为日本抒情小说的经典 ,《边城》被看作中国抒情小说的典范 ,抒情性成为他们的共同特征。而在抒情方式上 ,他们也都从各自的传统文学中吸收了营养 ,创造性地继承了传统文学 ,特别是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质 :通过意象抒情。一、抒情 ,向传统借鉴方式  川端康成被视为日本现代派的代表 ,可在他的创作中有一种越来越清晰 ,也越来越坚定的自觉 :“这就是我作为一个日本式作家的自觉 ,和继承日本美的传统的愿望。”1 继承传统也是沈从文认真思考的命题 :“一个短篇小说的作者 ,肯从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20.
长篇小说《雪国》一直被公认为日本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年)的代表作之一。它在许多方面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川端康成文学创作的特色,也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川端康成审美观的特色。本文拟对后者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