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城市的亚贫困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贫困问题在1990年代以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主要是农村贫困。但是19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下岗工人的大量出现,城市贫困近年来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而党和政府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的重大举措之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制度)的实施,又使得近年来对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往往和低保制度结合在一起。关于目前我国的贫困线贫困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说法。先算出维持基本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营养量,然后将这些营养量转换为食物的数量,再根据市价算出相等的金额,这就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在城市反贫困中的作用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胜利 《社会》2004,(9):25-27
当前中国城市贫困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制度的转型和各种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变化,导致了城市人口在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上发生了较大的分化。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平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同时,城市居民的贫困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前中国面临  相似文献   

3.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结构几乎都经历了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调整和转型 ,就业、人口和社会福利体制发生的重大转变导致了城市贫困及相关的社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贫困及相关概念 ;其次分析了西方国家在就业、人口和福利制度领域发生的社会经济变化及其引起的城市贫困风险 ;最后 ,探索了城市贫困在社会经济空间上的成因机制 ,总结和归纳了西方学者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4.
刘颖 《社科纵横》2013,(1):171-172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职工失业率逐年升高,城镇贫困问题越来越突出,其所面临的生活上的苦难越来越艰巨。国家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缓解贫困压力,但仍然不能全面系统的解决问题。就目前的城镇贫困研究而言,国内外已经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从众多的研究成果中不难看出,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的贫困救助是改善城市贫困群体生活状况的最直接形式。本文将针对城市贫困群体致贫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有效的救助对策,从而完善社区贫困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5.
林广 《求是学刊》2013,40(1):159-167
作为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城市犯罪率起伏极具典型意义。20世纪80—90年代,纽约城市犯罪率呈现明显的起伏状态,这种现象与纽约城市经济发展的起伏状况十分吻合,可以说,纽约经济发展状况与纽约城市犯罪率之间存在某种关联。80年代纽约刚刚摆脱经济危机,就业机会少、收入较低、生活贫困,促使城市犯罪率上升;90年代经济好转,持续123个月的经济繁荣,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犯罪率显著下降。但经济状况与入室盗窃、汽车盗窃等犯罪率关系较为明显,与谋杀、伤害等犯罪率关系不明显。探讨影响纽约犯罪率起伏的各种经济因素,有助于加深关于美国城市史研究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城市贫困的认识问题,主要是指对于城市贫困属性的理解问题。如何认识城市贫困的属性,直接影响到扶贫政策的选择。目前关于城市贫困的认识偏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于强调贫困的绝对性,而对贫困的相对性重视不够;二是过于强调贫困的过渡性,而对贫困的持续性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7.
天桥"平民住宅"及其管理制度的构建,是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在城市住房保障领域的重要尝试,其中不乏创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天桥"平民住宅"问题丛生,其居住区的扩建没能有效实施,其管理制度也渐趋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8.
李敏 《学术交流》2008,78(3):131-134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在我国出现了"贫困的城市化".与反贫困政策研究相呼应,西方学者先后形成了贫困文化论、冲突学派贫困论、功能学派贫困论等有代表性的社会学理论.虽然每一种理论各有其不足,但为我们理解中国的贫困问题提供了借鉴,尤其是关于制度和文化的讨论.目前,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域市反贫困社会政策的核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一制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借鉴美国和世界各地以资产建设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践经验,设计并实施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反贫困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福利政策的演变 美国社会福利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美国建国之初到20世纪30年代.随着穷人逐渐涌入市镇,经济不断发展,贫困问题也开始产生.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斌  王原 《社会福利》2003,(11):14-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中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部分居民收入下降、下岗失业、生活困难,城市贫困人口不断增加。为保障城市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我国在90年代开始建立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救助城市贫困人口的新路子。但随着制度的逐步推进,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科学、合理地界定城市贫困,是开展城市扶贫工作的前提。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城市贫困应当是指发生在城市区域内的各种贫困现象,凡是在城市区域内生活困难的人群,都应该是城市扶贫工作的对象。但是,目前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对于城市贫困的界定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60年代的民权运动废除了种族隔离法,开放了投票站,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并给美国黑人带来了希望。然而,由于白人和黑人之间在收入上的差距加大,60年代的希望渐渐破灭。自70年代中期以来,黑人下层阶级扩大了,而不是缩小了;与此同时,公众围绕着黑人家庭的问题展开了争论。目前盛行的明确的下层阶级模式有两种,即文化的模式和结构的模式。两种模式均集中在家庭结构和贫困问题上。文化缺陷模式80年代表现出有关贫困、种族和家庭的旧观点的复活。许多关于城市下层阶级的理论和见解都以60年代  相似文献   

13.
谈谈城市单亲家庭的贫困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世军 《社会》2001,(4):39-41
近年来 ,城市中的贫困问题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城市贫困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低收入单亲家庭。而且随着单亲家庭的增多 ,这个比例还会继续加大。因此 ,研究城市中的贫困问题 ,已离不开对城市单亲家庭的研究。2000年5月 ,在南京市妇联的大力支持下 ,我们在南京市的玄武、下关、鼓楼对1100户单亲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通过调查 ,我们对单亲家庭贫困问题有了初步了解。一对于贫困 ,学者们向来有不同的解释 ,这里 ,我们不妨援引研究贫困问题的专家、南京大学童星教授的一种看法 ,他认为 ,所谓贫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缺乏生…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由于战争中的破坏,住宅大量丧失,再加上自1955年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工业发展需要雇用大量的劳动力,于是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住宅供需矛盾突出,住宅不足一直是困扰日本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仅就日本政府在解决住宅问题过程中所采取的政策以及今后改革的要点作一简单介绍。一、70年代日本的住宅政策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结束翌年的1975年,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住宅景气的恢复,并发行了巨额国债作为建房资本。其基本目标是经过努力,所有国民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贫困群体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明锦 《社会》2002,(3):6-9
贫困几乎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挑战.与农村贫困问题一样,城市贫困问题在世界各国各地同样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着,我国亦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我们也不能不清醒地看到,贫困特别是城市贫困问题,仍是我国面临和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而又重大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就现阶段我国城市(含城镇,下同)贫困群体作若干解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转型期城市贫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过程中,城市居民中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城市贫困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分析了城市贫困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建议将贫富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贫困的加剧以及由此而衍生的社会问题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17.
泰国的城市贫困问题【泰〕S.拉坦克默特文章论述4个问题:(1)城市贫困的特点;(2)城市劳动力特点;(3)贫困与基本需求;(4)发展战略与政策。到目前为止,泰国还没有一部内容广泛的减轻城市贫困的规则。自1982年开始的“5年发展计划”始,政府一直在贯...  相似文献   

18.
一住宅短缺问题是当前城市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住宅问题上的供求矛盾已经成为我国消费领域里的主要矛盾,大中城市的住宅问题更是一个十分尖锐的社会问题。住宅短缺现象,固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不高等客观因素造成的,但同样也折射出我们在住宅建设和住宅消费上的宏观决策失误。探索这些失误的原因,对于我们确定房改方向,规划房改模式,逐渐解决城市住宅问题无疑是很有帮助的。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住宅行运机制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首先,住宅建设的经济组织形式采用产品经济模式,住宅建设不反映市场要求,而受制于资金来源,国家为加速经济  相似文献   

19.
城市扶贫:从制度创新到组织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大用 《社会》2002,(3):4-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我国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化 ,单位之间与单位内部都在出现分化 ,单位体制受到巨大冲击。大批职工下岗、失业 ,流入社会 ,原来隐藏于脆弱的单位体制下的剩余劳动人员问题 ,终于急速地突现出来 ,成为城市“新贫困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此情况下 ,单靠原有的社会救济制度已经不能解决问题 ,因此 ,应对城市新贫困的制度创新迫在眉睫。一、制度创新与城市扶贫在制度创新的实践中 ,上海市走在了前面。1992年 ,上海市就召开了专门会议 ,研究对各种收入较低、生活困难的在职职工、退休职工、社会闲散人员实施生活保…  相似文献   

20.
城市贫困问题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根据浙江省的有关调查,着重对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贫困群体的基本类型和扶贫模式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本文认为,目前各地普遍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型城市扶贫模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长远看,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贫困问题,必须实现从政府直接干预下的行政主导型城市扶贫模式向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导向型城市扶贫模式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