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公文的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材料.现行公文中,对附件的编排存在一些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常见一些公文将附件或印发内容置于版记之后,使其与公文主件分离,特别是有的批转、转发类公文,将被批转、转发的文件整体附于公文主件版记之后,既违反了版记作为公文结束标志的原则,又使一份公文出现多个版头和多个版记,给公文管理带来不便.《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 14号)发布以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国家标准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此作了说明,但对某些细节未进行严格、细致的规定,给实际操作带来困惑.本文以《指南》规定为原则,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将印发性公文、转发性公文、批转性公文统称为印转类公文。这类公文往往涉及两个或多个发文机关,文本结构相对复杂,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失误。鲁迅先生在《不应该那么写》中说过,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下面举几种常见的失误加以说明。一、错把被印转文件当"附件"在印转类公文中,错将被印转文件当作附件处置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高层行政  相似文献   

3.
《当代秘书》2001,(3):8-11
2000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是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它的发布施行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向法制化迈出的重要一步,对新形势下推动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就《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修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成小军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4.
当前党政机关公文处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及其文书处理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等三个公文处理规范性文件,使机关文书处理工作日益规范化,维护了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发挥了机关公文的应有效用。  相似文献   

5.
公文是我国各级机关履行职能、实施管理的有效工具和重要手段,其制发、办理和管理必须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如行政机关遵循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党的机关和军队机关遵循的是《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中国人民懈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这些法规性文件对公文处理所作的种种硬性规定,是公文处理法定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公文标点的著录与使用,除了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相关规定外,还要遵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称《办法》)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简称《格式》)的相关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公文标题、正文结构层次句、煞尾句和抄送机关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仍然存在着界定不明、使用混乱等问题,迫切需要厘清和明确,以推进公文格式的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的机关公文和行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与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有着与其他文种截然不同的写作规范和格式。受现行应用文写作教材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影响,众多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只涉及了行政公文,而忽略了党的机关公文。本文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最新规定和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8.
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共共产党公文处理条例》将"意见"列为党的机关主要公文文种。2000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确定"意见"为国家行政机关第十一种法定公文文种,"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2012年颁布的《国家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意见被列为第七种法定公文文种,其阐释无变化。一、意见的文种功能《辞海》中"意见"一词的基本含义是"对事物的看法、想法",《现代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规定,并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总结出在具体的公文标题的拟制中与《办法》中相关规定不一致的地方;其次,以2012年7月1日到2013年6月21日的国务院办公厅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文件为材料,说明自《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发布以来,具体的公文标题拟制中标点符号的运用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所依据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有些许不一致之处,并对这些不一致的地方做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0.
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共共产党公文处理条例》将"意见"列为党的机关主要公文文种。2000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确定"意见"为国家行政机关第十一种法定公文文种,"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2012年颁布的《国家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意见被列为第七种法定公文文种,其阐释无变化。  相似文献   

11.
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1993年11月21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同时废止。原《办法》以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发布,新《办法》改为以国务院文件发布,权威性大大提升,约束力大大增强,这是国家更加重视公文处理工作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2.
罗锋 《秘书之友》2013,(4):34-35
随着《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下简称《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陆续发布,高校的公文处理工作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公文处理工作,已成为高校公文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课题。一、高校公文处理工作总体思维的变化1.公文处理由"四环节"变为"三环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称《办法》)规定,"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  相似文献   

13.
刘畅 《秘书之友》2007,(3):34-36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格式》)中规定,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但对于这三个组成部分尤其是机关代字的具体编制方法,相关法规、标准并未给出详尽的规定。实际工作中,各机关单位的发文字号编制存在不少问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国家标准(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及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规范公文写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实践中也会存在各种疑问,因此若能直接结合国务院印发有关公文实例(如网上搜索国发、国办发之类的PDF文件),则可以更好理解掌握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5.
“签发人”标识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中,上行文的一种特有标志之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标准》)“式样”一节中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首页版式的两种式样,其中上报公文首页版式图3附有“签发人”标识。带有“签发人”标识的首页版式式样,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上行文格式”。对于“签发人”的使用规范,《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为“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  相似文献   

16.
陈飞 《秘书之友》2014,(6):25-27
正为统一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GB/T 9704-2012),同时废止了1996年中办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旧《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旧《办法》)。  相似文献   

17.
对于机关公文中的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虽然《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中都有明确规定,但在日常行文中仍有许多人模糊不清。本人结合多年的公文核稿经验,现对这一问题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8.
<正> 在1993年11月21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原《办法》)基础上,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并于2001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这是本世纪初我国行政机关公文实行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新《办法》的修订过程以及修订内容,都着力维护和保证公文法定效力作用的发挥,对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及时、准确、安全地处理公文,提高公文处理工作效率和公文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公文处理工作的发  相似文献   

19.
<正> 保证公文格式统一、规范是发文办理复核程序的一个重要内容,为配套新《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制定了统一、规范的体式。新标准对公文用纸、公文各要素及其标识规则作了较大变动,这里,结合新标准谈一谈公文格式审核中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20.
机关应用文写作,自实施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两个文件以来,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假、大、空、不合法、不合格、不统一”六大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