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摘     
“为什么叫四大名著?……因为四大名著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小说方面的最高成就,它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如果有了这样一种对伟大艺术作品和民族文化结晶的敬畏之情,就奠定了重拍成功最重要的精神基础,如果没有这一点,它就会沦为一种商业炒作去追求利润,庸俗化、低俗化就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
拥抱情人香     
二月的空气中,什么气味最让人难以忘怀?来自食物?来自鲜花?还是来自香水? 都不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从心爱的人身上散发出的混着香氛含着体温的气息。那种独一无二,不香气扑鼻,不淡雅索然,闻到它你就喜悦,安心,温暖,闻到它你就有一种想拥抱对方的冲动。那种带着体香的香味,才是一辈子的闻不够的专属的情人香。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价值观的最终根源在于生活本身。生活以各种特定的方式影响着青年,青年也以各自的感受体验着生活。这种体验的过程,便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当某些体验重复出现、并被结合起来时,青年就形成了对生活的态度。这种生活态度的内核是由生活经验组织而成的价值观念,它具有结构。一、胃年价值观的结构生活态度是一种对生活的解释,它随不同的人格而异。尽管不同的青年对生活有不同的参照标准和解释方式,但它们都遵循着同样的结构。青年的价值结构是青年时期各种生活经验的混合物,在其内部,青年对人性的认识,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对…  相似文献   

4.
王妍 《现代交际》2013,(9):181-181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未来教育教学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技术手段。无论是在备课中,还是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复习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手段,它的重要性都日益凸显,它以其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的优越性不断征服着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本文就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世间,许多事,只有一直向往着才是最美妙的。这美妙,就是在于它不真实的一面。很多年前就向往有一天能在幽静美妙的乡村建一座房子,或在辽阔的大海边上,有一处住所。远离城镇,过一种无忧无虑、简单而如神仙般的日子。  相似文献   

6.
清埙 《当代老年》2006,(2):10-11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越来越需要一种提醒,父母的生日,家里的大事小情,如果不小心忘记了,就会造成可大可小的麻烦。提醒服务就是现代都市浮现出的一种新型服务。比如某些城市的电信业就开设有类似的提醒服务,而某些服务公司也提供类似的服务。本文谈到的提醒服务,既有他人为老人提供的,也有老人为他人提供。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它都代表着提醒服务与老人生活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玉龙 《老人世界》2014,(11):29-29
弗兰克太太在老伴儿去世之后,在一家宠物中介中心领养了一只哈士奇,取名为迈克。自从有了迈克狗的陪伴,曾经失去的笑容又慢慢回到了她的脸上。每天,吃饭的时候,迈克就坐在弗兰克太太对面,各自享用着自己的美味。在她忙着洗刷餐具或者收拾家务的时候,它也跟在她后面,形影不离。晚饭后,她会领着迈克去公园散步。有时候,她们肩并着肩坐在路边的石椅子上,她抚摸着它的头,给它说话,它就在那里摇头晃脑左顾右盼。  相似文献   

8.
《金色年华》2014,(10):61-61
古埃及人很早就把蓝莲花作为生命的象征,永不凋谢的蓝莲花如同生命,生生不息。传说在天山上也有一种蓝色的莲花,因此人们称之为“蓝莲花”。这花能够使死去的人复生,只有一朵,五百年才开一次,它生长在最寒冷最险要的绝壁上,象征着孤傲、冰清玉洁、自由脱俗。蓝莲花本就不是尘世之花,有眼光选择它的,会成为世间罕见的人,在物欲浊流中不蔓不枝、亭亭净植。这朵美丽的蓝莲花始终盛开在心海中,永远都不会凋零。  相似文献   

9.
只要一想到她,我的眼前就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在一个漫无穷期的雨夜。一棵苍老虬曲的枯树枝上、蹲着一只湿淋淋的鸟、它遥望着那不再属于它的在风雨中飘摇的巢窠、守着它白天打食喂饱的两只雏儿,孤独地、毫无希望地等待着……皖西金寨县,县城梅山河东新桥旅社三楼,一间十来平方的房间,住着一位特殊的“旅客”。她叫范多成,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站在旅社三楼楼顶,能望见河对岸一所小学校,她就这样站着、张望着。儿子龙龙和女儿小凡蹦跳而去,又雀跃而归。她的目光正如那段重复往返的道路,曲折、悠远并充满着希冀……5年前,法院一纸离…  相似文献   

10.
一把钥匙     
18年前,我出嫁那天,母亲拉着我的手,郑重地将一把钥匙放在我的手里,说:“带上它,有空儿就回来看看我吧!”这是母亲的家门钥匙。结婚后,这把钥匙就一直陪伴着我,并将它放在钱包里。看到它就仿佛看见了母亲慈祥的面容,心里异常的温暖。  相似文献   

11.
一只鸽子     
小刘 《金色年华》2011,(11):20-20
一只鸽子老是不断地搬家,想去掉自己身上的气味。它觉得,每次新窝住了没多久,就有一种浓烈的怪味,让它喘不上气来,不得已只好一直搬家。它觉得很困扰,就把烦恼跟一只经验丰富的老鸽子诉苦。  相似文献   

12.
粒粒 《职业》2010,(12):58-59
这是一所别出心裁的“图书馆”,没有一本书,陈列的都是气味:甜甜的蛋糕味、湿湿的雨水味、清新的泥土味、冷冽的雪花味……甚至还有调皮鬼灵动的活泼味,它贩卖的是香水,是气息,更是一种记忆,一种回味,就像一个情感图书馆,里面藏着的是一本本精致的香水组成的嗅觉记忆。这就是“气味图书馆”,一个由80后海归打造的嗅觉与情感的天堂。  相似文献   

13.
日记.就好像一扇窗口。透过它,你可以看到一个缤纷的世界。有和蔼可亲的人物,有五彩斑斓的景物,有生动有趣的动物、植物。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种种动人的故事。日记,还是一座宝库。它记录着自你丰富的生活。珍藏着你在人生道路上的每一点进步,在知识的高山上摘取的每一片树叶,和你奉献给生活的每一份情谊。  相似文献   

14.
余毛毛 《女性天地》2007,(10):40-41
不知在哪儿看到亲情树这三个字,我就把它深深地印在脑海里了。有时候想,它是什么样的呢?一边想,一边忍不住在心里描绘着它的样子。有一天闲来无事,我拿出纸笔,试图画出一棵亲情树。  相似文献   

15.
《伴侣(A版)》2013,(11):44-45
能否比别人多想几步,多看几步,决定了你是否可以发财。你能想到未来发展情况有多远,那你的财富就有多丰厚。富人指出,多想几步,多看几步,虽然是一种看不见的素质,但它却影响着人们的成败。有一个“购买泥土”的故事,特别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6.
难释的内疚     
胡青 《老人世界》2014,(10):32-33
人到老年,往往就容易沉浸在对往日的回忆里,盘点着自己,一段段一件件,反反复复想来想去,特别是那些使自己愧疚的事情。我对已去的母亲和爱人就是这样,一想就觉着对不起她们,心里就难过,要掉泪..也许把它倾诉出来。心情会好些。先说我母亲。解放前,她25岁就守寡,拉扯着我姐弟俩艰难度日,她做饭擀面条时还身上背着我,我姐姐依在她身旁,三人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17.
万花筒     
《老年人》1996,(6)
万花筒毒物之最最毒的树:在我国西南的原始森林中,生长着一种叫箭毒木的树,猎人们将树上流的汁液涂在箭头上,凡被射中的野兽很少能活过15秒钟。最毒的蛇:在澳大利亚发现一种灰蛇,长约两米。人畜只要被它咬一口,就立刻丧命。其毒性是眼镜王蛇的20倍。最毒的鱼:...  相似文献   

18.
在中英翻译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属性,它就是模糊性,对它的正确运用,会使我们翻译出更好,更具特色的文章,本文将带领大家就模糊性做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徐兆寿 《现代妇女》2010,(11):19-22
“一见钟情”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一种爱的神圣原则,在佛教、基督教、道教等宗教中被神化,又通过艺术进行解读,使其愈加扑朔迷离,难以解读。它在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情爱观,在生活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但那些古老的解读都已不能适合现代人的理解了,所以,必须要破除古老的爱情迷雾,寻找一种现代人的解读。本文以自创的“爱情三元素”理论首次解读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0.
“偏离”与“整合”──论青年文化与主导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是社会居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经济秩序、组织导向力量的集中表达,代表着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是对社会现实的正面映视。它规定、影响着青年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而青年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副文化,是青年社会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它处于被动、从属的位置。但基于它的文化超前性、“边缘性”等特点,因而它总是着眼于创新、反叛。因此,青年文化与社会文化总处在矛盾冲突和双向互动过程中,即既存在着青年文化对主导文化‘偏离”,又存在着主导文化对青年文化的整合。一、社会“整合”与青年“偏离”历史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