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犯罪结果具有相对确定挂,其基本内涵是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人或物的存在状态的改变.丢失枪支不报罪中的"造成严重后果"这一要件,不能用大陆法系客观处罚条件理论来解释,它属本罪的犯罪结果,因而我国现有犯罪论体系完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客观处罚条件理论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不相契合,不能盲目引进.  相似文献   

2.
食品监管渎职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49条增设的新罪名,是身份犯,只有负有食品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其犯罪主体。本罪从客观上看是负有食品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而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在主观上只能出于过失;在适用上,其与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渎职犯罪之间存在法条竞合现象。"徇私"属于主观的超过要素,不要求行为人实施与之相对应的客观行为。行为人受贿后渎职的,应按照受贿罪和食品监管渎职罪予以并罚。  相似文献   

3.
污染环境罪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相恩 《兰州学刊》2012,(4):150-155
污染环境罪刑法第338条经刑法修正案(八)修正之后,犯罪构成要件发生极大的改变。本罪的法益应该是复合性的,其主要法益应当是环境权,次要法益应当是国家关于环境污染防治的管理制度。其主观要件只能是故意。只要"污染环境"达到具有危害国民的身体健康的危险或者有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危险即构成"严重污染"。"后果特别严重的"情节理应包括修正前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公民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和"后果特别严重的"情节。  相似文献   

4.
孟一坤 《理论界》2011,(7):74-75
依据最高检《关于公证员出具公证书有重大失实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公证员出具公证书重大失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追究刑事责任。本文以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为分析框架展开论述,指出各自的关键点,并就"严重后果"、"中介组织人员"和"重大过失"给出认定的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婚姻悟语     
, 《家庭科技》2013,(1):13-13
某些人的爱情,只是一种"当时的情绪"。如果对方错将这份情绪当做长远的爱情,是其本身的幼稚。——三毛女人丢失青春后,开始追求品位;男人丢失青春后,开始追求别人的青春。——男女对待青春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上,而且还表现在文化特征上。因此,翻译不仅是语际间的转换,而且也是文化信息的传递。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转换过程中容易造成文化信息的丢失。翻译工作者必须对两种文化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依据功能对等的原则减少译文信息的丢失。  相似文献   

7.
"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司法认定是《刑法》第144条的难点,是决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键。鉴定意见和检验报告在认定"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明确检验报告的地位和作用,厘清检验报告与鉴定意见的关系,厘清行政执法和刑事诉讼中形成的鉴定意见、检验报告的关系。对"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司法认定应该区分案件的具体情况,同时应当明确司法鉴定意见并非权威的"科学证据",仍需要法官对之进行审查判断。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确定各自的证据地位,有力地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维护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8.
刑法修正案(八)增设的刑法第133条之一危险驾驶罪,其条文规定粗疏简陋,具有局限性,付诸司法适用将遭遇困境:对危险驾驶行为的规制范围过于狭窄;条文未能科学表述危险驾驶行为的"危险性"犯罪本质;对危险驾驶行为规制深度不够,危险驾驶行为肇事造成严重后果的同罪异判难题未解.借鉴英国和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危险驾驶犯罪立法,刑法应当把握危险驾驶行为的"危险性"本质,统摄高度危险驾驶行为入罪,兼顾危险驾驶行为和肇事后果,设立周密完善的危险驾驶罪,以保障公共交通安全,促进司法公正,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情节严重的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 ,是对司法权威的公然挑衅。但现行法律对拒执罪的规定有不完善之处 ,制约了司法机关对犯罪的及时打击。本文就本罪的客观方面、追究程序和处断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损害行为入罪的难点在于损害数额及入罪量刑标准难以确定。虚拟治理成本法是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推荐的计算生态环境损害数额的主要方法,通过考察与之相关的刑事案件,可以发现环境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混淆生态利益与财产利益,以"公私财产损失"对生态环境损害进行定性等问题。我国应及时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行为的入罪量刑标准,在制定标准时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损害的复杂性、行为人对危害后果的认识能力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网络反腐举报制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反腐举报作为一种新型的反腐举报形式和渠道,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反腐举报的内涵、途径、优势、制度缺陷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表明,当前学术界对网络反腐举报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相对较多、较细,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对网络反腐举报制度的基础理论、内在机理、运行规律等关键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在基础理论研究、信息技术运用和研究视角、方法等方面不断拓展,以进一步深化网络反腐举报制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警察无司法令状使用GPS系统跟踪嫌犯获取其公开场所的信息,不侵犯隐私权;相反,如果获取的信息属于房屋等具有合理隐私期待的场所,则侵犯;如果长时间监控、并获得海量的个人行踪信息,则侵犯;相反,则否.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在嫌犯的财产上安装GPS就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通过对以上判例的分析,提出合法使用GPS跟踪技术需要考量的若干要件:即使用的性质;获取信息的地点;获取信息的时间长短和数量;犯罪类型;必要性等.  相似文献   

13.
田兴洪 《兰州学刊》2007,(9):101-105
1.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对传染病菌种、毒种的管理制度;2."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是指违反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规章等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关于传染病菌种、毒种实验、保藏、携带、运输的规定;3."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是指"导致传染病菌种、毒种散布、传播";4.认定"后果严重",既要考虑传染病菌种、毒种本身性质是否严重又要考虑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造成的实际后果是否严重;5.本罪的主体不仅应包括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专职人员,还应包括受合法单位委托临时从事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  相似文献   

14.
抢夺罪与抢劫罪是一种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犯罪其危害性较大,历来为我国刑法打击重点。本文着重对抢劫罪即抢夺转化为抢劫罪进行了比较和区分,从前提、主观、客观三个方面探讨了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构成要件,针对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立法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将前提“犯抢夺罪”修改为“实施抢夺行为”,把“毁灭罪证”改为“毁灭证据”并在法条中应明确规定抢夺的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能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立法中应细化共犯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5.
Prior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racial/ethnic change and residential instability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neighborhood crime. However, the process of racial/ethnic change differentially influences crime above and beyond residential instability. While both processes affect crime through the disruption of existing social ties, racial/ethnic change has additional consequences for crime by heightening racial/ethnic tensions and undercutting cross-group interactions. This means racial/ethnic change is a different process than residential instability, and suggests that neighborhoods experiencing high rates of instability and high rates of racial/ethnic change may be particularly susceptible to crime. Therefore, we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racial/ethnic compositional change on change in crime across different levels of residential instability. Further, we argue that demographic change and crime may be influencing each other simultaneously: increases in the crime rate and racial/ethnic compositional change impact each other at the same time. To capture this process, we employ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 that accounts for the reciprocal and simultane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racial/ethnic change and violent and property crime rates in Los Angeles, California between 1990 and 2000. We also account for the influence of change in spatially proximate communities. Results show robust evidence that increases in racial/ethnic change contributes to greater violent and property crime rates, but the reciprocal influence of crime on racial/ethnic change is contingent upon the degree to which a neighborhood is experiencing residential instability and crime type.  相似文献   

16.
介绍贿赂罪司法疑难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凯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1):121-124
介绍贿赂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介绍贿赂罪在司法实践中涉及罪与非罪的鉴别,犯罪的既遂、未遂和终止的不同形态的认定,也涉及介绍贿赂罪与诈骗罪、斡旋受贿罪、受贿罪的帮助犯以及与侵占罪的区分与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不能未遂是行为人想通过本来不包含完成犯罪的危险行为以实现犯罪的情形.中止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根据"自己的意思"而中止的场合.不能未遂与中止未遂都属于广义的未遂犯范畴,在时间、结果等方面存在着竞合的可能性,二者的竞合是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问题.从应然层面看,应该将其定性为中止犯,但是从实然层面分析,准中止犯符合中国的法治环境,与中国主客观相统一的刑法理论一致,在世界范围的准中止犯立法化的趋势下,引入准中止犯的概念是必要且可行之举.  相似文献   

18.
进入90年代以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愈演愈烈,如何消除此类"公害"成为困扰世界经济界的难题。文章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三种元素,为识别舞弊行为提供了清晰、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叶良芳 《浙江社会科学》2012,(4):40-47,12,156
审前协议,最初是对少年轻微犯罪的一种转处措施。后安然时代,审前协议成为美国司法部处理上市公司严重犯罪的一种基本模式。审前协议规定的支付罚金等义务,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惩罚"。这种惩罚既不需要以定罪为前提,也不需要贴上"刑罚"的标签,因而是一种"无需定罪的惩罚"。在Stein案中,联邦法院首次对审前协议内容的合宪性进行了司法审查,认为检察署施压毕马威致其停止支付雇员律师费的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第六修正案。此外,由于审前协议在制度设计上存在根本缺陷,因而还存在违反平等适用法律原则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 ,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呈上升趋势 ,其危害也日益严重。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与黑社会性质犯罪相关的概念从犯罪学角度进行了分析 ;其次介绍了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最后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各级公安机关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的主要对策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