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汪倩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
“作者死亡”观从19世纪开始萌芽,到20世纪60年代发展到顶峰,其反文学传统的革新精神引发了西方学界对作者之死与作者建构的激烈争论.面对讨论的热潮,作家多丽丝·莱辛在其1962年创作的小说《金色笔记》中更是雄心勃勃地让“作者死亡”,大胆地分析了小说中作者主体“退隐”下的多种叙述策略,即以主体批判、话语分析、形式实验的方式对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文本实践,以此探究了当今文学中作者与读者的身份与角色的转变意义.其开放性的观点与之后的后结构主义学家巴尔特、德里达、福柯的“作者死亡”论点都有着奇妙的暗合,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本文从民族语言学,比较语言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的崭新角度,论述了近年来在《山海经》研究领域内所取得丰硕成果及新的突破。从范围上说主要是将《山海经》的研究从原来狭窄的地理区域突破出来,从中国圈、亚洲圈、进而扩展到世界圈;从性质上说,主要是从原有的偏见──“神说”说的罗网中突破出来,率先提出了“信史”说和“上古世界大观”说;从研究方面上说,则突破了原有的文献征引、名家诠释的“雷池”,充分运用“语言”这一活的化石,采用民族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并与国内外其他学科如人种学、遗传学进行接轨研究;而最大的突破则是思想方法的突破,是对于以往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的突破,让思想冲破了牢笼,提出了要进一步揭开《山海经》中所蕴藏的上古世界文化之谜的谜底的大胆的想法,可以给人以全新的思路和启迪。 相似文献
3.
《山海经》中的《东次三经》一节在说明各山之间的路线时,常出现"水行"的情况,谭其骧先生认为这里的"水行"是走胶东半岛沿海的水路,期间出现的山川也多分布在半岛东部海滨地区。其实,胶莱平原地区在上古也有可能存在水路,《山海经》中的"水行"线路应是指这里。该节"水行"中所遇到的山川基本分布于胶莱平原的两侧,有迹可循的包括:尸胡山,为汉代的濕沃(今滨州滨城区);诸鉤山,在今山东丘陵东北部边缘;孟子山,在今栖霞一带;跂踵山,为今大泽山;踇隅山,在今昆嵛山脉西南端;无皋山,为今崂山。 相似文献
4.
5.
谷兴亚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宿命论者》是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中五部系列中篇的最后一部。 《当代英雄》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不朽名著,是莱蒙托夫的代表作。它篇幅小,非常精悍,堪称袖珍长篇小说,但它的内容却非常深邃,富于哲理,深刻反映了俄国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社会风貌。这部长篇小说复杂的思想内容在不大的篇幅内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得力于它那独特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金宇飞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6):85-92
笔者在传统注解《山海经》的基础上,综合传统各派的主要观点,通过研究和分析《西山经》和"泑泽"的地理方位,以及《山海经》中"里"和"仞"等长度单位的换算问题后,全面探讨了《山海经》中总共多达20处所记载的昆仑的地理形势,从而对《山海经》中昆仑的地理位置进行了全新的探讨,并得出结论认为《山海经》中的"昆仑"是指今贺兰山。 相似文献
7.
王左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自然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有所标新立异。正是这一点,一代又一代学术研究者总是以各自的新路子、新角度、新发现、新突破……推动人类文化不断向前,象奔腾的长江大河,一浪高过一浪,永不停息。 学术研究上需要有标新立异的志向和气概。但是,它首先要建立在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做学问的基础上。为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好似在沙滩上建高楼,虽有哗众取宠的效应,却绝无推动学术研究的一丁点好处。 相似文献
8.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海洋小说叙事之祖,蕴含着海洋文学的“母题原型”,这些原型被后世海洋小说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大多从《山海经》中得到启发、思想和艺术养料。从《山海经》所反映的内容而言,它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和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流变性与恢弘气魄;原创性与创新性;包容性与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高会彬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5-78
《山海经》被称为"上古三大奇书"之一,其中记载的祭祀礼制内部一致性很高,大多确凿可靠,对于研究古代的山神祭祀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多不被人所重视。文章对《山海经·山经》中的"祠""瘗"和"婴"等三个祭祀动词,参以上古传世文献和出土甲骨文等材料加以考释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何亮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41-44
《山海经》中塑造的诸神形象特征、神话的内容及特点,展示了人性因受到外界蒙蔽不能正确认识自然、社会而开始逐渐复苏,人性中的理性精神越来越浓厚,虚妄的成分减少,更多的是真实。神话作为远古先民童年时期的记忆,是我们窥探先民生活和远古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文学创作素材的资料库,其中蕴含的文学思想是后人进行文学创作的思想源泉,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山海经》的叙述结构及其文化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玲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山海经》的叙述结构呈现为平面铺排的网络状 ,这种叙述结构 ,与华夏早期经济方式孕育出的汉民族思维模式同构。《山海经》与九鼎图像互相映照 ,在宗教层面具有控制神奸的力量 ,在世俗层面具有凝聚民众、巩固政权的功能。作为上古百科全书式的文化文本 ,《山海经》是国家意识确立时的产物 ,也是上古华夏大规模群体行动者经验与想象的结晶 相似文献
12.
吴晓东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20,(3):129-145
在《山海经·大荒经》里,颛顼神话所处的方位与太阳视运动的规律有吻合之处,即颛顼少年成长的空间位置在东南角,这里为太阳冬至时升起的地方,预示着一年的开始;颛顼死亡埋葬地为东北角,这里是阳气开始走向衰微死亡的夏至点;颛顼死而复苏的地方是西南角,这里是太阳冬至时落山的地方,预示着一年的结束与新一年的开始。颛顼名称的语音与"日"有关,其神格为太阳神。颛顼与共工争斗的神话实为日神与雷神对立矛盾的体现。颛顼演变为水神是将五帝与五行匹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王升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6-75
《山海经》《论衡》《汉书》是最早记载"倭"的古籍,这三部古籍对"倭"的记载虽然简略,却蕴含着中国古代先民对"倭"的原始理解与认识过程,因此这三部古籍也作为考察"倭"起源的基本文献。通过对这三部基本文献中的"倭"记载,能够得出东汉以前我国先民对"倭"认识上的变迁轨迹,即从刘向父子编校的《山海经》中考证"倭"是成熟于西汉中晚期的抽象地理概念,从王充的《论衡》中考证"倭"是指代"东夷"的抽象族别概念,从班固、班昭的《汉书》中考证"倭"是在历史的基础上略有文学形象的"九夷"之一。 相似文献
14.
陈美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
关于《儒林外史》“幽榜”一回的作者问题,一直有所争论。金和在《儒林外史跋》中首先提出“幽榜”不是吴敬梓所作,他说:“先生(敬梓)著书皆奇数。是书原本仅五十卷,于述琴棋书画四士既毕,既(即)接《沁园春》一词,何时何人妄增‘幽榜’一卷,其诏表皆割先生文集中骄语襞积而成,更陋劣可哂,今宜芟之以还其旧。”接着,《儒林外史评》(黄小田与天目山樵合评本)中,也认为是“伧父”“搀入‘幽榜’一回,真如狗尾” 相似文献
15.
钟如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2)
丁页渠先在驳斥王氏学派提前宾语复指说时曾经这样断言:“至于‘之为’就更说明问题了。如果硬要把‘之’说成‘复指提前宾语’的代词,那么‘为’又该作何解释呢?翻遍古书,恐怕也难找到‘为’作代词的例证。”古书中的‘为’到底有无代词的例证?笔者不敢先断是否,还是让史实来回答吧。 相似文献
16.
17.
“大荒”意象的文化分析——《山海经·荒经》的观念背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舒宪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山海经·荒经》为中国文学中“荒远怪异”意象和“荒诞无稽”观念提供了“政治地理”的原型。时间的“古”和空间的“远”是对“荒”的想象之条件。在儒家正统意识控制下 ,文化代码系统专用“荒”、“怪”、“异”之类象征边缘性和异端性的语汇来为“王化之外”的空间和事物命名。而与“中心”和秩序相对立的“荒”的理念也为一切反叛和挑战正统价值的言论找到立足点。贾宝玉来自“大荒山” ,庄子、曹雪芹等标举“荒唐言” ,皆为其例。 相似文献
18.
李长莉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3):142-142
中国社会史研究,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社会进入急剧转型期而兴起,适应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了解国情的需要而日益兴旺,经过20年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史学发展最快、最为兴旺的一个新兴领域,也是史学当中生命力强劲、创新性最高的一个生长点. 相似文献
19.
韩湖初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0(1):1-7,16
从《山海经》的背景、过程和内容等方面分析论证,认为当代学术界把该书定位为“语怪之祖”是不正确的,应视为“信史”.并认为由于定位的错误已经给研究带来误差。 相似文献
20.
李存霞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6):10-13
对"读<山海经>十三首"组诗的解读学术界存在着历史主义和接受美学两种倾向.历史主义者穿凿附会,旨在挖掘组诗的政治寓意,结果诸家解释互相矛盾.而实际上,"读<山海经>十三首"是接受美学的一个典型案例.在阅读<山海经>时,陶渊明的期待视野与<山海经>的神话性质相契合.他以<山海经>游仙娱情,渲泄政治愤懑,从而获得了"俯仰终宇宙"的审美乐趣和人生自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