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社群主义通常是多元主义的和相对主义的,从而引起人们这样一种普遍的质疑,即社群主义是否具有社会批判的能力?沃尔策的社群主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对沃尔策道德哲学与社会批判观点的深入分析,特别是对社群主义的自由主义批判之案例的具体剖析,旨在证明即使沃尔策主张道德真理的多元性和相对性,社群主义的社会批判仍然是可能的,但同时这种社会批判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晚期以来,政治哲学成为哲学争论的焦点。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最基本的争论发生于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本文认为,从正面系统阐述社群主义正义理论的主要是沃尔策。沃尔策的正义理论带有两副面孔正面是激进主义和理想主义,以此来批评自由主义;反面是相对主义和保守主义,以多元论和特殊主义的名义默认现实。在大多数场合,沃尔策以正面示人,而反面往往是深藏不露的。  相似文献   

3.
姚大志 《社会科学》2013,(10):98-105
在分配正义的问题上,西方社会存在三种基本的观点,即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正如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当代自由主义是在批判功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桑德尔的社群主义分配正义观念也建立在批评罗尔斯式自由主义的基础上:一方面,他批判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反驳了罗尔斯对平等主义和差别原则的论证;另一方面,他主张以应得为原则的分配正义观,用社群主义来对抗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4.
论社群主义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恒亮 《兰州学刊》2008,(11):45-47
社群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批判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而兴起的一股思潮,作为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和修正,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社群主义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社群主义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我们吸收借鉴它的合理成分,更加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  相似文献   

5.
桑德尔的社群主义批判的思路是:罗尔斯式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自我观念,从而我们只要证明罗尔斯的自我观念是错误的,那么就击垮了自由主义.为此,桑德尔重构了罗尔斯的哲学人类学.按照同样的逻辑,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对这种重构的还原来证明桑德尔的重构是不成功的,那么他的社群主义批判也就失去了其力量.  相似文献   

6.
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是当代西方两大主流政治哲学,它们的分歧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为不同的国家观。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在国家问题上的争论,主要体现为"弱国家"和"强国家"的区分。从理论和实践上看,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国家观都有局限性,二者的分歧正好说明了它们的互补。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思想史探讨正义概念的基础上,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在古典自由主义传统基础上和设定的背景中,超越古典契约论,从道德人出发,确定了正义的自由平等权利的基本内涵。从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的理论预设出发,在两个差别原则和优先性原则中,罗尔斯向我们展示了理解正义概念的多重维度。作为现代自由主义代表的罗尔斯的正义观遭遇来自古典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批评,在此基础上,罗尔斯的回应也进一步丰富了理解其正义概念的维度。  相似文献   

8.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国家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旺 《江淮论坛》2002,(3):64-68
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是当代西方影响较大且相互对立的政治哲学,它们的分歧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为不同的国家观。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关于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的争论,在国家问题上体现为“弱国家”和“强国家”的区分。从理论分析和政治实践看,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国家观都有其局限性,二者的分歧正好说明了它们的互补。  相似文献   

9.
重新理解“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政治哲学中“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之争介绍到中国时产生了一些不准确的印象,本文力图依靠仔细阅读原始材料,特别是有关最新发展的材料来对“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之争的内容和性质重作判断。本文认为社群主义并未使自由主义陷入困境,而二者的共同点,以及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基本理念的认可,对我们意义更为重大。本文还强调在引进西方学理时注意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西方学术界俨然形成了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同时对立的两大主流思潮。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在方法论、价值观以及目的论上存在着比较突出的对立和分歧。比较而言,自由主义以个人为起点,重视权利,以实现正义为目标;而社群主义以社群为起点,重视美德,以实现公益(善)为目的。  相似文献   

11.
罗尔斯和诺奇克分别提出了公平正义论与权利正义论。这两种不同的正义模式既有分歧,又有相通性。作为当代新自由主义者的罗尔斯和古典自由主义者的诺奇克都旨在为现代社会提供一种更为公平合理的社会发展方案。重视和研究当代这两种不同的正义模式,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正义观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罗尔斯的"政治"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莘 《社会科学》2007,(8):132-140
通过考察为何罗尔斯认为"合理的多元事实"会瓦解对"作为公平的正义"的康德式阐释,而解释了罗尔斯从综合自由主义转向政治自由主义的内在动因,刻画了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的独特的主体间性的视野,并通过对公民身份承载的公共视域的梳理,回答了为何罗尔斯要把优先性赋予主体间性的合理性而非赋予关于主体或存在的终极真理。  相似文献   

13.
共和主义的复兴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当代西方共和主义的复兴不是简单地回归古典共和主义政治传统,而是对共和主义进行更加系统化与理论化的拓展与阐释.在规范政治理论中,当代西方共和主义政治哲学在公民身份、自由、民主与美德等维度上做出了既不同于自由主义又区别于社群主义的阐释,深化了在相关问题上的理论分析.共和主义政治哲学的兴起既体现了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当代西方政治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在批判与挑战西方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思想范式的同时其本身也在反思与辩驳中不断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14.
西方政治哲学关于正义问题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并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正义理论,这些理论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自由主义,它在西方处于主导地位。第二个部分是社群主义,它是自由主义的挑战者。所有其他派别的参与者可以通称为"第三势力",其中主要是指后现代主义和共和主义。  相似文献   

15.
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一书中所论及的公民的两种道德能力——理性的和合理的,是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理论建构的基础。理性的和合理的两个概念来自于康德的实践哲学,通过对罗尔斯关于公民的两种道德能力的论析,可以看出康德的道德哲学在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中的呈现。  相似文献   

16.
王涛 《理论界》2014,(6):7-9
不同的意识形态对男女平等的涵义有着不同的解读,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平等理论,男女平等应是两性政治平等和经济社会平等的统一,是权利平等和义务平等的统一,也是两性平等与两性自由发展的统一。对男女平等内涵的重新思考和认知,有利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国妇女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孟班:过早谢世的女权先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晓虹 《文史哲》2007,(2):84-94
在中国女权思想史上,吴孟班是一个不应被遗忘的名字。她虽然只有19岁短暂的生涯,却足以成为其时“中国少年”意气风发的代表。由她发起创设的上海女学会,在近代中国女子社团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以增进女学为事业、以发达女权为宗旨的目标。其以女权为中心的女性自主意识,给予后来者深刻的影响。因此,从戊戌变法时期称说的“男女平等”,到20世纪初开始流行的“男女平权”,吴孟班实乃其间思潮演进的一位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18.
社群主义作为新自由主义的批评者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一股思潮,但它和同是自由主义的敌人的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本文从二者之间的概念及其历史思想渊源以及对"自我与社群"和"权利与美德"的理解等方面比较了二者的异同,以期不至于混淆二者。  相似文献   

19.
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公民身份理论成为西方主流政治思潮相互争论的焦点议题,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该理论内部巨大张力。本文立足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语境,探讨四种主要政治思想围绕公民身份问题的本质分歧和弥合的可能。首先,就“何种善”、“何种自我”问题,比较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对公民身份问题分歧的根源;然后,探讨自由主义对其他思潮包容和妥协的可能性,诠释四种思潮影响下的公民身份理论在多大程度上与协商民主这一实践理论相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