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红学?这个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在竟成了一个大问题,引起了红学界的争议。周汝昌先生早在1982年就提出:红学"不是用一般小说学去研究一般小说的一般学问","而是以《红楼梦》这部特殊小说为具体对象而具体分析它的具体情况、解答具体问题的特殊学问",因此"不能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态度来研究《红楼梦》①.最近又在《还'红学'以学》一文中进一步指出:红学"应是中华文化之学"②.而在鲁迅之后"这种以真'学'为素质的'红学',竟然毫无发展与进境",甚至"沦为非学术的某些名场利域的附属工具",走上了"以非学充学之…  相似文献   

2.
桂华兄近日电邮来刚完成的新著<古代词学理论的建构>(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要我写篇小序.我虽然至今还没有给人写过序,但与桂华兄有着特殊的缘份,特殊的情谊,又有感于他写这本书的艰辛,所以欣然应承,写篇短文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3.
1.我害怕为写好的书、编好的书或友人的书写序、跋或者写后记。但是这样的工作总是时时要做。最近又连着做这样的事情。我为自己主编的《中国最佳教育随笔》写的“后记”是这样的: 有人说他“偏爱记忆”,偏爱记忆的人一定乐于阅读。当他走进文字,立刻就会被各种声音所包  相似文献   

4.
在前辈学者中, 其庸先生应是我相处最长、受教最多的一位,算来已有三十余年,其中包括退休以后的十多年间,他仍一如既往甚至更加勤勉地治学诲人.按常理,我应当对他的治学理路有较多的领会和心得;而其实却做不到.究其原因,除去自身的浅陋愚钝外,实在因为先生领域广阔、造诣深湛.且不说众所周知的兼学者、诗人、书画家于一身的境界,即以学问而论,先生固然以红学著名于世,而同时于中国文化史、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等都深有研究.他是中国红楼梦学会的名誉会长,又是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红学"和"敦煌学"都是当代显学,具有世界性,一个学者能在这两门专学中兼有这样的学术地位,是十分难得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红学研究现状入手,指出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即盲目信从脂砚斋之言,把作者家世与书中所写完全对应,形成“自传说”;否认现存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都为原作者所作,从而使“探佚学”畸形发展,摘要评价了欧阳健《红楼新辨》与《红学辨伪论》对前人成说持之有据的质疑和令人信服的批评,揭示了这二部专著的发表对推动红学研究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略评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与实践——《胡适传记作品集》序耿云志胡适先生一生提倡传记文学,时时劝告和督促他的朋友们写自传。他在《四十自述》的序言里说:“我在这十几年中,因为深深的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所以到处劝我的老辈朋友写他们的自传。”①虽然他们都答...  相似文献   

7.
在红学研究领域,门派林立,成员繁杂,研究成果可谓是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新论中,刘继保先生的《红楼梦评点研究》是一部富有新意和学术价值的红学专著,显示出当前红学研究产生了一种向红学评点学捩转的倾向。这一新的转向,是红学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红学生命力之根本所在。应当给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赫尔巴特认为:“兴趣指的是个性心理观念的积极活动,总是以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内在来源。”兴趣能使学习活动随之变得愉快.学生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所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那么.我们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9.
作文写得具体细致.中心思想就会更加明确、突出.给人的印象就会深刻。经过30年作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作文要写具体.除了选择有直接体验的事.还要好好学习课文中的写具体方法.用心体会并在自己作文时灵活运用.这样有利于学会把作文写得具体。下面,我结合课文.教给学生一些比较常见的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如同你会写自由诗一样,我则对于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可向他们请教.  相似文献   

11.
陈毅同志: 你叫我改诗,我不能改。因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你的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如同你会写自由诗一样,我则对于长短句的词学稍懂一点。剑英善七律,董老善五律,你要学律诗,可向他们请教。  相似文献   

12.
《编辑通论》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通论》序杨焕章广学同志的新著《编辑通论》,是他20多年心血的结晶。书成之后,他要我为它作序。我欣然从命。我很明白,他要我为他的编辑学著作写序,主要不是因为我对编辑学有什么研究,而是因为我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要我与他一起分享劳动的愉快。我原是教...  相似文献   

13.
在红学史上卓有成就的研究家中,王国维和俞平伯无疑是很重要的两位。尽管他们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甚至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乃至错误,但是他们毕竟是站在了时代的前列,给《红楼梦》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勃勃生机,在红学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是具有程碑意义的红学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前者写于光绪三十年,即公元1904年;后者写于1922年,1923年出版。前后相隔近二十年。但是  相似文献   

14.
“我来广东的志望”和“序”文两篇文章,均为郭沫若在广州中山大学工作时所作。“我来广东的志望”虽写于1926年4月22日,却反映的是作者在1月前来广东时的心声。经瞿秋白推荐,郭沫若于3月23日到了广州,出任中山大学文科院院长。他在大革命根据地的广州,一方面受到了革命同志的关怀和教育,另一方面遭到了广州尤其是“中大”文科院腐朽力量的反对。所以,郭沫若到广州1月后,经过亲身的斗争,还是自己来广东时所特的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以英国为首的西资方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这次战争从一八三九年十一月三日(道光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英国侵略军在广州穿鼻洋上首先向我水师开炮为正式开始,至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告结束。关于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史学界的前辈们写出了不少文章和专著。但是,我们发现在有些文章和专著中存在着这种现象:即对人民群众和汉族将士抵抗国外侵略的斗争写得较多,评价也颇高,这是应该的。但对于有些清朝满蒙将士的抵抗却写得极少,有的书避而不谈,有的则全盘否定,斥责他们  相似文献   

17.
韩隆福教授要我为他的<古代历史文化研究>写<序>,还未等我开口,他就说开了:这本书稿实际上是他已出版的<常德楚史文化研究>的续篇,既是他已公开发表、关心古城历史文化和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一些论文的汇集,又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接受政治教育系专题讲授中国古代史的主要论文,同时还是他注重素质教育、力图以历史为主而把文史哲融为一体的实践课程的教学成果.教学论文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认识自我和发展学生创新的能力.他还强调说,很多论文,特别是与哲学相关的论文,我都认真审阅过,并得到过我很多的指导和支持,因而要我写<序>顺理成章,而且"非我莫属".话说到这份上,我就只好勉为其难了.  相似文献   

18.
每当回忆我教师职业生涯起步的第一年,那些地方、那些人、那些事,都令我感慨万分.面对学 生的挑战和职业发展的困惑,我时常感到焦虑,但我逐渐意识到个体和社会活动与文学文本结合之重要与必 要.我感谢入职第一年的教育经历.尽管目前面对着时代的激流,我偶尔感到沉重,但重新激活过往辉煌的 呼声却一直清晰嘹亮地响彻着.  相似文献   

19.
开拓创新自成一家——评《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学》苗菁当前,各种阐述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现象、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专著和小册子是不少的,但是却从没有象近期出版的刘涣阳的《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学》能给我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这部著作以它富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理论建构和...  相似文献   

20.
“红学”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也有了很多规范性的提法,红学史也有了好多部。说起历史形成的所谓各种学派来,更是众说纷纭,但未必都是真正科学的概括,何况历来“红学”出现的种种怪现象,还时有重复和“崛起”。譬如2005年所谓“红楼梦年”掀起的“秦学”及“揭秘”的喧闹,本是沉渣泛起,却在一些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引起了那么狂热的追捧,岂不是当代红学研究的一大悲哀!说句老实话,迄今为止,我仍没有看到,给《红楼梦》以崇高、正确而深刻的评价,有谁超过鲁迅和毛泽东。尽管那场“批判运动”现在经常是某些学者的批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