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严复论     
严复(一八五三——一九二一年)初名体乾,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又改名复,字几道,号瘉壄老人,福建闽侯人。十四岁丧父,家贫,不再从师。时同县沈葆桢初创船政,因考入马江学堂习海军。同治十年(一八七一)以最优等卒业,从军舰实习,周历南洋黄海。光绪二年(一八七六),派赴英伦,学习海军,每试都取得最优异成绩。时洋务派郭嵩焘,任驻英公使,常同他讨论中西学术,和政治制度的异同,深为郭所赏  相似文献   

2.
<正> 杨深秀(1849—1898),原名毓秀,字恬慏,后以字讳光绪帝载湉,改名深秀,字漪春,又曾甩字仪村、漪村、(??)村,漪川、(??)存等。闻喜县仪张村人。深秀出生家道中落的书香之家,幼丧双亲,为其大伯父杨崇烈收养。他十岁即能赋诗作画,十二岁为县学附生,被父老誉为神  相似文献   

3.
近现代工笔画大师于非闇(1889—1959),原名于魁照,后改名于照,字仰枢,别署非闇(一作非厂、非庵),又号闲人、闻人、老非。原籍山东蓬莱,出生于北京。祖辈三代都是清朝举人,以教书为生,因家有法帖、书画、印谱、拓片、缂丝等旧藏,使其自幼耳熏目染,更得祖父私塾指导,诗文谜语,书法篆刻,无一不精。又曾向民间画师王润暄学...  相似文献   

4.
郭长祥 《北京纪事》2016,(2):104-105
罗振宁圆脸,高鼻梁,大眼睛,说话缓慢,性格内向,今年37岁,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70后.她从小喜欢画画,上小学时老师就爱看她画的画,说她有画画的天分,为此给她改名叫振宁,寓意是振住宁静,长大后她又喜欢上画油画.2002年生长在北国黑龙江哈尔滨的女孩来到了北京,又在京城继续走她画油画的艺术道路.  相似文献   

5.
李少一同志: 接到来信及《关于郑圃隐》一文,也看到郭沫若为郑圃隐问题回你的信。你向我打听郑圃隐其人的历史,我和郭一样也不清楚。经请教我校东方史专家周一良教授,知此人在《高丽史》中有传(见《高丽史》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三十)。经检阅《高丽史》本传,知道郑原名梦兰,字达可,九岁改名梦龙,旣冠,又改名梦周。他著有《圃隐集》,圃隐是他的笔名或别号。  相似文献   

6.
刘鹗(1857—1909),原名孟鹏、改名鹗,号云搏,也作云臣,又号缺云,以铁云著称于世。原籍江苏丹徒(今镇江市)。父亲刘成宗(字子恕)在河南做官时,在江苏淮安(今淮安市)购置田产,此后遂定居淮安。刘鹗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父亲是进士,做过翰林庶吉士、编修、道台等职。刘鹗五岁之后,基本上随父亲住河南任所,直到二十岁,才回淮安。刘鹗自幼不爱作八股文章走上辈走的应试的道路。他在兄弟姐妹中是最小的一个,由于性情脱略,不尚规矩,不为母亲、长兄所喜。他只在自由散漫、逍遥放荡的生活中随自己兴之所至,在强烈的求知欲的支配下,猎取广泛的知识。这就钻研了治河、天算、乐律、词章等等。罗振玉在《五十日  相似文献   

7.
齐夫 《中华魂》2013,(5):28-29
山西省灵石县县委书记杨洪为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将当地著名的石膏山改名为“仕高山”,寓意为“凡到仕高山者,无官者可以入仕,居位者可以升迁”。然而,改名后的“仕高山”并没有保佑给其改名的始作俑者,相反,在改名后的一个来月,这位县委书记的仕途戛然而止,他因为腐败被检察机关查办了。在杨洪落马后不久,石膏山景区的开发商很快又将名字从“仕高山”改回了石膏山。(2012年11月7日《法制周末》)  相似文献   

8.
清代桐城方世举有《兰丛诗话》一卷.此诗话本名《梁园诗话》,《诗话》中说:“梁园者,水木清华,余属居也.”后在作者八十五岁时,始经修改、整理,又改名为《兰丛诗话》.其《序》中概括地叙述了此诗话的体系、内容和目的道:  相似文献   

9.
李贽(1527——1602),号卓吾,回族,福建泉州人。他原姓林,由于其家族受到封建统治者的迫害而改姓李,原名载贽,后因犯明隆庆皇帝朱载垕的讳,又去掉“载”字,改名为李贽。 李贽所生活的明代晚期是一个封建社会日趋没落、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农民起义和新兴市民斗争的影响、推动下,他继承和发扬了先秦以来的法家的教育思想,无论在教育部门任职的二十多年还是及后从事讲学著述的二十多年,都不  相似文献   

10.
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其前身是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1939年改名为福建省立医学院。1949年改称福建医学院。1969年,与福建中医学院、华侨大学医疗系合并,成立福建医科大学。1982年更名为福建医学院。1996年4月改为现名。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人  相似文献   

11.
《舟山师专学报》已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出版,刊名《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刊号CN33—1226/04。鉴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与浙江水产学院已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合并,改名为浙江海洋学院,为此,《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学报》与《浙江水产学院学报》将合并改名为《浙江海洋  相似文献   

12.
0岁-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此时期对其开展适宜的语言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0岁—6岁年龄的儿童语言发展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即3岁以前和3岁—6岁。本文只探讨0岁—3岁婴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阐明对0岁—3岁婴幼儿开展言语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介绍几个在婴幼儿言语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举措,方便家长对孩子实施有效的语言教育。  相似文献   

13.
南唐中主李扬(916—961),字伯玉,原名景通,后改名为“授”。他是先主李界的长子,按理说,他的继承父位是不成问题的。谁知,李界似乎并不喜欢他,因此在其继位过程中曾经两次遇到过严重的危机。先是,李界偏爱其二号景迁,再加上权臣来齐丘等也密谋拥立景迁,所以即使李担已被立为太子,但他却不得不装出谦让的样子再三推辞。幸亏景迁短命,在19岁时就一命呜呼,这才去除了李报继位的第一个威胁。但在景迁病故后,李界却又属意于四子景达,意欲传位于他。当李界病重时,曾秘密写信召回景达,欲托后事,这时又亏有一位忠于李接的御医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官方的翻译培训机构开始于明朝的四夷馆。本为东夷的满族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之后,四夷馆被清朝接收,但是,“夷”字被拿掉,又以鸦片战争为分野,先后改名为四译馆和同文馆。改名的背后或者有来自外族的推力,或者有来自外国的推力。然而,持久的推力是国内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运动。因为人民利益才是变革的永恒动力,才是制度文明的落点。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结束刚满十年,镇江又经历了一次长达十二年(1853—1864)的国内革命战争,前五年是太平军占有镇江,屡次打破清军的包围;后七年是清军重占镇江,受到太平军的包围,呈胶着状态,直到天京沦陷,镇江四郊的农民战争烈火才暂时熄灭.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占领南京,29日,建都,改名天京,随即派地官正丞相李开芳、天官副丞相林凤祥,殿左一指挥罗大纲、木一总制吴如孝等率领太平军二万余人,  相似文献   

16.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因生平景仰文天祥及其弟子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原籍昆山有亭林湖,后人又称他为亭林先生。他十四岁时参加当时东南一带的进步社会组织——“复社”。1645年,清兵渡江,南明弘光朝灭亡,鲁王在绍兴监国,要他担任兵部司务,因清兵压境,嗣母王氏绝食死,未及前往,遗命他“毋为异姓臣子”。他在抗清活动中,由于汉奸陷害,几次遭到危险。  相似文献   

17.
胡适论     
(一) 胡适(1891—1962),原名洪騂,后因读严复译的赫胥黎《天演论》中,有“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的话,因改名适,号适之。安徽绩溪人,出身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父传,于一八八一年为吴大潋幕僚,后官至台湾知隶州知州。胡适于清光绪十七年生于上海,后随父至台湾任所。甲午战争之次年,随母返家乡绩溪,不久其父即死于厦门。胡适母亲名冯顺弟。因受丈夫的影响,所以非常注意对儿子的教育。 胡适十四岁(一九○四)到上海,初入梅溪学堂,一年后又转入澄衷学堂,开始阅读严  相似文献   

18.
《舟山师专学报》已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出版,刊名《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学报》,刊号CN33—1226/04。鉴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与浙江水产学院已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合并,改名为浙江海洋学院,为此,《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学报》与《浙江水产学院学报》将合并改名为《浙江海洋学院学报》,分人文科学版与自然科学版公开出版。两者均为季刊,于每季度第3个月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9.
章炳麟(1867——1936)字枚叔,浙江余杭人。后因仰慕清初学者顾炎武的为人,改名绛,别号太炎。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逐步地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时代,同时也正是中国人民为推翻封建统治与帝国主义压迫,一次又一次地进行革命运动的时代。这种客观形势,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思想同行动。 太炎幼年从他外祖父朱左卿读书的时候,就听到了关于明末清初的大学者王船山、顾炎武两人关于民族思想的言论,因而就种下了排满思想的根。后来他又读了《明季稗史》十七种,因而这种思想就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狱中答新闻报》《民国光复》  相似文献   

20.
三改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名之风甚盛,不少人易名“卫红“、“永红“、“向东“等。有一骆姓名富者,觉得“富“字不妙,富者,资本主义也,遂改名为“骆振“。有一次,军代表在干校找骆振,翻开花名册,直呼“骆才辰“,骆振失色,“富“字已刺耳,“才辰“与“财神“同音,尤其露骨,忙纠正:“我的名字不是才辰,是振,振兴中华的振。“军代表说:“振字距离太开,我以为是才辰呢。“过后,骆振,为免又被人叫做“财神“,再改名“骆赋“,他想,这个“赋“,万一又被拆开,也是贝武二字。有一天,骆赋到干校附近镇医院看病,当时不少当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