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燕利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3):69-71
中国古代有着极其丰富的体育文化积淀。就体操而言,导引术即是古代中国人在体育运动方面的一项伟大创造,其始作俑者虽非道教,但道教在导引术的传存方面功不可没,五禽戏之类导引术能流传至今,就有赖于《道藏》的载录。无论是在道教外丹术占主流的唐末五代之前,还是在其后的内丹术占主流时期,导引术在道教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创新。导引术素有养生之长,对现代竞技体育运动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诗词的教与学,一直是语文教学者、研究者和古典诗词爱好者不断探讨和研究的话题.在此,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具体的教学实践,总结为“九字法”教学,即“说”“释”“读”“想”“论”“画”“唱”“比”“改”.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古典园林与古典诗词之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典园林与古诗词均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瑰宝 ,园林艺术是所有艺术中最复杂的艺术。园林艺术是文学、绘画、建筑、雕塑、书法、工艺、美术等艺术门类与自然相融合的一种独特艺术。古诗词是中国文人所独有的一种内心表达 ,两者均为艺术 ,相通点就是意境。 相似文献
4.
臧新明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7(1):38-41
现代“写生”一词的基本概念和语意应该是众所周知的。从《现代汉语词典》里查“写生”一词可知:“[写生]对着实物或风景绘画:静物写生/室外写生。”从日本较为普遍使用的《广辞苑》里查“写生”一词可知:“しゃせぃ[写生]按景色或事物的原样儿移写。取客观描写为主的态度。”由以上社会广泛认可和使用的词(辞)典的内容来看写生一词,中国和日本的现代语义大致一样,这即是当今“写生”一词所包含的普遍语义。 相似文献
5.
程郁缀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6):62-69
人们对于传世汉籍的译解和诠释有一个大致相同的地方,即为今所用、为己所用。中国古典诗词译解方法亦秉持这种态度。就个人积年研究所得,大致有以下四点见解奉献给读者:一、在译解诗词时,要准确理解字句词汇的本义或引申义,对于字词的多义性尤要审慎辨析。二、在译解诗词时,要准确把握诗词中意象的特色,正确地领会诗词中典的含义。三、在译解诗词时,必须把握诗词的文体特点,既要细细梳理其篇章结构,又要细细体味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脉络,从整体上把握好全诗的抒情特质。四、在译解诗词时,力求知人论世,搞清楚诗人写作诗词的背景,包括社会环境和个人遭遇等;同时也应积极以意逆志,尽量揆情度理,以合理的联想进行合理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诗歌中“生命意识”的内涵与泛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8(6):17-24
富于实用理性精神的中国文化传统,以博大深沉的生命意识为其重要内涵,既有对人格理想、功业抱负的追求,也有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慨叹.这体现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就引发出许多感人肺腑的作品,既有哀伤孤独的基调,也有慷慨激昂的乐章.同时,生命意识在古典诗歌中,还产生了重要的泛化现象,即以侧面的渲染和间接的传递,渗透到怀古诗、饮酒诗、山水诗等类型中,形成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刘祎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43-53
假山营造之"法"根植于审美认知,其生发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巨大影响.在初盛唐、中晚唐、北宋末年以及晚明四个历史时期,由于社会文化思潮的变迁,催生出新的自然观、哲学观与价值观,并通过审美观的更新使假山在营造体例与外部形态上产生了新的内容.但是,这些新思想的出现并非是对旧观念的简单取代,相反,新旧假山营造之"法"或以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歌之美感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嘉莹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08-115
古今中外,诗歌都注重形象与情意的结合。西方的文学理论更注重表达的技巧,把形象与情意的关系分别得非常仔细,像明喻(Simile)、隐喻(Metaphor)、转喻(Metonymy)、象征(Symbol)等。而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在于兴发感动的作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就很好地概括了中国诗歌形象与情意之间的这种关系。中华古典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特质就是诗歌的感发生命,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的宝贵特质,也是中国诗歌最美妙的地方。吟诵是得窥中国古典诗歌之美的重要法门。 相似文献
9.
“气”是古代中国人探索宇宙和人类社会所得出的最终结论 ,被中国人视为生命之本。中国古典悲剧中团圆结局现象正是“气”理论影响的结果 ,它使中国的悲剧在形式上有别于西方 ,但两者的悲剧价值是相当的 相似文献
10.
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有相似之处,如对情景交融与精炼简洁的语言的强调.但是由于历史、文化及语言等因素,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又有不同之处.本文试图从诗歌形式、创作技巧、语言特点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探讨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杨雅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70-76+116
关于汉语新诗之“古典性”与“现代性”问题的讨论,自新文学初期就已开始。“古典”即意味落后,“古典性”与“现代性”相对立等论调,随着新诗获得普遍认可后便逐渐销声匿迹。但对这两个命题的讨论,却一直延续到当代诗歌批评中,并逐渐成为较核心的诗学问题。虽然诗论者们对“古典性”与“现代性”的定义及延展各个不同,但也往往会将其并举,认为两者原是摆脱“平庸”的不同法门,而很少会在两者间建立严格对立的关系。自1980年代末以来,批评界秉承着推动诗歌创作发展的宗旨,热衷于讨论在古典诗词中发掘现代性以及在现代诗中激活、重续与转化古典资源的可能性,据此提出了“新古典主义”“古典现代性”等力图熔铸古今、打通中西的诗学概念。 相似文献
12.
押头韵是维吾尔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传统起源应该很早,最为可靠的依据是漠北回鹘汗国的诸多碑铭。高昌回鹘汗国的诗歌较好地保留了押头韵的传统,在喀喇汗王朝时期的维吾尔诗歌代表作中,《突厥语大词典》中许多诗歌依然使用头韵,而《福乐智慧》则因为借鉴阿拉伯一波斯文化而特别重视脚韵,较少使用头韵。稍晚的《真理的入门》恢复使用了头韵,大概是维吾尔族诗人模仿波斯一阿拉伯诗歌韵律,又结合本民族传统所创造的新的诗歌押韵方式。但是,随着波斯一阿拉伯文化影响的深入,头韵传统在文人诗歌创作中渐渐变异,因而渐渐罕见,仅仅在民间流传的诗歌艺术中偶然可以看见。 相似文献
13.
牛月莹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69-171
演唱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艺术歌曲是声乐表演艺术的一个难点。文章作者分析了造成学习困难的症结原因。从中国历史和传统美学的角度给出了穿越古今时空的路径。论述了中国古典诗词追求意境、讲究典雅、崇古尚古的美学倾向对演唱用古典诗词作曲的艺术歌曲的影响,探讨了中国古代诗歌、音乐因地域、民歌和时代风格的演变对演绎中国艺术歌曲的影响,尝试给学习者配制一把演唱这类中国艺术歌曲的钥匙。 相似文献
14.
王新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8(2):23-28
文章明确提出中国古典喜剧的终极关怀是生命的成长这一命题,与西方否定性喜剧相反,中国古典喜剧基于对生活的肯定,其基本类型是贬恶扬善、畅想“团圆”和微言刺上.哲学基础与审美形态是圆周性思维与评判式冲突,在“团圆”之趣中表现出顽强性与顽固性的抗争,唱出正义战胜邪恶的“生命”之歌. 相似文献
15.
张鑫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97-99
中国古典绘画以线为主要的造型手段,形成了东方主义的绘画特征。以线为造型手段使中国古典绘画具有模糊深度空间的特征,形成介于写实和抽象之间的独特空间感型,达到韵律感和生命感的传递。 相似文献
16.
李秀卿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6):159-162
芥川龙之介有强烈的古典中国情结。这主要表现在他对古典中国的怀念和对现实中国的漠视。这种情结是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所无法比拟的,深刻地显示了中国古典文化对他深入骨髓的影响及他与同时代作家个性上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17.
林岚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2):129-133
从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音象美在英译中再现的必要性入手,以英译唐诗、宋词为例,主要探讨了中诗英译中原诗音象美的英译策略,倡导在诗歌的翻译过程中,应该尽量保存原诗最显著的风格,努力顺应西方当代诗歌的审美要求;与此同时,应该慎重选择理想的诗歌译者,使译作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杨景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6)
20世纪的新诗名家,大都有着深厚的古典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这些新诗名家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现身说法,坦承自己新诗创作与古典诗学的密切联系;另一种是虽未明确表述过自己对古典诗学的纵向师承,但其新诗创作得力于古典诗学之处仍斑斑可见.关注新诗名家与古典诗学的承传关系,对于打通中国诗歌史、提升新诗创作和理论批评水准、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诗学体系均有补益. 相似文献
19.
刘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00-101
本文通过阐述托尔斯泰与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关系,旨在批判继承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不重蹈西方现代社会人文精神失落的覆辙。 相似文献
20.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3):74-79
作为知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张岱年一以贯之地坚持中国古典哲学存在的合法性,并认为应当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进程来建设符合时代特征的中国哲学精神。他从语义学层面和人性论层面出发,揭示了本民族传统思想与一般哲学的内在关联,又结合社会现实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总结了旧有观念里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对张岱年而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是创新中国古典哲学的最优范导,只有诉诸二者之间的对话与会通,本民族固有的精神资源才能在当下获得一种新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