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山西老年》杂志约我写篇著名作家二月河父亲的专访。 如果要写二月河,那是没问题的。我与二月河是多年的老战友。我俩曾在一个工程团当过兵。一起开山放炮打山洞,一起写材料搞新闻报道。他的故事一串一串,写都写不完。 而对二月河的父亲,则知之不多。我只知那是位1937年参加革命,1948年南下的老干部,打过仗,剿过匪,当过县武装部政委,今年82岁,已按副师职待遇离休。若要  相似文献   

2.
这就是爱     
仁斌  洪峰  mari图 《新少年》2010,(1):10-11
翰墨小学的孩子,大多居住在凤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每天,他们都能看到城外的青山和穿城而过的小河。当大雁排成行追逐着白云飞过蓝天时,他们的父母也该背起行囊远走他乡,外出打工了。在离开父母的日子里,许多孩子心野了,调皮胡闹再也不怕有人管教了。也有的孩子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了,否则,他们怎会一走就是一年半载不着家?这些孩子心中备觉失落,学习时也无精打采。  相似文献   

3.
唐浩明、二月河是当代历史小说创作的两位突出代表,理论界对两者历史小说的批评一般停留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和雅俗定位上,缺乏针对性。笔者认为唐浩明、二月河的创作都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与河东风土的"重实轻名",是使唐浩明与二月河的文学作品在创作动机、艺术品位等方面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父母这个称谓首先就意味着一种责任,为人父母既是自己选择的结果,又是一种对象性的角色。因为你只有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你才成为这个孩子的父母;如果你没有孩子,无论你年龄有多大,你都不能算是为人父母。一旦你成为一个孩子的父母,这个角色终其一生都不可能改变。选择做父母,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中国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相似文献   

5.
童卉欣 《可乐》2010,(2):19-19
某杂志编辑想请二月河写篇随笔,第一次打电话去,大谈自己和家人对他作品的崇拜,然后抛出真实目的,可是被二月河拒绝了。  相似文献   

6.
孙燕 《社区》2010,(24):13-14
不和父母居住在一起也会有矛盾?当然会有。例如从电话中、亲友的口中,得知家中出了你认为不太“对头”的事情,于是马上就向父母“开炮”,也许你是好意,但听者却未必这样认为;如果你将孩子寄养在父母处。在养育孩子的方式上,你与父母的看法可能更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凡做父母的都疼爱自己的子女,有哪一个父母不是在望子成龙?至于孩子能不能够成龙,则不决定于父母的主观愿望,而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家教的重要作用,就在于能够对幼儿施加影响,为其今后成龙创造条件。因为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将来长大成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渡过,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其影响特别深刻;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环境的熏陶,都要给孩子的幼小心灵打上很深的烙印。哪怕孩子将来迈入古稀之年,对童年的生活还会清晰在目,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父母为孩子用心良苦,处处为孩子着想,而许多孩子却不理解父母,认为父母与自己有代沟,有的甚至仇恨父母.父母永远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理解他们,用感恩的心去拥抱他们。即使与父母意见不合,我们也应采取正确的方法来与父母沟通,不该让他们伤心。  相似文献   

9.
木梅 《社区》2013,(11):23-23
坦诚地告诉自己的孩子,他的某个亲人即将永远地离开。不避讳,不掩饰,让孩子知道当下的真实状况,直面现实。这是我在法国卡仰大学交流学术期间见到的贾斯汀教育子女的一种方式。据他们介绍.在法国几乎每对父母都是这样做的,他们认为大人不应该剥夺孩子哀伤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孩子与父母     
宣金学 《社区》2013,(22):63-63
最近发生的几则新闻故事,天南地北,毫无关联。但若把它们串在一起,你会发现,它们记录了一个孩子的出生到长大,以及父母的青春与老去。未必所有孩子与父母的人生轨迹都可以浓缩在这三个故事里,但是从中你可以看到几乎每一个孩子与父母的影子。  相似文献   

11.
当孩子考试出现失误时,父母是什么态度?孩子们对父母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想法?下面这20余名孩子所表达的话语代表了很多学生的心声。孩子的想法肯定有不成熟的地方,需要父母、老师的引导,但我们成年人也需要检讨自己的行为。希望这些孩子的心里话会对父母有所触动。由于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留下自己的姓名,所以,我们只是把这些孩子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话进行了归纳,但足以让大家了解他们对父母的期望了。  相似文献   

12.
自卑与自负     
朋友的孩子考试后,怀疑自己成绩不理想,后患上严重的忧郁症。 据孩子父母说,其实他一直都在比较,所有的阴影,都因比较而来。比较导致自卑。越比较,越自惭形秽,样样事情变得杯弓蛇影,就算再有尝试的机会也裹足不前,士气、勇气、志气皆化为乌有。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10,(7):36-39
父母都对孩子宠爱备至但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那父母究竟该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才能让孩子把学习变成自愿自觉?这些传统文化的经典穿越了历史沧桑,至今仍在教育孩子方面起到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庭和睦,姐弟的感情也非常好。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对孩子的教育很严格,要求我们姐弟尊敬师长、宽容谦让、勇于承担责任……记忆中父亲工作很忙,经常加班加点,当然也常常被评为先进生产者。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也的确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之道。  相似文献   

15.
章睿齐 《社区》2010,(18):54-55
心理学家和医学专家发现,不少孩子的心理问题跟家庭有关系,孩子们的疾病是他们的家庭不健康的一个身心方面的结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的好坏以及态度是否一致,父母本身的素质和修养如何,父母关系的好坏,以及家庭结构是否稳定,是儿童心理问题中最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赖少芬 《社区》2008,(24):28-29
为赶“金猪宝宝”、“奥运宝宝”的好兆头,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在这两年升格为父母。消费观念超前的年轻父母们在育儿上也崇尚“名牌”和“高品质”,为了孩子不惜一掷千金。许多商家从中觅得商机,带动育婴经济呈现高端化倾向。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估计大多数年轻的父母都没有细算过,不过,科学地看待养育问题,对宝宝来说,花钱越多并不一定越好。  相似文献   

17.
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永远长不大。所以,很多父母从小就无意识地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利,包揽了孩子的一切事情,以致孩子从小就缺乏自主意识,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先推给父母,让父母帮自己拿主意。显然,这种情况,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爱子之心人皆有之。聪明的父母,在孩子懂事后,孩子自己的事,应该尽量放手让他们自己做主,使他们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相似文献   

18.
正孩子是现在我们每个家庭围绕的主题,说起孩子,家长们都有聊不完的话题,仿佛遇到孩子的事都成了天大的事情。从十月怀胎到牙牙学语,从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大人,孩子带给我们太多的欢乐,也带给我们许多难题。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父母这个学堂里也在不停地学习和进步,真不知道是我们教会了孩子还是孩子教会了我们?  相似文献   

19.
贾慧 《新天地》2011,(11):345-346
记得一位英国教育学家说过:“幸福美满的家庭犹如港湾、沃土,畸形的家庭则犹如染缸和腐蚀剂。”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撬动地球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好的家庭往往伴随着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坏的家庭往往给孩子负面影响。无数事实证明,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二月河、唐浩明、凌力等人的历史小说,近年来之所以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创作实践中,对历史文化传统既有眷恋认同和不割断不颠覆的一面,同时又有突破和创新的一面。无论是他们探索的建设性还是局限性,对于当代文学创作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