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仁杰  赖臻 《百姓生活》2011,(10):14-15
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北京市“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历经3年探索和实践,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实现了“小需求不出社区,大需求不远离社区”的愿望。“服务圈”目前不仅在城区迅速推广,还将逐渐向城乡接合部、远郊地区和农村延伸。  相似文献   

2.
刘智勇 《社区》2014,(31):31-31
为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河南省新郑市依托网格化管理推进社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实现各项便民服务全覆盖,使社区居民不出社区就能满足最基本、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需求和服务。  相似文献   

3.
李向军  姚广 《社区》2012,(24):25
山东省滨州市为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格局,增进城市居民幸福感,带动全市社区服务功能整体提升,推出了"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全市22个试点社区各项工作已全面铺开,服务模式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形成制度加大力度服务居民是社区的最基本功能,也  相似文献   

4.
沈黎明 《社区》2011,(16):50-51
近日,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在全区24个街道、148个社区,逐步形成以社区居民生活区为圆心,以居民步行一刻钟距离为半径的,“一刻钟社区服务圈”。  相似文献   

5.
李向军  唐兵 《社区》2012,(12):14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积极开展城市社区"便民服务圈"建设工作,以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为导向,努力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  相似文献   

6.
李向军  唐兵 《社区》2012,(18):14-14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积极开展城市社区“便民服务圈”建设工作,以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为导向,努力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  相似文献   

7.
黄贤云 《社区》2010,(25):25-25
近年来,天津市海滨街道办事处各社区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坚持把社区居民的需求作为社区服务的内容,社区居民满意作为社区服务的标准,以解决居民生活困难和不便、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工作方向,真心实意为居民办实事。  相似文献   

8.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对于社会需求的关注日益重要,社区作为最直接接触居民需求的行政单位,其能够提供的社区服务也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社区服务模式停留在经济帮扶和便民服务,已经难以满足居民日渐增长的需求,新型的社区服务模式不仅关注社区居民的生存需求,还关注居民的心理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并以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组织作为服务的连接者,实现社区的自治互助和关爱增能。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加速转型,不同社区的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的差异性日益凸现,传统的"一刀切"的社区服务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社区的居民社区服务需求之不同,开展不同模式的社区服务,成为目前深化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浦东新区售后公房及中低档商品房社区的深入调研,了解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与当前社区服务提供之间的差距,发现现行社区服务缺陷与不足,进而探索在此类社区中社区服务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历琴 《社区》2010,(22):30-31
近年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绥芬河镇友谊社区以服务群众、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为宗旨,建立了以志愿者为主的社区服务网络,提出了打造“515为民服务圈”。“515为民服务圈”以社区为轴心,以15分钟行程为半径,为社区居民发放“便民服务卡”和“爱心救助卡”,公布了社区和服务网点热线电话,畅通24小时诉求渠道,谁家有困难,只要一个电话,15分钟内志愿者就会赶到。  相似文献   

11.
杨炳珑 《社区》2009,(31):14-15
社区服务——和谐社区建设的核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也就成为社区的基本功能。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振 《社区》2010,(16):23-23
近年来,福建省在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社区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大力拓展现代信息技术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广泛应用,不断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加快实现社区管理信息化、社区服务信息化、小区智能化和家庭信息化。  相似文献   

13.
按照社会学的抽样调查方法,笔者从武汉市13个区中选取了4个区的9个社区作为样本,就社区服务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社区服务存在的困境表现为三对矛盾,即:居民需求的多元化与供给机制单一的矛盾,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与社区服务资金短缺、社区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社区需求的多元化与政府供给同一化的矛盾。其中,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与服务供给不足是主要矛盾。困境一:机制单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群体的不同决定了居民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和居民求助记录的分类汇总可以看出,目前社区居民需求涉…  相似文献   

14.
需求导向的社区服务发展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福利性和商业性二元属性集于一身的状况使社区服务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实践中的社区服务往往过分商业化而偏离了其福利属性,应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定位社区服务的性质,同时从社区居民需求出发,将社区服务分为社区福利服务、社区公共服务、社区专业服务.在此分类基础上发展社区服务的多元化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冯呼和 《社区》2014,(25):14-14
在新的形势下,实现社区服务有效供给必须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区治理改革的部署要求为指导,努力构建以社区服务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为前提,以建立专业化社区服务队伍为支撑,以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的社区服务机制为保障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社区服务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的全覆盖,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社区服务,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6.
谭旭东 《社区》2013,(7):10
山东省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针对莱西市提出的"建设15分钟社区服务圈"的要求,推动社区服务上台阶、上水平,研究推出了居民热线服务网、社区服务网、机构服务网"三网联动"的社区服务新模式。电话铃一响好事自然来"您好,这里是永兴街社区服务中心,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伴随着接线员甜美的声音,社区居民开始接受星级社区服务。水集街道办事处在辖区内19个城市社区居委会全部开通了社区服务热线,将热线电话号码通过报纸、宣传纸、墙报、电视等公之于众,  相似文献   

17.
蒋爱群  郑飞 《社区》2005,(2):24-26
为了解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和对社区工作的态度,针对他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开展工作,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办事处委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在其所辖的14个社区进行了“居民社区服务需求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社区居民对各类社区服务的需求及解决需求途径的偏好;居民对社区服务的了解,对现有服务设施的使用率、满意度;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评价和参与意愿等等。  相似文献   

18.
社区服务在我国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时至今日,我国的社区公共服务、社区商业服务和社区互助服务都正面临着各自的发展困境。究其原因是由于传统的社区服务体系中缺失了非常重要的两环——“诉求表达”和“评价监督”。因此,有必要建构一种基于“自主的社会领域”和“扁平化的社区服务平台”,有助于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众包”能量,让社区居民充分参与其中的新型社区服务体系。以此来适应社区居民不断延伸的需求“长尾”,进而实现面向实际需求的社区服务资源整合并提供随需而变的社区服务,真正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曹传柳 《社区》2004,(7):16-16
社区服务与社区直选像两个车轮,拉动着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形成人人关注社区、人人参与社区的良好氛围。社区服务让居民更关注社区社区居民对社区居委会的关注度,很大程度取决于社区居委会是否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只有提升社区服务,才能使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居民之间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才能使社区居民感受到社区居委会的存在,从而更多地关注社区居委会的建设。社区服务不到位,居民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不满意,也就不会关心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而加强社区服务,他们就会关心并热爱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并对社区服务进行深层次的思…  相似文献   

20.
孟冉 《社区》2011,(20):18-19
北京市东花市街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强化一刻钟服务圈创建工作,形成有效的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公益服务机制,使一刻钟服务圈成为辖区居民的"宜居幸福生活圈"。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完善政务服务东花市街道面积2.02平方公里,目前有常住人口52838人,设有八个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