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形势下,由于各地改革的条件和深度不同,经济发展的基础不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出现了不断拉大的状况。就是在一个省(自治区)、地(州)、县范围内,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经济发展上,一般也出现差距拉大的趋势。究竟应当怎样看待当前出现的“差距拉大”的问题呢?目前,这个问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而沿海地区的发展更快的情况下出现的。据统计,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  相似文献   

2.
当前,针对东西之间差距正在拉大的“马太效应”,很多学者纷纷提出“两步论”、“梯度论”、“反梯度论”和“多层次波浪式的发展论”等对策。①幅员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落后、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拉大的现状以及上述种种对策理论及其它一些调查研究的报告都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我们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做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心理的历史与现状还缺乏科学的正确认识,对西部民族地区在奔向现代化的历史征途中也还缺乏既有事实根据又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目标与构想。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这几年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差距总的说来不是在逐步缩小,而是在不断拉大。这个问题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为此,我们访问了费孝通教授,请他谈谈自己的看法。费老欣然作答。他说,这个问题大家都已感觉到了。汉族温饱问题多数已经过关,一半人已经开始富起来,三分之一比较富了。可是少数民族在贫困线下的比例比汉族大得多。这种局面,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刍议杨成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差距拉大的问题。怎样认识这一差距,如何控制和缩小这一差距呢?本文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差距拉大现状及原因习惯上,人们...  相似文献   

5.
一、西部大开发中的风险投资环境受西部地区自身条件的制约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向落后于东部地区。改革开放后 ,东部地区利用优惠的政策 ,加上自身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迅速扩大。东部地区率先改革开放以及相伴随的经济快速发展 ,对我国总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提前实现第一步发展战略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东西差距的不断扩大不但不利于全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由于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 ,其少数民族人…  相似文献   

6.
改革10年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地区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民族地区之间的差距有所拉大。今天,当基本完成四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部署,向第二战略部署建成“小康水平”迈进时,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比例还很大,脱贫致富的面还很小。就我省来说,到1988年只完成了30%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任务,还有70%急待脱贫。面对严峻的现实,少数民族急需自我变革,自我发展,自我繁荣。而自我变革和发展的活力,取决于他们同别的民族的交往程度。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它“取决于每一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程度”。  相似文献   

7.
一、充分看到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提高对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从1994-2004年,我省安排到民族地区的扶贫资金就达38亿元,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220万人减少到了2004年的49.55万人。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事业以及群众生活状况等,与全省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加快改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任务还很艰巨。一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任务还很重。全省17个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和总人口分别占全省的17.8%…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经济建设是重要的一环,而领土面积占百分之六十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这一环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大多聚居边疆,地大物博,国家现代化离开它是不可想象的.目前的现实是,少数民族地区虽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由于历史原因,在经济上仍然大大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差距也在日益拉大.在我国的近7000万少数民族中,有1500万人的温饱问题还没解决,如果除去城市的600万,这个数字就很可观了.总之,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那么,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缓慢的症结何在?如何利用现代科学理论探讨民族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从唐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中原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茶马贸易,是全国各大经济地区之间闭锁状态被日益突破,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之间经济关系日益发展,民族关系日益密切的具体表现.唐宋时间,这种贸易还是比较单纯的经济活动,并出现了由官方贸易向民间贸易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同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大趋势是一致的.但是明初,朱元璋却把茶马贸易纳入了政治的轨道,把它变成了从政治上分化、控制一定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手段,于是有金牌信符制的出现.茶马贸易被国家垄断,民间贸易遭到禁止,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交流通到了人为的障碍而不能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三、当前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加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民族间、地域间的发展差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差距,是历史上形成的。建国以后,党在1953年就提出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文化,逐步消灭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事实上...  相似文献   

11.
王传习 《民族研究》2004,(3):103-104
党的十六大报告已经明确规定了未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以更快的速度加快缩小日益扩大的地区发展差距,而加快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重点和难点又在于如何加快缩小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温军博士的研究专著《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一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4年1月出版) ,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如何加快缩小发展差距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思路和政策背景。(一)问题与背景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据lop年统计,全省总人口495.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1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2.8%。全省共建立6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人口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8%;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以上。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加速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尽快缩小与发达省区经济差距不断拉大的距离,已成为民族地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民族自治地方要尽快地发展经济,经济自治权的落实和完善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拟就…  相似文献   

13.
<正>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的发展,实行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这标志着我国的区域政策已从“沿海倾斜”战略进入到了一个以“区域协调”求发展的新阶段。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东西部差距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东部地区主要是汉族聚居地区,西部地区基  相似文献   

14.
从美国的工业布局西移谈我国西部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改革使我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的同时,也使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的历史充分证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这项制度的实行,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各少数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和进步,边疆民族地区及各少数民族与内地和汉族之间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大大缩小了;各少数民族都能够在自治地方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并且有了平等地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全国各民族更加团结,国家空前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是因为新中国建立以来,这项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已经九年了,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少数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国各民族已经结成了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跃的向前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就要求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新的词汇来确切地表达和反映这种新事物的概念。由于过去各少数民族的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锦州市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地区,有34个少数民族、85.5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8%,有26个民族乡、6个享受民族乡镇的镇,占全市乡镇比例的40%。 多年来,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与非民族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锦州市民委进行了多方探索,培育了北宁农民协会等典型,为全市民族乡镇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发展是不平衡的,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把西部地区的经济列为新世纪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抓紧研究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他还强调:“从现在起,这要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  相似文献   

19.
“七五”期间,民族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呈拉大的趋势. 对于这种差距,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高度重视.这种差距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差距,而不是私有制条件下的两极分化的差距.它是前进中的差距,具有可调节性.只要我们采取有力措施,这种差距是可以逐步缩小的.从经济  相似文献   

20.
文化教育事业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历史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日益加大,而且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协调上也暴露出了相当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既是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得以顺利有效实施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