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文选》中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要特别注意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强调尊重教师”。“要确实保证教师教学活动时间,要关心他们的政治生活,工作条件和业务学习”。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不仅充分肯定了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对办好学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准确地抓住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整个链条中的最主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浅谈高校确保教职工主人翁地位的措施左玉亭高校教职工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学校的主体。,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要特别注意调动教育工作者的积极...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教师的需要与积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无产阶级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在我国科学文化发展、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中,承担着教育学生、培养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指出:“改革教育体制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最关键的是要调动教师的极积性。”然而,近几年来,特别是现在,出现了不少教师“厌教”,“弃教从商”和“出国  相似文献   

4.
试谈青南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穆殿春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陈云同志也讲到,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小平和陈云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师...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建议社会主义培养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就十分中肯地指出了教师在学校整个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领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而艰巨的职责。学校是育人的园地,教师是育人的园丁,一个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这就需要我们每个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早在一九七八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为了发挥教师的这个关键作用,八六年《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要求:“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要着重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明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崇高职责。”这就把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和内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脚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在教职工中占的比例最大,而且处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是学校中心工作——教学的具体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教师的思想品格、言谈举止、态度仪表,自觉不自觉地直接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因此,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一所学校办好,学校领导人必须遵循正确的方…  相似文献   

8.
历史唯物论认为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学校管理工作本身是一种社会活动,所以学校的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的谈话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对象的诸因素和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靠人去掌握和推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管好人就能管理一切。所谓管好人就是千方百计调动人的积极性。因此,学校一切管理工作都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9.
提高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管见蔡民廷教师是办学的主力,是教书育人的中坚力量。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品质作风如何,对学生有...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吴一平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阐明:“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  相似文献   

11.
如何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投身到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促进学校发展的工作中去,是新时期高校管理者面临的一个常规性但又十分重要和关键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正确看待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并合理解决教师的需要;为什么要重视教师的精神需要、处理好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两者的关系;怎样通过思想教育工作来满足教师的需要,达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等问题,展开了一定的阐述,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迎来了第22个教师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此时此刻,我们倍感教师职业的神圣、光荣和伟大。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没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一论断高度评价了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江汉大学广大教师献身教育事业,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忠于职守,辛勤工作,默默耕耘,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  相似文献   

13.
调动高校教师积极性应注重精神激励戴友夫充分调动高校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同实现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大目标,这是高等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所努力追求的客观效果。改革开放以来,高等院校强化了激励机制,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建设学者型师资队伍的设想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为迎接21世纪严峻挑战,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都分别提出“加快青年教师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试论教师道德修养的心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智慧的开发者,他们承担着把青少年一代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任务。人民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启迪青年一代智慧,塑造青年一代灵魂的工程师。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工会是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密切配合党政搞好教书育人、管理有人、服务有人工作,是《工会法}}赋予教育工会的职责,是党对教育工会的期望和要求。本文就高校工会在教书育人中的地位和途径谈点粗浅的认识。l教育工会在教书育人中的地位1.习教育工会在教书育人中的地位教书育人是学校党、政、工的共同任务。教育工会承担着教书育人活动中的群众工作,开展各种有益于椎动教书育人活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必要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又红又专的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道德观念的传播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社会职责.邓小平同志早在一九七八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充分说明,教师的劳动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学校是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基地.要把当代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不仅肩负着教书的重任,而且担负着育人的使命.育人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系统的工程,必须依靠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齐抓共管.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在高校的育人工作中教师要挑起重任.同时,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在育人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等院校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要创办一流的大学,就必须具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的教师队伍。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教研室是学校教学的基础部门,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教学研究和科研。教研室的职责包括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执行教学计划、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从教研室师资队伍建设做起。一个…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金钱的作用日益明显,它不仅是经济领域中的问题,而且已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金钱的作用大大地调动了人们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又使一些意志薄弱者被推上了党纪国法的审判台。因此,本文把金钱观提到了一个高度,即过不了金钱观就不会有正确的世界现、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