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龚伽萝 《阅江学刊》2022,(6):68-83+169
《巴黎协定》第六条实施细则为继承并发展《京都议定书》创设的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提供了规范基础。实施细则以《巴黎协定》“全球共同面对气候变化问题”为根本原则,强调促进国际碳交易的共同性与公平性。缔约方围绕提升国际碳市场的减排效力、碳市场如何助力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京都议定书》遗留碳信用的过渡达成了初步共识。国际碳交易活跃度将大幅提升,并产生正面的经济和技术溢出效应。结合国际碳市场建设的实践,缔约方真正执行细则中的相应调整机制、全球碳排放的全面减缓功能和份额收益原则仍将面临实质性的政治阻碍和技术壁垒,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碳市场受阻,中短期内国际碳市场缺乏多边主义的共识。缔约方需继续强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全球气候治理的顶层设计,争取在更高的气候目标下实现区域碳市场谈判的重大突破。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碳市场的构建和运行,基于国情加快完善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警惕国际碳市场成为发达国家的单边主义工具,切实维护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利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绿色信贷、为碳交易提供中介服务等方面,与成熟市场相比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相对于国外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上,建议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联合推动的方式积极发展碳金融业务,大力推进碳金融产品,积极开展创新担保模式、融资租赁业务、低碳产业保理业务,着眼于国家层面的碳排放权定价制度的建设,积极投身于碳排放权交易二级市场的建设,进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现“碳中和”目标意味着一场环保理念与制度供给的系统性变革。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工具,全国碳交易市场已启动两年之久,如何从地方试点体系迈向全国统一碳市场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需要处理好“央地双轨制”的体制现状,平衡好价值正当与发展现实、国家建构与地方探索、环保公益与个体获利之间的价值关系。借鉴欧盟体系化的建设思路以及美国区域碳市场的整合经验,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统一性建构,应当从完整的立法逻辑体系、明确的碳交易产品的法律属性、统一的碳配额互认与标准化合约机制等方面来搭建区域链接的基础,改变部门间碎片化的监管体制和信息披露形式,渐进式地推进“双轨制”碳交易体系变革。  相似文献   

4.
碳排放配额制度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法治保障。但鉴于央地相关制度安排与实施存在规制错位与缺位、规制过度、规制重叠等问题,尚待加强“目的-手段”关系理论指导下的理性分析。在比例原则的检视下,前述碳排放配额制度的系列规制问题主要源于“自上而下”强制型或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建构模式,欠缺对规制手段适当性、必要性及均衡性的充分考量。碳排放配额制度的法治优化可从以下三方面重点展开:一是坚持配额覆盖的共同原则与时空分配的区别原则;二是提升事实认定科学化与价值判断民主化水平,科学贯彻风险预防原则;三是加强碳排放的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互动,并在未来《环境法典》等相关法律中强化涉碳制度间的均衡协调,以促进碳排放规制目标与制度体系的融贯。  相似文献   

5.
王星 《社科纵横》2014,(4):34-37
低碳经济催生了碳排放权交易的迅速发展,碳排放交易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统一的碳排放权会计的核算方式。本文将碳排放权资产按企业持有目的不同分为自用和出售两种,针对不同的情况企业应该采用不同的会计计量方式。同时提出了三种碳排放权资产信息的披露方式,以期对碳排放权会计实务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陈瑶  许敏 《学习与探索》2023,(4):119-127
城市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碳减排责任的差异,城市间的碳排放评估可以定量解释城市群环境公平的差距。基于泰尔指数和LMDI指数分解法,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考察了2011—2020年碳排放视角下我国城市群环境公平的差异,并对造成环境公平差距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不公平差距正逐步缩小,环境不公平状况逐步改善;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各省份碳排放不公平的差距也逐步缩小,但省份间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影响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不公平的关键因素存在异质性,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和工业产业结构优化降低了长三角城市群总体碳排放不公平差距,但城市间的人均收入差异仍然是碳排放不公平差距缩小的重要阻碍因素。当前,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不公平差距虽然呈逐渐缩小的趋势,但是在制定碳减排政策时仍应考虑城市层面的碳排放不平等状况,制定差异化的城市群碳减排政策和明确城市间碳责任分配方式,以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及城市群内部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慧 《求是学刊》2016,(6):74-86
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不仅直接影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其他法律部门。从碳排放权立法的国际经验来看,多数国家对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缺乏明确的定性。学理上,国外有关碳排放权学说主要有财产权说和规制权说,国内有关碳排放权的学说主要有物权说和新财产权说。财产权说、物权说和新财产权说主要侧重碳排放者的权益保护,而规制权说更加注重政府的灵活管理。根据制度绩效这一新的分析视角,我国气候变化立法应将碳排放权规定为规制权,这样规定更加符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8.
《求是学刊》2015,(5):64-71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探索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已成为中国破除能源、资源、环境瓶颈,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个关键。目前世界各国已建立了EU ETS、CCX和NSW GGAS等较为成熟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机制,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起步较晚,还存在法律基础薄弱、管制对象不明、交易市场分散、金融机构参与不足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借鉴国际碳交易市场完善的法律体系、合理的碳权分配、良好的交易模式、完备的金融产品来推动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能力本位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力本位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一在于“破”,即它是对封建主义和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权本位、钱本位、“关系”本位的一种批判;二在于“立”,即它将塑造一个能力社会和能力人。具体而言,它必将为国民精神注入阳刚之气;它是一种现代思维方式;它可为我国改革提供一种思路;它蕴涵着“按能分配”的一种新的分配方式;它将为解决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提供基础;它将为我国组织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一种思路;它支撑着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它蕴涵着一种现代管理方式——能本管理;它是一种实力“主义”;它将有利于推动思想解放;它是一种关注人的生活世界的当代中国人学观  相似文献   

10.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已有一定的科学认知和国际政治意愿。由于涉及经济代价和发展权益,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制度框架均难于兼顾公平与可持续性双重目标。以气候安全的允许排放量为全球碳预算总量,设为刚性约束,可以确保碳预算方案的可持续性;将有限的全球碳预算总额以人均方式初始分配到每个地球村民,满足基本需求,可以确保碳预算方案的公平性。根据历史排放和未来需求进行碳预算转移支付,设计相应的资金机制,使碳预算方案具有效率配置特征。不同于分时段、临时目标的《京都议定书》途径,这样的碳预算方案是一个全面涵盖的整体性一揽子方案。然而,由于气候变化问题已泛政治化,许多技术性问题需要国际政治与外交谈判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