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徐州古称彭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江苏省最古老的城市。中国第一个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生于徐州沛县。刘邦称帝后,册封他的弟弟刘交为楚王,定都彭城徐州。数百年间,以徐州为中心的西汉楚国成为刘氏子孙的世袭封地。这里先后埋葬着13个楚王、5个彭城王及一批汉代开国重臣,徐州一带大大小小的山头,每次不经意的开凿,也许就会有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2.
徐州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四千多年的灿烂文化,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为徐州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曾经被这块土地哺育过的一代代帝王英豪,更为这座古城增添了无限风采。 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他从这里揭竿而起,最终建立了强盛的大汉王朝。刘邦即帝位后,封其弟刘交为楚王,  相似文献   

3.
徐州历史文化遗产是多元的,有徐文化、彭祖文化、楚汉文化、宋明清文化和现代文化。徐州是彭祖文化的发源地,至今保存着珍贵的彭祖物态文化,积淀和凝聚了深厚、丰富的彭祖非物质文化。彭祖文化具备徐州城市特色文化的要素:彭祖文化具有原创性、唯一性、史实性、传承性、科学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彭祖文化在徐州的影响之广、百姓受益之深,是徐州历史上的其他文化无法取代的。以文化市场为突破口,以民俗节会为旗帜……是弘扬、传承彭祖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徐州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提到徐州,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战场的刀光剑影、马啸嘶鸣。拂去历代战争的烽火烟尘,今天的徐州,古风犹淳,山河更显秀美。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徐州的旅游资源以两汉文化最具代表性。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刘邦即帝位后,册封他的弟弟刘交为楚王,定都彭城徐州。楚王的王位延传了十余代,长达数百年。这一时期,徐州一带经济发达,享有政治特权,为今天留下了大量文化遗存。以汉墓群为代表,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和其他出土文物,数量多、品位高,极具观赏价值。从已发掘的情况看,其规模、数量、档次堪称全国之最。  相似文献   

5.
以江苏徐州地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教育构建为切入点,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分析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教育的价值取向,提出地方高校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教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的说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徐州这座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正以她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的一座新兴旅游城市。 无以伦比的“汉人三绝” 历史上,徐州素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以及“龙吟虎啸帝五州”之誉。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刘邦即帝位后,册封其弟刘交为楚王,定都彭城。其后共延续了18代,长达400多年。如今规模宏大的汉墓奇观、深沉厚积的汉画像石、闻名遐迩的汉兵马俑,堪称徐州文物古迹中的“汉代三绝”。  相似文献   

7.
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大地,一马平川。对于中国,或许对于世界来说,这里都是一个不寻常的地方。它的不寻常就在于它与战争的深厚渊源。且不说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古件,在全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我们就读到了关于陈胜吴广、项羽刘邦、曹操刘备、以及李世民、朱元璋的战争故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四千年历史中,这里平均每二十年就有一次大的征战。这  相似文献   

8.
徐州,古称彭城。彭城之名源于尧时封彭祖于大彭氏国。大彭氏国兴于夏,亡于商。秦始皇统一六国,在这里建城邑。秦亡。项羽东返建西楚,都彭城。刘邦战胜项羽,立汉,都长安,但把东至海滨,西至河南郸城,北到山东临沂、汶水,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封为楚国,让他的弟弟到这里做楚王,楚王刘交以彭  相似文献   

9.
徐州是我国以汉字、汉语、汉文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集萃之地,也是汉高祖刘邦及其功臣诸候集团的桑梓发源之地,绵延400余年的两汉时期,经济发达,疆域辽阔,是我国少有的昌盛时期之一,因此当时的封国诸侯王陵盛行厚葬之风。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科学发掘汉墓万座以上,出土了大  相似文献   

10.
正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王海涛,1970年出生于江苏徐州,这里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王海涛因父母工作调动,从徐州到南京学习生活,从小喜爱艺术的王海涛,自幼跟随著名画家贺成学习中国画,虎踞龙盘的石城金陵承载了他的青春岁月和鸿鹄志向。2001年初,王海涛从南京到澳门定居,这个骨子里充满血性和斗志的青年人,自此与澳门这片莲花宝地结下了不解之缘。2001年王海涛进入澳门电视台担任新闻主播,那时,澳门居民打开电视,常常看到一位浓眉大眼、操着流利普通话的新闻主播,很多市民评价说:"他一改澳门普通话电视新闻主播的风格,好像是中央电视台派来的。"  相似文献   

11.
正四舞动汉风的领唱之作当数沛县刘邦文化节,与孔子文化节一样,它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盛世现象。1996年5月18日,首届刘邦文化节开幕式在新建的沛县汉文化广场上举行,此后刘邦文化节每两年举行一次,强调地方特色文化的内容内涵,追求唯一性、互动性、参与性和成果化、品牌化、市场化。随着一届届刘邦文化节的举办,刘邦文化、汉文化、龙文化在人们心中焕然新生。沛县人在刘邦文化节里找到了自豪感和自信心,也找到了奋斗和进取的精神力量。领导者喜欢它,  相似文献   

12.
正紧傍拔剑泉,有一座规模较大、建筑宏伟的千年古寺——汉高祖庙。又称之为汉王庙,庙旁的村落称之为汉王庙村,汉王镇的镇名亦由此而来。据传,汉高祖刘邦灭楚称帝不久,即把家乡徐州作为封地,封给了他的四弟刘交。刘交为了给其兄刘邦歌功颂德,更为了维护其刘家的统治地位,待刘邦死后,在当年刘邦大难不死逢凶化吉的风水宝地——拔剑泉附近,大兴土木,建起了汉高祖庙。汉王庙坐北朝南,庙门上书"宝珠寺",门西旁的石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门迎曲水龙蛇动,户对环山虎豹藏",为明朝洪武年间徐州知府杨节仲题写。  相似文献   

13.
族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结合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了徐州户部山崔氏家族谱系,丰富了以崔焘为中心的崔氏族人的事迹,校正了某些正史、方志的讹误,不仅为正在修缮中的崔家大院的原貌恢复提供参照信息,更为进一步研究明清徐州地域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提供可信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为期两天的“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马上就要闭幕了。我受论坛组委会的委托,在这里作一个简要总结。 我主要讲四层意思。概括起来就是:一声感谢;两个特色;三大议题;四项收获。  相似文献   

15.
图片新闻     
1.“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2009年11月21日至23日在徐州工程学院举行。 2.徐州市副市长段雄主持论坛开幕式。 3.中共徐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戚锡生致辞。 4.徐州工程学院院长韩宝平教授致辞。 5.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屈盛瑞讲话。  相似文献   

16.
对于徐州人来说,刘伶与刘邦、李后主、刘禹锡等人一样,是个不会生锈的名字。只是别人的身份证都有详细的出生年月,而他却生焉不详、死焉不详。这厮身材短小,容貌丑陋,沉默寡言,不善交际,做过小官,曾为建威参军。可能是受老庄影响太深了,有一天,晋武帝司马炎问他一些治国方略,他大谈“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17.
正徐州自古为华夏九州之一,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2600多年建城史,享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的美誉,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发展中的成长型城市。文脉深长、人杰地灵。徐州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胜迹浩繁,享有"两汉文化看徐州"的美誉。以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的"汉代三绝"名扬海内外。徐州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汉兵马俑,数以千计生动传神的汉兵马俑,宛如一支威武雄壮的汉代军阵穿越了历史的时空,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8.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这是汉高祖刘邦《鸿鹄歌》的名句警策,借之比拟当代徐州籍旅外艺术家群体的艺术建树和时代影响,让人感到意外的亲近与贴合。当年离家,梦想与青春齐飞;今秋布展,杰作与银发相照。流连光景,陶醉丹青,人们或许才能真正理解:"藤"即"藤","树"即"树";"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原本只是个"童话"。"鸿鹄"之志,既不与燕雀为伍,亦不与俗态同尘,故而出不出徐州,他们都是"鸿鹄"。"出徐州",只是给孕育于徐州、学步于徐州、而羽毛尚未丰满的"鸿鹄"们一个"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  相似文献   

19.
正徐州是彭祖故国、项羽故都、刘邦故里,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人说"秦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两汉看徐州",而以地域来划分,古代徐州的大部分遗存都在今天的云龙区。在云龙区的东部,有一处以西汉楚国王陵为代表的国家4A级遗址类公园——汉文化景区,占地面积1400余亩,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大的汉源文化主题公园,分汉代物质文化遗存展示区和汉传佛教游览区。整个景区"有俑有陵有汉画、有山有水有古刹",呈现为一部立体的汉代史,成为集"两汉三绝"为一体、国内最大的汉文化主题公园。  相似文献   

20.
彭城,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徽记;它既是徐州人的栖息地,更是徐州人的精神家园。正如历史上徐州的版图不断变动着,徐州地域文化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边界,它更像一个宽泛的"文化场",塑造着徐州美术家的个性,影响着徐州美术的面貌。从古至今,徐州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美术家。在现当代时期,徐州地区更是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美术家,其创作成果之丰硕、影响之深远,已得到举世公认。然而,学界迄今对徐州的美术现象,对徐州美术家群体,都缺乏深入、系统的思考和研究。笔者用"彭城画坛"这个概念来称呼徐州美术界。在本文,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