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设一流的民族高等院校国务委员兼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大连民族学院的设立,是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我国民族工作战线的一件大事,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在东北地区设置大连民族学院,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工作、对民族教育事业的高...  相似文献   

2.
民族高等教育:最好最快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是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而实施的教育,是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而形成的高等教育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高等学校(民族学院和民族大学,简称民族院校)、民族自治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民族班、民族预科班及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等几种办学形式。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也成为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1941年9月18日,中共中央为了实现“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的目的,在革命圣地延安成立了延安民族学院,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民族学院。延安民族学院自成立至1948年2月结束办学,为我党我军培养了蒙古、回、藏、彝、苗、满等民族干部300余人,造就了大批少数民族军事、政治人才,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失地,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彻底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经国家民委批准,2003年4月由陕西省委省政府、延安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部门具体实施了延安民族学院旧址恢复工程。2003年夏,延安民族学院旧址恢复一期工程竣工。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数民族英才录摄景/喻非卿布赫蒙古族,1926年3月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194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至1946年在延安陕北公学、延安民族学院、延安大学民族学院学习。曾担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包头市委书记、自治区党委常委、国家民...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1941年创办的延安民族学院,开启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先河。云南民族大学始终秉承延安民族学院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理念,将"团结、进步"作为自己的办学精神认真践行,不断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培养了大批政治上坚定、工作上勤奋、作风上深入群众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起到了示范及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1941年创办的延安民族学院,开启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的先河.云南民族大学始终秉承延安民族学院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理念,将"团结、进步"作为自己的办学精神认真践行,不断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坚持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到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培养了大批政治上坚定、工作上勤奋、作风上深入群众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起到了示范及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高等院校系列简介(之一)吴志恒中央民族大学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高学府,是全国重点院校之一,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民族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41年9月在延安建立的民族学院。1950年6月,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11月30日...  相似文献   

8.
民族学院是我们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而创办的社会主义新型高等学校。远在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就建立了一所民族学院,为少数民族人民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建国初期,毛主席指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1950年,政务院批准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此后,在全国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今天参观了延安民族学院旧址,深受教益。一方面深感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族问题、民族教育高度重视,远见卓识;另一方面深感我国民族教育的革命前辈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中,为培养奔赴延安寻求革命真理的大批少数民族青年,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为我们作出了卓越的榜样。  相似文献   

10.
1951年的云南,这片有着众多少数民族生息、蕃衍的红土高原,发生了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一所专为少数民族而创建的大学诞生了! 云南民族学院诞生了!这是云南少数民族历史上亘古未有之事。云南民族学院,是所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昆在促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创办的高等院校。五十年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民族学院从初创时的低层次、单一民族干部培训学校,一步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多学科、多层次、集综合性、民族性、师范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高等院校,被誉为“民族人才的摇篮”。五十年来,…  相似文献   

11.
结合民族学生特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敏萱青海民族学院成立于1949年12月,是我国江河源头第一所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现有师生员工3000多人,少数民族学生占90%以上。近些年来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点我院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用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民族高等教育是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在民族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丰富资料并没有使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理论发展进入独立的学科阶段.十几年来,随着民族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研究逐步扩大和深入,先后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并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国民族学院论>、<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人类学透视>等理论研究专著.民族高等教育实践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为民族高等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40年前那激动人心的一幕,至今仍留在老民院人心里.1951年6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25个民族的262名学生和数十名教职工,兴奋地挤在北京东城国子监一间临时改建的会议室里,隆重举行中央民院成立大会暨首届开学典礼.朱德、李济深、董必武、马叙伦、李维汉等领导人前来祝贺.朱德同志代表中央讲话,勉励师生办好中央民院.党从来就十分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早在1941年,就在延安建立了延安民族学院.建国后,虽然当时国力薄弱,百业待举,党和政府还是立即把建立民族学院的事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1951年1日,中央民委召开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座谈会.同年8月,中央调曾在延安民院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刘春同志来京,正式筹建中央民院.刘春受当时的政务院秘书长、中共中央统战部长、中央民委主任李维汉同志的委托,起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加速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增强民族团结,使之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经过50多年的办学实践,民族预科教育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今后十五年我国民族学院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唐纪南民族学院是我们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创办的,主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是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高等教育形式。在我国,民族问题主要包括各民族的经济及社会发展问题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解决民族问题而创办的有着自己鲜明特色的高等院校。我国民族院校大多建于五十年代,其前身则可以追溯到1941年在延安创建的民族学院。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全国13所民族院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服从和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少数民族为主要培养对象,共为国家培养了约20余万少数民族毕业生。 在民族院校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始终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14次接见中央民族学院的师生。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高度融入性,是衡量我国高等教育民族融合性以及多元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少数民族学生的有效参与对于丰富我国高等教育群体覆盖基础、扩充高等教育综合覆盖人群规模、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在民族地区和民族人群中提高渗透性,均具有显著价值。本文从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思想、学习等方面的薄弱之处入手,尝试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思想等特征,探索与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习惯、个人成长以及思想塑造紧密融合的教育机制,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提升高等教育适应性,夯实多民族高等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18.
作为民族高等院校,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民族院校师生头脑。要对学生进行延安精神教育,学习延安青年坚强的意志和革命精神,树立自力更生的思想,抵制腐朽观念,以昂扬的精神投入学习。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的主要能就是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民族院校在民族地区经  相似文献   

19.
和共和国一起成长──我国民族学院历史和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唐纪南民族学院是我们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而创办的专门培养少数民族于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她的办学特色主要是:1.从办学宗旨、社会职能方面说,民族学院坚持办学为我...  相似文献   

20.
原民族团结杂志主编韩戈鲁同志,因久病医治无效,于1987年4月16日在北京逝世。韩戈鲁同志是河南省泌阳县人。他早年接受党的影响和教育,于1938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40年于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入陕北公学学习,以后历任陕公内蒙文艺工作队少数民族研究组组长,延安民族学院研究员,西北局西南民族班班主任,内蒙古伊克昭盟区委书记、旗委书记、盟委秘书长等职。全国解放后,先后任中央民委藏民研究班主任、西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