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和华夏中心主义双重影响而产生的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在塑造中国近代历史格局的过程中作用巨大,同时推动近代中国国家意识建构。本文以为,近代中国国家意识产生的外推力,以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传入和列强的殖民侵略作为表现形式。作为内动力,体现为开明士绅和知识精英的宣传,及全体国民救亡图存集体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胡峪龙 《职业时空》2012,(7):155-157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即使在今天来看其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巨大的。民族主义在中国主要有两个活跃时期,一个时期是近代中国,另一活跃时期是当代中国,无论是近代中国还是当代中国的思想以及社会发展都有着民族主义活动的影子。  相似文献   

3.
民族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主义思潮是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几种主要社会思潮之一,正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中国的未来走向。本文力图较为客观地认识大学生这个道德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动向,解读民族主义思潮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机制,探寻其产生作用的内在规律性,以期为营造良好高校道德教育环境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内容中国近代启蒙思潮是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受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影响,并吸取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思想营养而形成的,以理性主义价值观为准则,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主张、观点、意愿的总和。  相似文献   

5.
作为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的一个重要参与,“文化民族主义”并非一个陌生的名词。对中国而言,它是一部分国人因国家的生存困境而在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层面上所产生的文化焦虑。具体说,尊重和卫护中华文化,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审慎吸收现代西方先进文化,以重建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期望由民族文化的复兴而至民族国家的复兴,是20世纪尤其五四后中国文化民族主义思潮的主流。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和演变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此无意对这一复杂的进程作全面考察,而仅对现代新儒家在其重建儒家精神背后所具有的民族国家关怀作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是如何形成的,近来已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热点。这一课题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对民族主义作思想观念史的考察。列文森很早就揭示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主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多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各种社会思潮争先涌动的全新时代。学者马立诚认为,除了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理论这一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影响较大的思潮还有: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民粹主义思潮等。  相似文献   

8.
研究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对于新形势下使青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近10年的相关文献后发现,当代中国社会对青年有较大影响的思潮主要有新儒家思潮或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实用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历史主义思潮、新左派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此外还存在诸如后现代主义思潮、女权主义思潮、反全球化思潮、消费主义思潮等对青年影响力稍小但绝不容忽视的思潮。当代社会思潮深刻地影响了青年的信仰和价值观,导致青年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变迁,影响青年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变迁,而在这些过程中青年接受社会思潮影响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社会思潮影响下的青年思想引领主要有思想绝缘法、对象研究法、武器强化法和能力培养法。现有关于社会思潮对青年影响的研究存在着过分侧重定性研究和消极影响、到底如何影响是"黑箱"、研究成果呈现结构失衡等缺陷,需要针对这些缺陷寻找相应的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在古代中国乃至世界都占有先进地位,然而到了近代,尤其是西洋医学全面登陆中土以后,中医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悄然打破。民国以后,中医的地位日益式微,步入命途多舛、困境重重的尴尬境地。“五四”激进派中掀起的反中医思潮,既是中国近代医学发展史上必然的伴随现象,也是中国近代社会欧化思潮的必然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职业教育思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初,由黄炎培等人倡导并发起的职业教育思潮影响了整个教育领域,科技救国的思想洗涤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思想体系,形成了面向现代化的新教育格局。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中令人瞩目的发展之一就是职业教育。这是继近代职业教育思潮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变革”时期,推动这一变革的巨大动力就是“科教兴国”战略。从历史上看,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变迁的产物,也是社会经济变迁的条件和动因。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我们在不断地吸收外国成功经验的同时,还应当发掘、整理和继承我国近代以来的职业教育思想,探索出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显著影响大学生的主要社会思潮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大学生有显著影响的社会思潮主要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公共知识分子思潮;这些思潮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不是因其科学性,而是因其新颖性、批判性和现实性,尤其是迎合了大学生的内在需求;网络是社会思潮得以深入影响大学生的主要渠道;大学生思潮旗手在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萌 《现代妇女》2014,(3):I0038-I003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主义思潮被关注。从长远发展来看,它将成为我国政治领域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观的历史性变化,进行比较后;选取盖尔纳的"同质性文化"这一理论视角对国内民族主义进行分析,如何调整我国的文化单位和政治单位存在不适应的问题,思考这样的问题给了我们民族长远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翟成鹏  孟凡东 《现代交际》2023,(7):106-114+124
梁启超最早提出“中华民族”一词,并根据当时社会局势和国内环境的变化界定和完善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内涵。梁启超“中华民族”概念的初步形成,经历了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从古代“夷夏观”分野到近代“种族观”再到近代“民族观”,从近代“民族观”到“近代中华”再到“中国民族”,从“天下合群”到“大民族主义”再到“中华民族”,这一过程实现了中华民族内涵的现代转型。从古代概念内涵到近代西学概念学习,再从吸收近代西方概念到近代中国概念转换,最后完全形成中国化概念内涵的自我超越。梁启超“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启示我们,要坚决反对防范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全面构建和谐的世界民族观念。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诗人和政论家严复于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国闻报》,是当时维新派在北方的重要舆论阵地。本文通过对严复的报刊活动及其对报刊,特别是《国闻报》的社会功能和舆论影响的论述来分析他的新闻舆论思想。  相似文献   

15.
晚清实业教育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实业教育经历了从“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到各地实业学堂的创办、再到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的过程。晚清实业教育既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也大大促进了西方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近代西方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其基本特征是反理性主义,反权威主义,消解主体性,解构统一性.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对我国当代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系列正负交织的影响.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消除其对青年产生的负面影响,要从提高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增强辨别能力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五四青年是伴随中国近代化进程而产生的,在五四运动中正式形成。青年概念的产生及流行、青年力量的发展壮大,为青年的形成提供了时代条件。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近代教育的启蒙、社会运动的不断发展,则为五四青年的成长提供了社会环境。在这样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中国青年的首次大联合促成了五四运动。此后,五四青年在促进民族觉醒、更新意识形态、激发复兴力量等方面继续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影响了整个中国近代社会。  相似文献   

18.
“乌玛”是伊斯兰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对伊斯兰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古兰经》确立了“乌玛”作为伊斯兰宗教共同体的观念,而麦地那时期乌玛观念的实践则为穆斯林后代树立了典范。在古代伊斯兰社会,大征服和帝国的伊斯兰化虽使伊斯兰乌玛的规模得到扩大,但政权分立、教派分化和族裔对立却使统一的乌玛走向分裂。近代以来西方的入侵和控制以及伊斯兰世界民族主义和世俗主义思潮的兴起,大大激发了伊斯兰世界重建乌玛的激情和斗志。为此,他们不断尝试泛伊斯兰主义、现代伊斯兰主义以及全球化时代以信息网络为依托的伊斯兰统一。  相似文献   

19.
在医疗社会史领域,对于疾病与社会、文化乃至殖民主义、民族主义关系的研究,正在引起学术界的巨大兴趣。本文以近代杭州的麻风救治为例,旨在探讨福音医学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关联性。文章认为,在近代中国,福音医学是麻风病救治的绝对主导,通过为麻风病患筑家园、求福音和谋国族,传教士为近代中国带来了不同于明、清时期中国麻风救治传统的卫生现代性,即传教士抛弃了中国明清时期的强制隔离制度,在人道隔离中,疗身与疗灵并举,使麻风病患在卫生慈善机构中得到有效救治与养老。  相似文献   

20.
小康社会最初是由古代儒家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模式,它以礼治为基本特征;近代维新派康有为也曾提出过“升平世”的理想社会模式,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为价值取向;现代,中国共产党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小康”作为近期目标,“小康”成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阶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