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元一统     
包括青海在内的整个青藏高原纳入祖国统一的政治体系,是在元朝。自唐末以来把几百年分裂割据形势统一起来的,是在元朝。 孛儿只斤氏族的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在漠北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上成吉思汗崇号。尔后向外扩展,组织西征,占有广大地区,1225年东返。1226年攻占河西走廊,1227年攻灭西夏,原属西夏的西宁州和原属金国的积石州等地改属蒙古汗国。1234年金国被攻  相似文献   

2.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遵循“太祖皇帝初建国时,哥哥弟弟每商量定,取天下了呵,各分地土,共享富贵”的原则,自己分享九十五个千户组成的“中央兀鲁思”外,又分配给诸弟、诸子农土和百姓,形成了诸王兀鲁思。在成吉思汗“中央兀鲁思”的东方,是诸弟的兀鲁思;西方是诸子的兀鲁思。东方兀鲁思中,成吉思汗幼弟斡赤斤的了兀鲁思“位于蒙古斯坦遥远的东方角上,因此在他们的彼方就再也没有蒙古部落了”斡赤斤兀鲁思的具体方位究竟在哪里呢?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日本学者箭内博士认为在兴安岭以东、洮儿河、嫩江流域;杉山正明则提出了与箭内博士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斡赤斤的领地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铁木真, 经过16年的征战,统一了草原蒙古部落,建立了强盛的蒙古汗国,各部首领推举他为蒙古可汗,称为成吉思汗,使蒙古民族作为一个伟大统一的民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吉思汗仙逝于六盘山下的行官,终年66岁,他的灵柩移至鄂尔多斯供奉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成吉思汗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建立的丰功伟业,赢得了无尚的荣誉。因此散居在大漠南北的蒙古民众,都把向他顶礼视为一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十三翼之战     
十三翼之战十三翼之战大约发生在金明昌年间(1190—1195),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即元太祖成吉思汗)与扎管阑部首领札木合之间的一次战事。扎木合因部人掠夺乞颜部马匹而被铁木真射杀之故,遂联合泰赤乌等部,率军攻打铁木真。铁木真得到亦乞列思部首领李秃的...  相似文献   

5.
帖木哥斡惕赤斤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最小的弟弟,处处受到兄长们的爱护和关照.特别是长兄成吉思汗对他更是备加关爱.他分得的领地之广,属民之多,为东道诸王之最.当成吉思汗出征时,委以重任,让他监国处理军政大事.然而盛气凌人的斡惕赤斤及其子孙,在蒙元时期几经叛乱,屡遭镇压.从而其势力日趋衰败,到明末清初很难寻觅到他们家族的踪影.  相似文献   

6.
帖木格斡赤斤是蒙古汗国初期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但关于他的死历来存在着"被处死"和"善终"两种不同的说法。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考证,条分缕析,去伪存真,肯定了"善终"说,否定了"被处死"说,并推定他死于1246至1247年之间的寒冬。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1224年蒙古使臣著古与之死是导致蒙古可汗窝阔台1231年发兵攻击高丽的直接原因。但仔细梳理材料,蒙古发兵另有原因。著古与只是蒙古东道宗王斡赤斤的使臣。而以斡赤斤为代表的东道诸王一度与蒙古可汗平行与高丽进行交涉。1231年后,东道诸王的势力开始逐渐退出蒙古—高丽互动,直到忽必烈时代,蒙古可汗完全收归蒙古—高丽关系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8.
论成吉思汗的伦理思想及其政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成吉思汗的伦理思想及其政治意义宝贵珍历史造就了成吉思汗。在蒙古社会历史变革的紧急关头,成吉思汗顺应了时代潮流和民心民意,建立了蒙古汗国,实现了蒙古各部落的统一,使崛起的蒙古族雄踞于大漠南北。他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其政治蹈略、军事智谋,也与他的伦理思想及...  相似文献   

9.
成吉思汗陵     
看,这张图片上的宫殿式建筑物,多么雄伟壮观,它就是成吉思汗长眠的地方——成吉思汗陵。元太祖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是十三世纪时统一蒙古民族的英雄人物,至今在蒙古族人民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生于1162年,1227年在进军途中卒于今宁夏境内,享年65岁。根据当时蒙古族贵族卒后实行秘葬的习惯,把成吉思汗的灵柩抬回  相似文献   

10.
朵儿边部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朵儿边”起初是一个氏族,后来发展为部落。11世纪初叶源于宝尔罕哈勒敦,辽代时迁徙到贝尔湖以东、以南地区;辽末时又迁至兴安岭以东、嫩江以西地区;金代初年再迁至嫩江以东蒲与路地面。辽代受上京道乌古敌烈统军司管辖,金代受上京路的蒲与路管辖,并成为金朝的贡珠民,同时负责西部边境的防护任务。当时,朵儿边部一分为二,一支臣服成吉思汗的蒙古部,另一支与蒙古部对峙。1204年被蒙古部统一。蒙古汗国建立后,受(?)木哥斡赤斤封地管辖,建元以后成为辽阳行省的贡珠民。明朝初洪武年间归明。明嘉靖年间哈萨尔十六世孙爱纳嘎迁徙到嫩江东畔草原后,始称其部落为杜尔伯特部,从此朵儿边部再未见史载。  相似文献   

11.
十五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四卫拉特的内外形势进一步发生了变化。1454年巴图特部阿刺知院的政变,虽然使西蒙古卫拉特遭受严重损失,东蒙古各部从早期四卫拉特联盟中分离出来,随之喀喇沁部孛来、野乜克力部癿加思兰等人陆续摆脱绰罗斯部封建主的控制迁徙到东蒙古,但也先汗次子斡失帖木儿太师仍号称奄檀汗,没有放弃统治整个蒙古地区的意图。十五世纪六十年代斡失帖木儿主力从中亚返回蒙古本土后,曾威胁当时东蒙古的霸主兀赤斤后裔翁牛特部毛里孩王的统治。1478年斡失帖木儿死后,卫拉特势力进一步削弱。但它仍统治着天山北路、漠北西部和贝加尔湖周围广大地区。这一点,早期四卫拉特时期的小四卫拉特联盟的构成已经说明了。那么,早期四卫拉特联盟的最后瓦解,是由东蒙古的达延汗、东察合台汗国的阿拉齐汗的兴起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2.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民族英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是闻名古今中外的著名历史人物,是蒙古汗国的缔造者,蒙古民族的民族英雄。他统一了蒙古高原诸部,结束了蒙古各部纷争战乱的局面,创建了一整套政治、军事和文化制度,为蒙古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适时地发动了攻金、西征和灭西夏的战争,有的带有扩张性质,有的则具有统一意义,虽曾一度带来一些破坏作用,但是攻金、灭西辽、灭西夏却为元朝大统一奠下基石。西征中亚、西亚和欧洲,虽带有对外征服和扩张性质,给各国人民曾带来灾难和破坏。但对促进东西方的交通和各国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总体说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无愧是蒙古民族的英雄,而且对全中国历史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论者将蒙古历史分为前期与后期的两个时代.本文所阐述的,是指蒙古时代的前期,即从蒙古部势力上升的十二世纪中叶开始,中经十三世纪,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形成以至扩展到世界范围,地跨欧亚的一个多世纪蒙古族的统治时代.这是蒙古族发展的主要时代.它包括成吉思汗蒙古汗国成立前蒙古部族勃兴时期与蒙古汗国成立后发展的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14.
我们蒙古民族的祖先是古代室韦——鞑靼部落的一支,原来居住在今额尔古纳河流域。大约9至11世纪,一部分逐渐西迁到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上源和肯特山以东一带的草原上从事游牧。他们又分成许多彼此有血缘关系的部族和部落。铁木真就出生在其中的孛儿只斤部。当时在蒙古高原上还有蔑儿乞、塔塔儿、克烈、乃蛮、斡亦刺等较大部落。这些部落之间闭塞割据,战祸不断。铁木真率其部属,艰苦征战几十年,次第征服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成吉思汗(铁木真)在世界历史上和蒙古利亚本身历史上的作用问题,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引起学者们的注意。世界上用多种语言写过他,并且还在写着他。在乌兰巴托定期召开的国际蒙古学会议证明,人们对于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的时代有着巨大的兴趣。在中国正显示出对于蒙古统治亚洲史的相当注意,中国蒙古史学会和中国元史学会经常召开自己的学术会议,不仅有国内学者参加,而且还邀请国外蒙古学家参加,一起讨论有关成吉思汗王朝的历史问题。现有的历史著作,其中颇大部分的一个特点是明显分为辩解赞扬和贬低打倒两大派。前  相似文献   

16.
一、汗国的体制 叶尔羌汗国的体制,基本上是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国的体制。“蒙古国的最高统治集团是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全蒙古百姓都是他们的臣民。按照分配家产的体制,成吉思汗将百姓分配给诸子、诸弟。”“蒙古对华北的统治方式,是草原贵族原有的统治体系在它所征服的定居农耕地区的延续。汉地户口的一部分直接领属于大汗;一部分被大汗分封给诸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师范大学甘雨泽教授所著《成吉思汗》一书,于1999年2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按成吉思汗成长的过程分为少年:龙潜大地,青年:龙现田野,壮年:龙蛇之争,成年:龙跃四海,老年:龙腾九天,晚年:亢龙有悔等六个部分,共22万字。每一章节开头均用占卦形式作一小结,然后引发正文。书首扉画为罕见的一张成吉思汗画像。书尾附有:成吉思汗大事年表和两张蒙古汗国时期的地图。本书详尽的阐述了成吉思汗是东北亚草原上蒙古各部族的盟主、战无不胜的军事天才。他以钢铁般的意志、无与伦比的战略和威力,强大的火炮统…  相似文献   

18.
书坊     
《中国民族》2014,(10):80-80
《蒙古帝国(套装全4册)》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6在中国文坛,反映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们征服欧亚大陆的文学作品,可谓汗牛充栋。但全景式的展现,却寥若晨星。现在,随着四部卷长篇巨著《蒙古帝国》的出版和书写的继续,这种局面正在被打破。本作品从成吉思汗在斡难河发迹,到忽必烈国建立元朝,横跨近百年时光,生动描绘了蒙古帝国壮丽的征战史,娓娓讲述草原儿女真挚感人的爱恨情仇,塑造了成吉思汗、拔都和忽必烈等一批有血有肉的蒙古族领袖形象。  相似文献   

19.
从金元始,古杜尔伯特人以及成吉思汗季弟斡赤斤后裔,都曾在杜尔伯特草原生活过。当时藏传佛教,即喇嘛教也曾有所传播。但是喇嘛教真正在民同兴起,还是在明末清初之际。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成吉思汗二弟哈萨尔第十五世孙博迪达喇的八子爱纳嘎游牧于嫩江中游左畔杜尔伯特草原,承袭了杜尔伯特部之名号。从此,喇嘛教格鲁派文化,从呼伦贝尔草原来到嫩江之滨。喇嘛教传入蒙古社会后,草原各部大兴修庙之风,从清初到民国年间,杜尔伯特草原共建喇嘛寺庙12所。现就杜尔伯特草原12所喇嘛寺庙的始建年代、人员机构,宗教生活、偶像崇拜、活佛转世等有关问题。作一简要考述,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2006年6月4日-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主办、国际合作局协办的“成吉思汗与蒙古汗国建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朱锦昌到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郝时远主持。来自中国、蒙古国、俄罗斯、日本和美国的50多位蒙古学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此次国际会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举行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中,国内外与会学者围绕成吉思汗与蒙古汗国建立这一主题,在深入、坦诚、积极的氛围中进行了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