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姚英才 《职业》2017,(17):52-53
本文以中职学生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以体验式教育为主要方式,分析了当前中职学生管理面临的"学校教育缺项、家庭教育缺位、社会教育缺失"问题,结合中职学生管理实践,提出并验证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力的"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构建方法,最后从学生、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了运用效果评估,为构建"三位一体"机制、抓好中职学生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获取知识。本文立足于法学专业基础课和通识教育课的课程定位,注重法学经典案例的剖析,强调以"例"为出发点,以"案"为重心,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在通识教育课上,探索以尊重学生人格、人性和激发学生自主性、创新性为内核的案例教学,提升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以学生为本"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提出背景、意义及理念内涵出发,详细解读了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思想观念的转变,服务主体与教育主体的有机统一、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所谓"一体化"教学,是为了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在单元教学时间里融为一体.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从而逐步实现了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习车间为中心转变.  相似文献   

6.
职业院校"学习评价"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某个专业的知识、技能和标准等为考核内容,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技术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手段,本文以PLC编程与控制技术训练课程中,交通路口信号灯黄灯闪烁训练项目为例,对每个训练环节"学习评价"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7.
张虹 《职业》2007,(9):38
本文围绕从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思想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和从"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到"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的转变三个方面,对如何搞好高职英语教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一、ERP模块化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模块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实践导向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会计电算化>培养的会计软件应用能力,是当今社会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对学生不仅要进行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传授,更要重视实操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体系,领会和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内涵,实践"做中学"、"学中教"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式.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在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中通过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消除学生自卑心理,增强学生自律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高效构建学生的会计软件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效梁  刘慧 《职业》2017,(8):82-83
以往钳工实训教学受教育理念、教学条件的制约,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经过近几年探索,笔者发现把项目教学与一体化教学理念进行有机结合,以一体化思想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载体,设置课题进行实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体现了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为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职“药物合成技术”精品课程持续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药物合成技术"精品课程的持续建设方法。通过分析药物生产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构建以产品生产流程为载体、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参与课程建设,收集反馈信息调控教学,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开启"创业思维"是创新时代的需求,高校在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香港地区高校以香港中文大学为典型代表开展的创业教育,在创业理念、课程设置、实践模式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在教学上,以"创业思维"为核心培育学生创新精神;以"创业思维"为导向设计教育课程内容。在实践上,开启了"创业思维"的孵化平台;提升了"创业思维"的竞赛平台。在研究上,以"五重动力"创业模型为基础,展开创业教育研究;以真实创业案例为研究素材,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以翔实数据为支撑,为政府和创业者了解市场提供信息。借鉴香港中文大学创业教育以"创业思维"为理念,在教育理念、实践体系、运行模式等方面有效做法,对内地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步成为有效的新的教学模式。要真正实现由传统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大学英语教师应冲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既传授语言知识,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扎实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从学校实际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以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教学改革推动计划。本文从教学改革背景、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实践成果,以及教学改革创新点四方面对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15.
"绿色家园"建设是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管理教育体系、组织网络和阵地网络,是学校减少学生辍学的"助援团"。我们以"绿色家园"为载体,以教育基地建立为平台,以社会广泛参与、齐抓共管为手段,以深入推进"绿色家园"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活动载体,全面组织并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帮扶活动,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降低学生的辍学率,使更多的学生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杨树军  王丛林 《职业》2012,(30):107
在职业教育发展领域,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核心。为了解决在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化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的发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教育理念,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终极培养目标的崭新培养模式和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对"教、学、做"合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心、手、脑"并用。  相似文献   

17.
黄跃华 《职业》2012,(26):137
一、课程设计思路与理念 课程建设思路为"以就业为导向,以教研科研为中心,以学生职业成才为本",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强化学生职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企业实战模块、职业拓展模块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构建"多媒体教室+实训室+第二课堂+企业职场"的课堂多媒体教学、实训室实践辅导、课外自主学习和选修课相结合、企业实践课内外并重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以教材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线,使"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的改革主题.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联系生活.<新课程标准>也指出: "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这些都反映出,新课改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实用性,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潘子超  郭宜勇 《职业》2017,(2):14-15
从"知识至上"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从关注"教什么"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从"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到"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词".一时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当前各个学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