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支撑点赵厚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革命性变革,它必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然而,经济体制总是不能脱离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作为经济体制,它要受基本经...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庞仁芝党的十四大在总结我国15年来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和建立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发...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民主政治建设要求非常迫切,这是因为:1.市场经济的主体利益特征,要求必须尊重生产经营者的自主权;2.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特征,要求必须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3.市场经济的公开竞争特征,要求必须建立管理中的民主机制;4.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要求政治生活必须增加透明度和公开性。而民主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济因素是民主政治体系的重要外部环境,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民主发达的程度。其中,经济体制因素极大地影响着民主政治体系的各层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将大大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一、市场经济培育了民主政治意识 中国是一个有着极长封建历史的国家。在古代中国,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于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主政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跨世纪改革深化的新特点、新趋势以及经济改革深化所引发的深层次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绝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变革过程,而同时是一种深刻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因此,在改革整体性攻坚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有机衔接和协调发展,注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主政治体制和机制的建设。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探索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问题:(1)继续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主政治调控体系。(2)改革和完善政治权力运行机制,抑制和消除社会经济过程中的权力腐败现象。(3)规范党政机关和公民个人的政治行为,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合力。(4)把政府与市场这两种启动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聂月岩 《学术界》2012,(12):5-13,284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由之路,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的重要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党的十四大报告更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面对正在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将会作出怎样的抉择呢?换句话说,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在发展市场经济新机遇下能否会开创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嘴山:“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完善各项监督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这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对我们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结合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实践,谈一下个人学习体会。一、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张凤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而民主政治归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民主政治受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制约,并反过来影响其经济基础。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可能有...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与地方立法陈基余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客观必然,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  相似文献   

11.
李欣 《理论界》2008,(11):45-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政治上层建筑领域建设的根本目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相对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作为“四位一体”建设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搞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与民主成本-效益分析马文运一、政体转型的目标社会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变革过程,而同时是一种深刻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和推动市场经济向着现代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迫切要求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逐步确立,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把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就是把宏观经济调控与社会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性作用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强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然而,在由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真正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宏观调控体系,还是一个相当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组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既为衣村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的建立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又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力量和有利条件,同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相似文献   

15.
论推进干部管理工作民主化于诺英,李志刚一、进一步推进干部管理工作民主化的必要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6.
浅议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杨森由几十年的计划经济运行机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的彻底变革,这将会引起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建设提出了新的史高’的要求。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17.
杨清恩 《理论界》2007,(10):45-46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社会生活中道德滑坡现象已有目共睹。在政治民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背景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加强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等,是亟待解决的严峻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道德建设金久余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和力度也在不断扩大,这对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对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民主意识的培养、民主权利的法治化、民主体制的完善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等方面落实民主权利 ,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我党的一大政治优势。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应该有新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发挥党员主体的政治参与作用,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员的民主权利,已成为我们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实现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化,并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所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