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30多年来的建设实践,参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结合沿海一些大城市空间扩展研究,对我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的一些规律,如城市扩展沿交通走廊轴线发展的脉动规律、城市边缘地区定向开发规律以及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规律制约下的城市空间扩展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探索这些规律可以指导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防止城市用地盲目扩大、用地失控,并促进城市土地开发按资源节约型方向发展,走城市可持续发展、健康城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约束的理论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庭  赵晶晶 《城市》2008,(6):28-31
一、引言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地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城市化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通过对各个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的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实施农村城市化战略,加速推进农村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反映.农村城市化包括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农村产业城市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变的过程.分析农村城市化问题,应该与市场化观点结合起来.市场是城市化及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是市场的载体和主要活动空间.市场化就是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市场网络的形成和完善过程,这一过程日益成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4.
陈玉光 《城市》2016,(5):13-20
欲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大城市病”,必须彻底扭转粗放的空间扩张方式,注重内涵式增长,构建结构紧凑、生态友好的城市空间新格局.要将城市作为一个由各种功能、要素交互作用、协同运行构成的“生命有机体”,发挥好规划调控和交通定向引导的作用,调整不合理的空间扩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防止因经济活动空间过度、无序扩张对生活、生态空间严重挤压造成空间结构畸形,提高城市功能协调度.在老城区的更新改造中,要注意调整优化经济、社会、生态等功能区布局,均衡分布各种优质资源,形成若干自足性、独立性强的新的吸引中心,在各中心辐射的范围内,居民不需远距离出行即可满足基本工作生活需求,促进职住统一,配合新城区建设,在大城市城区内部形成多中心和谐均衡发展的格局,以增强整个城市的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要适时引导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产业、人口向周边地区疏解,形成具有多中心空间结构、综合功能和整体竞争力更加强大的城镇化地区——都市圈和城市群,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相似文献   

5.
王雅莉  卢成再 《城市》2013,(9):10-14
一、引言随着市场及其联系性的扩展,现代城市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城市之间的经济往来,扩展了城区、郊区,促进了城市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世界各地都因广大的城市化区域的存在而繁荣兴旺。特别是近些年来,距中心城市较远的欠发达地区,因城市间贸易兴起而引致的城市化区域扩展,逐渐被融入到城市化地区,出现了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的局面。然而,在我国,由  相似文献   

6.
陈建华 《城市》2007,(11):29-32
一、问题的提出 在城市发展史上.前工业化时期城市空间扩展是十分缓慢的.城市的产业与人口向郊区迁移只是偶然现象.从工业化时期开始,西方国家城市空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由中心向四周扩张.城市存在的交通、教育以及犯罪等问题.特别是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与卫生问题.促使部分富裕人群先从城市中心区迁移到有新鲜空间与充足阳光的地带.  相似文献   

7.
《城市》1996,(1)
城市基础设施是在城市出现以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产物,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很高,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生产活动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公共服务,其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已经成为制约或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研究便成为城市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片面强调生产,特别是重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城市扩展是人类为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调整城市边缘区和内部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过程。为了分析这种转化及解决办法,本文从福州市不同时期新、旧建成区区块用地的对比出发,揭示了城市用地扩展的趋势,对城市扩展进行了经济分析。从观念、规划、市场、政府多角度分析了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是推进城市扩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王家庭  季凯文 《城市》2009,(1):7-11
一、引言作为一种经济景观.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是空间经济体系格局的最高表现.是一定地域中各种市场力量相互交织在一起并大规模集中的必然结果。因此.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空间集聚性。集聚经济的存在,促使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在城市集聚.最终导致城市土地供不应求.城市土地价格上涨。为了继续获取集聚经济所带来的成本节约等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一、城市文化产业市场初步形成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与发展的载体,其形成、发展和演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形态与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直接体现,也是城市空间形象与功能重塑的重要动力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先行者,通过具体实践已形成规模可观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