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光照日月,气吞山河,成为许多爱国者的人生座右铭。与文天祥同时代的陈文龙,在被元军押送临安途中,也留下“须信累臣堪衅鼓,未闻烈士树降旗。一门百指沦胥尽,惟有丹心无地知”的诗句,同样光彩照人,气节崇高。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旨奉重修”福州台江万寿“尚书《陈文龙)庙”时题刻的石柱对联中赞颂陈文龙:“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清晏仗神庥。”把陈文龙与文天祥“隆名并峙”,同为“一代忠贞”,作为…  相似文献   

2.
大约是五、六年前,省里领导要郭风同志和我,顺带去福州、闽中一带了解一下文物保护的情况。过了春节,我们先在福州市(包括长乐等地)看了许多文物点。我们来到了阳岐“尚书祖庙”和台江“万寿尚书庙”,瞻仰了纪念南宋民族英雄陈文龙的庙宇。陈文龙是南宋的名臣、儒将和抗元爱国民族英雄,他应与文天祥“隆名并峙”。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江西吉安人;陈文龙(公元1232一1277年),福建莆田人,他一生居官廉正,刚正不阿,关心民瘼,一家殉国,满门忠烈,可歌可泣。陈文龙不仅是我们莆仙人的骄傲,是福建的骄傲,也是民族的骄傲…  相似文献   

3.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侮?知音世所稀。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儒家、道家两种对立互补的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生抉择的二难境地,若依前者而积极用世,则容易丧失独立人格,且往往陷入难堪;若从后者而无为自守,又忍受不了一腔的热血抱负,所以很多人的心灵都在欧仕欲隐之间艰难地挣扎。孟浩然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长期在故园或庙门山隐居的孟浩然,包藏不住自己的用世之志.曾多次西人长安求进。不过他内心却很矛盾,“可叹牺惶子,高歌谁为媒”的诗句,说明他出山之前已预感希望渺茫。…  相似文献   

4.
十三世纪六、七十年代,南宋王朝已进入晚期。特别是理宗和度宗统治时期,史弥远、丁大中、贾似道相继专权,政治极端黑暗;蒙古铁骑越过长江,进逼临安。南京王朝内忧外患,偏安一隅,发发可危。在这多事之秋,为了民族的生存,国家的安危,一时涌现出三十多位反抗侵略、宁死不屈、忠贞正气的抗元爱国民族英雄。文天祥、陈文龙、陆秀夫、张世杰、陈班等,都是其中出类拔革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气节“如水行地,如日在空””,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成为许多有志之士学习的楷模。数百年来,文天祥与陈文龙虽然在《宋史》中都有“传”,但前者…  相似文献   

5.
会昌,古称九州镇。古人胡维仲“东南闽粤作咽喉,雄镇当年号九州”的诗句,道出了会昌地势之险要。它扼闽、粤、赣三省边陲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翻开会昌志书,便有“三月复梅州,五月破会壁”的记载: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当年曾率义军由广东梅州出发,在会昌大败元军,把会昌人民从元军铁蹄下解救出来。七百多年来,文天祥在会昌的史话代代相传,他的英名深深印在会昌人民心坎里。  相似文献   

6.
陈文龙是南来一位可以与丈夫样并驾齐驱而毫不逊色的著名爱国主义者、民族英雄。他尽忠报国的高风亮节.宁死不屈的拥锌铁骨.诚如宋末丈人郑思肖所评价的那样“如水行地,如日在空”①.万古长存。陈文龙(公元1232—1277).初名子龙,亨德刚.别号如心。兴化军(今福建莆田市东门外阔口乡)人。席宗咸淳四年(公无1268)状元及第.度宗御笔赐名“文龙”.因字“君责”。历仕度宗、恭宗、瑞宗,累官至参知政事兼枢密院事、闽广宣抚使、知兴化军等职。陈文龙出身于“一门两丞相,九代八太师”的名宦世家。他的前辈如南宋宰相陈俊卿等,都是…  相似文献   

7.
呈现诸君面前的是不同于我的所有著作,偏于感性的随笔的文集。无以名之,姑且以“指月”二字塞责。自从追随张岂之先生和诸前辈步入学术圣殿,迄今也二十余年了。抚今追昔,顿然记起白居易的诗句:“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便始休”的诗句。然而思维好像停留在过去,皮囊却改变了颜色。昨天还是风华正茂的中青年学者,转瞬之间便经历了天(干)地(支)的旋转,被学生称为“可爱的老人”了。原本平静的心也难免升起“人生苦短”的感喟。  相似文献   

8.
民族英雄文天祥壮烈殉国距今已七百余年。他那“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民族气节,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壮丽事业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成为我国历史宝库中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因此,认真探求文天祥民族气节的本源,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必要的。社会风暴的洗礼文天祥生活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南宋后期。他出生的前一年(公元1235年),蒙古统治者窝阔台就已分兵三路南侵,拉开了宋蒙战争的序幕,文天祥就在这场民族战争中成长,接受着血与火的洗礼。战争中,文天祥亲眼看到了“山河千里…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女神》中的有些诗句是很难理解的,如“一的一切”,“一切的一”,而不少作品选本的注释又多有错误,更是增加了自学的困难。其实,《女神》中的疑难诗句,都是郭沫若受了泛神论的影响而写成的,带有浓厚的泛神论色彩,弄清了泛神论对郭沫若的影响.这些诗句就不难理解了。泛神论是一种解释世界的哲学思想,其基本观点是:整个宇宙世界是一种自本自根的客观存在,并非由外在于自然界的“神”所创造。它认为,宇宙间的万物(包括人)都是这种客观存在的表相,表相互为因果,相互依存与矛盾,便由运动而产生一种内在的创造力。这种创…  相似文献   

10.
骆正军 《船山学刊》2009,(3):133-135
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期间的心态主流为“无悔”,十年“炼狱”,使柳宗元的思想更加成熟、笔力更加雄健、知识更加广博、灵魂倍加净化。他虽然无奈于世事,却痛定思痛,运用手中的如椽巨笔,写下了近500篇诗文.为后人留下可资借鉴的、光泽璀灿的思想财富,因此而无愧于生民,无悔于人生。永州的十年,可以说是柳宗元“无奈的十年、无愧的十年”。更是“无悔的十年”。  相似文献   

11.
卞国福的诗,很早就读过不少,他的名字和诗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以往读卞国福的诗是在报刊上,比较零散。现在案头有了他新近出版的一本诗集《朝霞满天》(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第1版),不胜欣喜,可以较完整地了解诗人的创作风貌了。《朝霞满天》“以情真意切、朗朗上口的诗句,歌唱了作者钟情眷恋的故乡人民和朝霞满天的热土”,引起我的关注和共鸣。它是“一组锦长的乡土的恋歌”,我从诗作中则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热烈、奋进的人生情怀。卞国福的社会工作繁忙,长期担任领导职务,他是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诗歌创作活动的。这一点令…  相似文献   

12.
岳飞信佛说     
《宋史·岳飞传》未记述岳飞信仰宗教说,实际上岳飞是信佛的。清人黄邦宁辑《岳忠武王文集》,所载题记和诗词.见有岳飞八千里路征战、途经祠庙。多有趣壁和诗词.如《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五岳祠盟记》、《东松寺题记》;此中即有“聊结善缘,以慰庵僧”句《东松寺题记》;《家集》所载《题池州翠光寺》:“余虽江上老,心羡白云还”;江西《饶州志》所载《题鄱阳龙居寺》:“巍石山前寺,林泉胜复幽”;《江西通志》所载《题雩都华严寺》:“手持竹杖访黄龙,旧穴空遗虎子踪”等诗句,多是蕴含对佛家的向往和萦念。宋绍兴二年(11…  相似文献   

13.
正视“人生的困惑”朱:谈论“人生”并不是新话题。每当历史的转折关头或是社会转型期,有关“人生”的议论自然也就多起来。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至圣先师”孔子,在感叹生命流逝──逝者如斯夫──的同时,一日三省,要求做到“仁者爱人”;东汉末年,饿莩遍野,一代袅雄曹操在征战之余,曾东临碣石写下“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的名篇,由此而发出“人生几何,对酒当歌”的感慨。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孔子稍早一些的老子,主张人类应清静无为,归于自然;而首倡“天人感应”之说的西汉董仲…  相似文献   

14.
在光明日报社主办的《文摘报》1986年11月13日第364期第7版上看到《新发现的一首文天祥佚诗》一文。该文系从《福建论坛》第5期转摘的。作者林如求同志向读者明确指出:“查北京市中国书店据1936年世界书局影印的《文天祥全集》(1985年3月第1版),不见收录此诗,可见其为文天祥佚诗。”不知林如求同志是否仔细认真地通检了《文天祥全集》,就如此言之凿凿地下结论说:“不见收录此诗”,从而武断地判定为“文天祥佚诗”? 其实,只要稍微严肃认真一点,在林如求同志所指的这本《文天祥全集》中是不难找到此诗的。请翻至该书影印本的第382页,诗题作《赠许柏溪惟》,即林如求同志所谓的“佚诗”。此诗连同另一首题为《早起》的五言诗均作为“拾遗”附在《文山先生全集》卷之十四《指南后录》卷之三的末尾。载于《许氏家谱》的所谓佚诗与全集中的《赠许柏溪惟》诗的基本内容相同。均为五言十二句。  相似文献   

15.
一、青年追求的现状(-)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愿望.但由于对现实问题认识的偏差,导致理想出现困乏,追求呈现危机。目前,一些青年的人生追求不高,在工作上只是维持现状,推一把动一下、但是.在问卷中,对于“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最有意义?”和“你的生活目标是什么?”,回答“对社会有所贡献”和“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分别占65%和78%,表明青年们的主观愿望是好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主观愿望与实际行动的背道而驰呢?我们认为其原因在于;一是面对改革的矛盾心理。改革意味着创新、意味着各种利益的重新调整一青年们既期待着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诗人对于诗人的形象,我们较早而强烈的印象来自屈原,他给我们留下了刚正不阿、独立不迁、怀才不遇、上下求索的动人记忆。陶渊明与屈原不同,屈原在天问无对的时代人生悲剧面前,把自己的身躯投进了泪罗江,写下了一首无字的最悲壮的诗;而陶渊明在不得志的人生中返归本真的自然田园生活,在人与自然的无言交流中.产生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恰然与静穆。李白最大的特点是不愿作一个庸人,他狂放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内在地透露出一种盛唐气象。而唐代另一个诗人杜甫,则又是一个“穷年忧黎元…  相似文献   

17.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津推翻元朝统一中国后,曾命中书省派员到地方访求应把的神抵。“凡有功国家及惠爱在民者,著于把典,令有司岁时致祭”。在这次调查上报的神抵中,朱元津特别重视江西庐陵的文天祥和福建兴化的陈文龙。这就是阳歧“尚书祖庙”庙门额上1方青石直书“历代旨奉把典”题刻的来由。明天启七年(1627),当地村民。水上居民和莆仙一带在省城经营的商贾,出自对乡贤忠贞气节的景仰,开始将原建在阳歧江边“兴化道”旁的庙宇,移至阳歧村“凤鸣山”下新建陈文龙庙。这是阳歧“尚书祖庙”的最早起源。庙建成后…  相似文献   

18.
1.福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1.1福建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在全国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1994年,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25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1978年增长6倍,年均递增率为1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678元(1990年不变价),为全国平均值的1.45倍;财政收入147.55亿元(现价),是1978年的9.79倍;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5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77.7元,分别为1978年的10.34倍和11.44倍。1994年底,福建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  相似文献   

19.
明初,凡外商入贡者皆设市舶司以领之。“在福建者专为琉球而设”①。清袭明制,福建仍是中国通琉球(今日本冲绳)的唯一口岸,因此福建成为中琉关系发展的重要省份。中国册封琉球使团在福建造船、招募使团人员,福建是中国册封琉球使团启航和返航的地点;琉球来华进贡使团均在福建上岸,进京人员均由福建政府派人护送;琉球政府曾派遣大批的留学生在福建学习各种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为了发展中琉友好关系,明政府还曾颇令让闽人36姓移居琉球。由此可见,福建在中琉两国之间政治交往、文化交流、贸易交通等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福…  相似文献   

20.
“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 微州,古称“新安”。不少徽州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习惯自称为新安人,如南宋大儒朱熹就自署“新安朱熹”,为著名小说《水浒传》、《金瓶梅》等刻绘插图的微州刻工也多在画面上留下“新安某某”的落款。新安郡,是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设立的,它的前身是汉末三国时孙权所设立的“新都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