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如何调节好人际关系,促进其良性互动,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系统工程。文章认为,应当从三个着手:一是从“关系至上”转换到“效率优先”,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二是从“为民作主”转换到“以民为主”,完善民主政策制度;三是从“人际信任”转换到“契约信任”,重建现代伦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府的关系,主要包括决定与执行、产生(包括选举和任命)与负责、监督与被监督等三种关系。值得重新认识的是,“人大”与政府是分工设立的,并非“议行合一”的;对二者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人大”不理直气壮地履行监督职权和政府不接受监督,都是违法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老子的“大音希声”是以比喻来说明“道”的特点的,它涉及到文艺创作中“有”和“无”、“虚”和“实”的关系问题。虚实结合、重虚的方法,表现出中国古代文艺不同于西方的重要美学特点。虚和实的具体含义,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主要的有:一,虚和实的关系即虚构和真实的关系;二,虚和实指文学作品中虚字和实字的关系;三,虚和实的关系就是作品中的神形、情景、意境的对立统一;四,虚即文艺作品中未直接描写的部分,实即直接描写的部分。对文艺创作中虚实关系的处理,大致有两种:一是实以引虚,二是虚中孕实。无论实以引虚或虚中孕实,均应虚实相济。  相似文献   

4.
美感是审美主体发现审美客体“特殊”的情绪、声、光、色、形或运动态势的积极结果。“特殊”要转变为主体的美感需要依赖乏个条件:第一,客体具有审美潜能;第二,主体具有审美潜力;第三,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建构起审美关系。所以,发现对象的“特殊”是美感产生的前提,审美关系的建构则是美感得以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高等院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三是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的关系;四是“软件”与“硬件”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这四个关系,就能把握住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把大学生塑造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相似文献   

6.
秘书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为领导当参谋、出主意, 是秘书部门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责。要履行好参谋职责, 必须处理好 “积极参与”与 “适度参与”的关系。如何处理: 一、要把握好 “参与政务与管理事务的关系; 二、要把握好越级思考与履行秘书职责的关系; 三、要把握好领会贯彻领导意图与了解群众反映的关系; 四、要把握好适应领导特点与自尊自爱自强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品德结构,就其总体形式而论,包括内在的个体结构和外在的关系结构。分析孔子品德的内在结构和外在结构以及构成品德结构的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得出四点启示:第一,健全的心理机制是品德完善的重要条件;第三,完美的品德是体现在各种伦理关系中的诸种美德的平衡统一;第三,研究品德问题应采用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第四,当代中国的品德目标应是“仁德”与“智德”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对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研究中应把握几个要点:一是要全面把握“可跨越”与“不可跨越”的辩证统一关系,特别要抓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出发点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是要正确把握“跨越”的必要和“跨越”的条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特别要注意本国实践与世界各国普遍交往的相互关系;三是要深刻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特别要以“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来把握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设想和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实践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姬建民 《中华魂》2014,(19):34-34
强卫担任江西省委书记后,即在省委全会上脱稿宣布,说他有“三烦”:第一烦跑官要官,托人找关系找路子来打招呼,明确“在同等条件下,我优先不提拔你”;第二烦送东西,“不会让我对你有好印象,还是不要给我送为好”;第三最烦的是有些熟人、朋友、亲戚打着他的旗号到江西来谋取自己的利益,“你们不要轻信这种关系”。他在其后召开的省委常委民主生活会上提出“开展批评向我‘开炮’”。在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共鸣。  相似文献   

10.
辩证法认为宇宙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也是统一的。本体“A”的内部必然地发展异化为“A”与“非A”即“B”。在本体发展变化的系统里,每个层次内部的A、B、C、D、E、F……及其相互之间表达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关系;而在A、AB、ABC、ABCD、ABCDE、ABCDEF……每个层级之间表达的是事物发展的价值关系。按照这样的研究思路,研究人类历史的种种哲学辩证法形成及其相互之间旳同一关系,我们将会得到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具有同一性的哲学辩证法体系。历史中所有哲学辩证法形式及其之间旳同一关系都会在这个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道立于二,物成于三。事物是“一分为三”的。“一”为一个事物,“二”为事物内部矛盾对立的双方,“三”即是矛盾双方经过对立斗争形成的具有新质的“一”即是“三”。“一分为二”是特殊时期特殊状态下事物存在与运动的规律;“一分为多”是事物的基本属性,也是事物存在的规律;“一分为三”能够包含与表达“一分为二”“一分为多”,是事物存在与运动的最普遍规律。“一分为三”既是辩证思维的全面而准确的简明表述,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对于世界哲学的重大贡献,是人类思想宝库最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1.
现在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体育课堂教学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转变观念。为此,本人对体育课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认为要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互动关系:第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第二,主体与主导的关系;第三,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第四,处理好“常式”与“变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梁漱溟的“新儒学哲学”与柏格森哲学有着姻缘的关系.梁漱溟接受了柏格森宇宙是“生命冲动”的创造的观点,形成了“尽宇宙是一生活”的世界观;梁漱溟从柏格森哲学的非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出发,系统地提出了三量说的认识论模式;梁漱溟的新儒学的文化观,广泛地接纳和溶贯了柏格森哲学,特别是直觉主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共青团“推优”工作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校学生党建面对的新课题,为了全面阐述高校学生党建与共青团“推优”的关系,从党组织为团组织“推优”提供保障;“推优”是党团联动的切入点;“推优”对高等学校学生党建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把高校学生党建与共青团“推优”互动关系建立在可操作的层面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在党建与团建关系上形成的若干模糊认识,实践中必将使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不断体现新特色。  相似文献   

14.
[摘要]“共生教育”是西南民族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它强调了个体生长过程中人在自然/人文关系结构中的共融、和谐,表现在三个维度: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互渗与共融,合一而不对立;在人与社会关系上的同一;在不同文化之间关系上的和而不同。“礼”连接了这三个维度的共生关系,始终居于核心地位。作为“共生教育”中的礼,其基本特征为:植根于西南民族的日常生活中(“礼源于俗”)、外显于礼俗社会中的器物(“礼形于器”)、操演于西南民族各种仪式性教育中(“礼融于仪”),并具有公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八荣八耻”是对我国优良文化的传承,但二者也有不同:一是产生的社会背景不同。“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是为维护当时以血缘关系、宗法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而“八荣八耻”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上产生的;二是体现的核心精神和指导原则不一样。“八荣八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贯彻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原则;三是在具体表现或具体要求上区别很大。  相似文献   

16.
艺术美与生活美的关系是美学史上的千古之谜,也是文艺创作和鉴赏实践中绕不开的难题。艺术美与生活美就其主要性质形态、生成构成、功能目的等方面是不同的,二者不能随意比较;而就其皆为“美”而言,又是可以比较的,这就是毛泽东所作出的“三个最”、“一个唯一”和“六个更”的著名结论和命题;其次,毛泽东在“讲话”中还精辟地分析了艺术美与生活美关系的辩证法,即二者相互依存、相互需要以及相互创造转化,充分体现了生活美对艺术美的基础支配地位和艺术美对生活美的超越和改造的审美创造和审美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7.
立体几何的最大特点是“定义、定理多”;高中学生的最大难点是“理解记忆难”。而“内容系统化”正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所在。笔者将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奉献给大家,望能有所帮助。第一章的中心问题是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将它归纳、总结,形成三种主要类型。这三种类型是:1.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相互关系;2.平行、垂直中的唯一性;3.平行、垂直间的三者关系.1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的相互关系1.互平行关系线面平行与线线平行、面面平行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一、骈文的定义不应是“美文”;“骈文”与“四六文”既是种属关系,而在某些场合又是对等关系。二、骈文与赋虽各为一体,但可相互包容交叉。三、唐代骈文的变革主要应归功于古文运动而非陆贽及“燕许大手笔”之力;而唐初骈风之盛主要是其自身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十八学士”的倡导。  相似文献   

19.
“三步教学法”的第一步“是什么”,主要侧重知识的传授;第二步“为什么”,主要注重能力的培养;第三步“得出什么结论和认识”,则主要偏重思想教育。实践证明,“三步教学法”是中学历史教学中易于操作且富有实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赛珍珠的“大地三部曲”谈“史诗”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史诗”精神,其中心是艺术家对人的个人命运以及个人同人民的关系的理解、对历史过程的实质的深刻认识。具体地说,赛珍珠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一些作品,艺术地处理和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史诗”精神:(一)生命的意识与创造的过程;(二)深暖的人性与坚定的信念;(三)社会的背景与生存的时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