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雇主与雇员的矛盾是企业运作中人际关系的主要矛盾,这种矛盾的冲突在民营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正确处理这个矛盾是维护企业正常运作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前提条件.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雇主与雇员的矛盾乃至其他各种方面的矛盾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仇睿 《社会科学家》2001,16(6):59-6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二重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也必然存在二重性,同样,发展方向也存在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国家希望并采取措施让企业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性质的要求,而企业则在努力追逐和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就要求,要想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全力解决这种矛盾.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中,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渊源及其特有的价值判断与主张价值祛除的行为主义方法之间存在着持久不断的矛盾与冲突.这种矛盾不仅导致了政治发展研究的衰落,而且也制约了这种理论研究在现实政治发展中的作用.政治发展不仅是人类挥之不去的永恒主题,而且政治发展本身也不可能排除价值追求,但是这种价值只能是人类社会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人类本性的回应与满足,于是政治发展及其研究的图式转换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4.
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法,社会主义在取代资本主义之后,它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水平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规模、程度、形式及其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种社会基本矛盾是在消灭了资本主义制度,解决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及其上层建筑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之后,必然产生、存在的新的矛盾,不过这种矛盾不再具有对抗性罢了。这种矛盾表现在社会生产上主要是整个社会生产的统一计划管理与社会主义企业、生产单位、劳动者个体的相对独立性之间的矛盾;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要是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以及集体(企业)与集体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在经济关系、经济利益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又往往集中表现为上级与下级、领导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上述两方面表现出来的矛盾,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化生产发展的水平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规模、程度、形式及其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引起和决定的。如果我们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所有制形式上,人与人的关系上,分配关系上,不能与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实际水平及其客观要求相适应,我们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制定,实施的政策、法律和管理体制,不是及时地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5.
嵇康是中国文学史上较为矛盾的诗人,一方面他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学主张,追求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另一方面则又表现出对儒家传统的遵从.这种矛盾具体地表现在他脱俗与入俗、避世与入世、悖礼与崇礼、贵生与殉身的冲突之中.  相似文献   

6.
重新审视流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观点,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在逻辑上显然并不充分。这种观点是基于"经济人"的假设,是把发展等同于效率,是把矛盾的特殊性当作矛盾的普遍性。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政治文明发展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和谐的巩固基石,是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切实体现。  相似文献   

7.
王铎书法的崇古观念与艺术风格之矛盾的心理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运礼 《中州学刊》2006,(3):255-258
王铎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由于其在政治上的无望和降清时期处于“贰臣”的谩骂中,内心充满了抑郁和矛盾,反映在他书法艺术追求上崇尚复古思想,内心追求魏晋风韵。与书法作品风格面貌的矛盾,也就是说他的审美誓言或者说其传达给人的表面的复古心理,与其真实的书法风格面貌产生了矛盾。这种内在矛盾有着深刻的时代动因和心理动因,挖掘王铎书法观念与风格的内在矛盾,阐释其心理动因,对于认识评价其书法风格与成就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所有制本质的公有性和生产力水平的滞后性的矛盾.这里所说的"滞后性"可以包含两种意义.一方面,它可以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与社会主义中高级阶段生产力相比的滞后性;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指现阶段生产力与公有制的要求相比的滞后性.前一种滞后性的存在是众所公认的事实,但是它与所有制本质的公有性却未必构成矛盾.就总体来说,我们当前的生产已经实现了社会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将有很大提高.这种生产在客观上要求对生产  相似文献   

9.
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观念指导着人们的社会实践.在改革开放之前,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追求必然性的理性主义认识论,由于其对技术理性的极端崇拜而导致了很多问题,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在这种认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已经难以为继.认识论从此时开始向或然性转变,并指导着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这种转变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的,它不仅对于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而且对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青年是一个流动和变化的群体.这种变化不仅在于他们随着年龄的成长逐渐向成年人过渡,还在于他们本身生活于这样一个变化中的时代.时代给他们提出的难题要远远多于他们在自然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他们在这些难题面前又往往显得无所适从,在人格特征、思想观念、行为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混乱与矛盾的特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追求和实现的矛盾是当代青年精神生活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