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09年在北京朝阳区、广东东莞市和浙江诸暨市组织进行的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地理梯次流动、职业梯次流动和家庭梯次流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地理梯次流动受到个人特征、流动经历和父辈的"探路者"效应的影响,职业梯次流动受到流动经历、职业稳定性以及与流入地居民来往状况的影响,家庭梯次流动受到家庭成员特征、耕地面积、流动经历、流入地亲人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人口地理波分析表明,中国有5大人口地理波波及区,4组人口地理波先发展地,2个人口地理波向西部传播的中转地。"两纵"、"两横"四大人口地理波传播扩散基本通道。各地人口发展空间上有差别,时间上有先后,有工作因素,更有时空差异客观规律的作用。应尊重发展的时空差异,在不同的人口地理波波及区和同一人口地理波波及区的先发展地区和边缘地区,创造不同的发展模式,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提出不同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时间表。全国统一但有区别的人口政策和工作模式的不断创造和完善,应是全国人口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人口波动与经济波动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大量研究表明,人口波动与经济波动应该是基本同步的。然而,由于地域间的差异,二者波动不仅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而且存在着一定的时间次序。以贵州高原为研究对象,借鉴经济周期理论和分析方法,将空间差异和时间次序结合起来,研究在高原山地环境条件下人口与经济的时空梯次波动特征及其基本原因,为探索山区人口发展规律,制定贵州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战略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中国大规模流动人口的流动特点及其流动过程进行理论思考,提出梯次流动概念和流动人口的梯次流动形式、前提条件和原理。将梯次流动定义为在流动迁移的过程中,流动人口凭借自身以及外部的力量不断改善其个人和家庭的福利状况,从而呈现出的一种渐进性的向上流动现象。梯次流动成为一种人口流动中不断优化决策的过程,梯次流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国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促成了梯次流动动机的形成和实现的可能。梯次流动的分析视角有助于从微观视角分析个人流动到家庭流动迁移完成的过渡过程,更好地认识中国流动人口现象的特殊性并完善相应的政策与制度。  相似文献   

5.
人口理论研究从人口数量经济理论到人口质量经济理论的演进 ———对西方学者关于人口与经济关系认识的回顾与评述向志强 ,孔令峰 ( 1·0 3)………………………中国人口发展地理波分析尹文耀 ( 1·0 8)……………………………………………………………………1 974— 1 985年间中国人口理论发展的逻辑与历史曲海波 ( 2·0 3)…………………………………………中国 90年代人口—经济区域配置变动趋势分析黄颖珏 ,王桂新 ( 2·1 0 )…………………………………中国人口科学研究的新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与发展研讨会”综述傅 …  相似文献   

6.
在对人口结构、城镇化与人力资本三系统耦合机理及其动态跃迁机制全面解析的基础上,构建三系统耦合模型,对1997~2014年中国省域三系统的综合指数及系统耦合的时空演进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区城镇化、人力资本指数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而人口结构指数则呈下降趋势.同时,各区域三系统耦合均已进入协调发展阶段,且呈由东至西递减态势,但耦合演化进程较为缓慢.未来全面推进人口城镇化,并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实现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质量红利的转变,是有效减轻人口结构负面效应,从而最终实现系统耦合持续演进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人口规模、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动量着手,建构了含24项具体评价指标的人口竞争力评价体系,并运用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法与聚类分析对2006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法适用于人口竞争力整体评价,具有较高的精度,但数据转换方式的选择会影响精度.按照人口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分数,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可聚为七类;人口竞争力呈现北强南弱、东优西劣的梯次格局.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还是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都是由历史、自然、经济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其中自然环境是研究民族迁徙和人口迁移的基础。中国版图兼有南农北牧两大区域,由周秦到明清,长城内外的对峙,农牧民族的分合,正是历史上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二元一体化的历史缩影。纵观中国人口迁移史,北方游牧民族迁徙和人口移动不仅次数多、规模大,影响深刻,而且也成为其他民族迁移的主要动因,研究此问题对探讨中国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一、北方游牧民族人口迁移的动因从迁移原因上分,人口迁移可分为…  相似文献   

9.
人口学的发展在我国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了。这期间我国的人口工作者和其他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使得人口学及其应用在中国这片大地上生根、开花,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的人口学家在世界上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人口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在我国更加完善起来,人口研究及其应用所取得的成果层出不穷。这些成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口研究的知识宝库,也为我国的人口实践提供了大量、科学的依据。人口研究及其应用在我国正朝着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曾毅教授的新著《人口分析方法与应用》的出版又为繁荣我国的人口研究及其应用增添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人口学刊》2019,(5):35-44
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中心地带,经济总量大且人口密集,研究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系对促进中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参考意义。本文基于1995-2015年我国中原经济区的人口与经济数据,采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性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时空演变以及空间关联结构。研究发现:从人口与经济增长协调性来看,人口-经济增长弹性系数为0.05,经济增长对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从人口与经济分布的时空演变看,中原经济区人口高度集中区域范围缩小,经济发展进一步向核心区域极化,呈现出"中心-外围"结构。人口与经济集聚关系多为协调型和超前型,主要位于中原经济区的中部和北部,其人口、经济集聚能力较强。滞后型地市数量逐渐增多,经济集聚滞后于人口集聚。从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关联结构看,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分布集聚趋势不强,关联性有所减弱,大部分城市分布在一、三象限,呈现出高-高(H-H)分布和低-低(L-L)分布,区域内人口与经济发展差异大,不利于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