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方式问题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农业劳动力转移方式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又是一个人口地域上的迁移问题。在当前农业有愈来愈多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的情况下,如何迁?怎样移?通过调查发现,临时性迁移是目前农村人口中较为流行的一种迁移形式,它较适合当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一、农村城市化是推进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化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关系、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我国的经济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乡村不断地转化为城市并最终为城市所完全同化的过程,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桥梁。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对于胜利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城市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一)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转变的桥梁。城市是现代经济的“火车头”。加快城市化进程,不仅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客观需要,也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加快农村人口城市化,有利于从根本上走出农村“高生育率———低人口素质———低劳动…  相似文献   

4.
人口流动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量的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未能实现流动人口的城市化,相反,却导致了以阶层分化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分化。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是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不能走西方式的城市化道路,在扫清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障碍的同时,可选择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即农村的城镇化与城市的城市化两条腿走的道路。人口流动是解读中国城市化与农村社会分化的对立统一关系的钥匙。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迁移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瓶颈。表面上看是城市户籍制度阻碍了城市移民的迁移,但实际上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土地资产(房地产)不能随人口转移而导致的城市移民的安置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土地资产的沉淀,既增加了迁移人口的城市安置成本,也增加了他们脱离乡村的退出成本,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迁移。另一方面,目前城市政府对低收入阶层提供的住房仅仅限于已有的城市居民,且住房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的公共财政和部分土地出让收入,对城市政府是一种负激励,导致了中国城市化空间区域上的无边界约束和人口城市化的严重制约。因此,如何为城市政府寻找一种对外来移民提供城市住宅的解决方法和激励措施,就成为农村劳动力城市化移民的关键所在。将农村劳动力移民的土地资产进行置换来解决移民的城市住宅,对城市居民的所有住宅实施房产税收作为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基础是一种现实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陈跃华 《南方论刊》2004,(11):12-15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与迁移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农村人口的流动首先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中,只有政府、市场、企业和农村劳动者共同作用,才能实现流动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7.
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步伐 ,减少农民数量 ,提高城市化水平 ,是提高我国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 ,根据我国国情 ,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并举 ,以小城镇为重点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步伐 ,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又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发展小城镇 ,重点是要提高小城镇对人口、产业、资金等方面的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8.
中韩城市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国城市化具有三方面的特征 :第一 ,城市拉动型的城市化 ,即实行以原有城市为依托的工业布局 ,通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实现人口的城市化 ;第二 ,充分、自由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第三 ,以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韩国城市化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消极后果 ,主要是汉城人口过度膨胀 ,造成一系列深刻的社会问题 ,以及从 2 0世纪 6 0年代到 90年代中期的农村的衰落。同韩国相比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征是 :城市拉动型城市化和农村内发型城市化同时并举 ;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 ;积极、稳妥、有控制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韩国城市化对中国城市化的借鉴意义有三个方面 :第一 ,在建设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时 ,必须注意避免城市规模过大 ;第二 ,把农村、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 ,解决好城市化进程中原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问题是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之一,合理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化发展进程与城市的承载能力相关,准确度量城市化成本是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和选择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重要依据。中国的城市化成本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本,即每增加一名农村迁移人口,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所增加的费用。城市公共服务支出主要由三项内容组成:社会保障支出、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以及教育支出,经测算,2012年中国城市化人均成本为16859.3元。  相似文献   

10.
人口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山东省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发展过程表明:一、社会人口城市化,是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的必然结果。二、开发建设小城镇,是未来15年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基本趋向。三、兼业和专业并存,“摆动”和定居并存,是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特征。四、由初级到高级,由小到大、梯次发展,是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世纪之交,中国经济进入大调整。大转折、大变化。大发展的新阶段,正处于一个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过渡的大转型时期,当前中国城市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征:卜)人口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仍远低于国际水平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长。由于乡村向城市的转化。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迁移、以及城市自身人口的增长,城市人口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据调查,从1949-1997年近50年的时间里,我国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从2740.6万人增加到2.14亿人,增长了7.8倍。正是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成为城市化的一个…  相似文献   

12.
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城市化对我国未来较长时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已成为共识。然而对于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泪前从理论和实践上还仅偏重于城市(镇)建设和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上。至于就农村内部自身生活方式城市化、将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作为城市化理论研究的内在构成部分、通过农村生活方式逐步城市化实现需求的增长进而支撑经济长时期持续增长的系统研究尚未予以关注。 一、生活方式城市化及其界定 必须承认,自城市产生起,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城市化生活方式是不同的.我们难以用一个标准界定城市化生活方式。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城市化生活方式总…  相似文献   

13.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在于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人口的城乡地域分布来评价城市化水平是不科学的、不准确的。居民的生存条件 ,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指标 ,是评价城市化的最本质的指标。参考我国城市化的重心应当放在强化农村建设上 ,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前提条件。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 ,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14.
<正>巨额农村剩余人口的城市化是未来几十年经济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城市化的趋势如何,应当采取怎样的对策,本文拟就此谈点看法.一、中国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趋势二元结构转换的人口空间变动特征是分散的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是二元结构转换的一个过程.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的转移.(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的溢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先是工业部门的扩张,后是第三产业的扩张,农业部门劳动力人口要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规律.农业部门劳动力人口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新增农业劳动力人口需要向非农业产业转移,二是原有的农业劳动力人口也需要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农业部门对劳动力人口需要的相对减少和绝对下降决定于:1.工业化、城市化占用大量的土地,交通体系及民宅的建设占用大量的土地,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与乡村的结合点,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影响到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同样也关系到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农村工业、人口等要素的聚集地,小城镇是农村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产业化的支撑点,小城镇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是世界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重要产物,也是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据联合国1989年11月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41%,并呈上升之势,其中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占其总人口的72%,而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城市人口仅占其总人口的32%。但是,发达国家大约经历了200多年时间才完成了城市化发展过程,即大量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城乡二元化封闭社区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开放性社区。因此,对中国而言,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完成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化发展滞后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城市化”,学界至今未有统一的解释,众说纷经。我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两个相向运动的过程:一是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并向成市聚集的过程,二是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过程。“城市化”作为一股世界性潮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和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中国的城市发展有过辉煌的过去,但城市化的发展程度却落后于西方近二百年。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城市化发展滞后的原因。一、中国封建城市发展及特点的简单回顾城市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不可能一朝一夕…  相似文献   

18.
就近城镇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迁移到家乡附近的城市或城镇实现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了城镇化和市民化。本文特别强调以地级市和县域为核心的就近城镇化,因为此种具备相当规模的就近城镇化与以往的小城镇相比,一方面具有明显的人口、经济集约化优势、城镇聚集效应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所造成的诸多"城市病"。本文总结了就近城镇化的三种模式:一是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农业人口就近城镇化;二是强镇崛起带动农业人口就近城镇化;三是以地市为单位推进全域的城乡一体化和就近城镇化;还分析了三种模式的特点,也进一步深入阐述了就近城镇化中应特别关注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的宁夏农村城市化高桂英一、农村城市化的历程与内涵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衣村城市化是指农村转变为城市(包括市镇、城镇)的具体形成过程。主要表现在:农业经济活动的比重逐步下降,非农业经济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乡村人口比重逐步降低,人口不...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打破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现象,扩大城乡交往,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决策,本文仅就城乡一体化问题说明以下几点意见。 一、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 乡村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随着工业化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并发展的。乡村城市化主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1950年世界城市人口6.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7.6%,1980年城市人口14亿,占总人口的43%;估计到本世界末世界总人口将达到62亿,城市人口32亿,占总人口的51%。我国城镇化水平低,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本世纪末,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超过30%。 我国乡村城市化并不是整个乡村全部为市区所覆盖,也不能走资本主义国家所走过的那种人口高度集中于城市,从而造成城乡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