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电影作品的网络"恶搞"是我国网络产业发展的新产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其显著特点。网络"恶搞"能够迅速流行有深刻的文化和技术背景。从性质上说,网络"恶搞"属于新型文艺评论,也具备构成改编作品的条件。网络"恶搞"在网络的传播可能对电影作品的著作权、相关主体的名誉权和肖像权构成侵犯,尽管如此,我们应当在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基础上寻求对其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2.
以报纸为主要阵地的传统新闻评论由于其载体的"热媒介"特质,所以更多地带有媒介"强效果论"的传播思想。然而,网络时代的来临冲击了传统新闻评论"一对多"的扇形传播路径,报纸评论在栏目、文本及生存空间上面临深刻变革。网络评论部分消解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使公众表达获得了"发声渠道"及相应的影响力。总之,不论是传统评论的转型还是网络评论的发展,新闻评论的流变与延伸都引发了新问题和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叙事文学批评观念不断演进,经历了从"道统"到"悲剧"的转型过程.时至近代,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促成了中国叙事文学批评观念的现代性转型.对《<红楼梦>评论》"悲剧"批评观念出现的前因后果及其现代性转型的意义与影响的论证,需要从中国叙事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在历史与文化的语境中加以考究.  相似文献   

4.
《影视鉴赏与评论》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必修课的《影视鉴赏与评论》,不同于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公共选修课《电影欣赏》,前者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本文从该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讲授内容、授课方式方法进行具体而深入的探讨.结合教学实际,强调对于影视初学者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路多讲解多让学生练习,探索提高学生从专业角度分析评论影视作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让读者理解和接受所提出的观点是新闻评论的写作目的和难点。本文拟从心理学的角度 ,分析在新闻评论写作中 ,联想在提高读者对新闻评论所提出的观点的理解度和认同感方面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颠扑不破”的评论手法是喜剧美学的“归谬法”、美术上的速写漫画手法在新闻评论中的运用。此类新闻评论的美学特色在于:(1)常常使用第一人称现身说法,属于“画眼睛”式的“灵魂白描”。(2)主人公谬论的表现形式多为口语化的自我辩解,而每每“立于不败之地”。(3)评论往往带有相当鲜明的夸张色彩,制造出强烈的反讽效果。  相似文献   

7.
评论符号权力的生成与"公民写作"期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评论是一种思想性信息,也是一种权力符号。当代中国的评论正在实现着话语权从政治殿堂走向寻常百姓的部分位移,初步具有了“公民写作”的意义。在社会利益和市场利益的双重作用下,评论产品的生成要经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多种资本塑造,评论符号权力的实现也被解构为话语权、渠道权和视听权的共同作用。解构评论这种思想产品的生产过程发现,资本在评论权力的实施中仍占据着支配地位。“公民写作”虽已初见端倪,但还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8.
针对网上大量在线评论的有效识别和影响因素问题,从评论发布者和评论本身特性角度,选择了亚马逊网站上化妆品和数码相机两类产品总投票数不少于2的595条有效评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立评论、客观评论标题的有用性更高;积极情感倾向的评论对评论有用性有着显著的正影响;验证了评论发布者属性对在线评论的间接影响效应:评论者空间排名和历史评论数量通过评论长度和评论情感倾向间接地影响评论有用性;产品类型对评论长度和发布者历史评论数量的调节效应显著;评论长度与评论的有用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搜索型产品中更加显著;历史评论数量与评论有用性存在负相关关系,在搜索型产品中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从类型学角度考察电视新闻评论,按其不同特征,可分为点评式、主评式、述评式、互评式、杂说式五种。由于它们各有特征的内生元素,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它们形成了不同的"评论语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交织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评论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是在评论主体的评论实践及对自身反省和改变的过程中,加之外界对出版评论的批评的建构力量,不断改善"捧评""骂评"盘踞的状况,逐步确立的一套从评论理念到评论实践较为完整的规范体系。这直接推动了当时出版文化观的形塑,主要表现在引导建立正确的出版价值取向和推动树立高尚的出版职业道德观两个方面。民国时期出版评论对出版文化观的影响并非单向地促动和推进,两者是彼此影响、共同发展的耦合关系,呈现出一种良性的、动态的"互动互构状态"。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有其自身的内在品格与话语特征,足以折射出社会变化的诸多信息.本文着眼于我国新闻评论的价值定位,并从新闻史学角度分析了20多年来新闻评论逐渐建构起来的"意义模式",即融入"新时期启蒙意识"、传播现代文明意识和凸现人文精神主题等,认为新时期评论宏扬了"开民智"的新闻传统.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教育评论仅有在学术报刊单向传播、传播者与接受者泾渭分明的专业教育评论方式显然是不够了。新媒体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日益成为微教育评论载体并显示其独特优势。新媒体虽然具有传播空间广、速度快、信息量大等优势,但也存在着信息质量低、留存时间短,尤其是自媒体缺少编辑加工,信息质量低且碎片化,容易产生情绪化等弊端。新媒体毕竟是工具,教育评论应该更多地在内容上下功夫,向新媒体输入正确的信息,不能"人为物役"成为新媒体的奴隶。这就需要教育评论以大众听得懂的方式,引导大众科学认识与享用教育,实现教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斯蒂芬·米切尔(Stephen Mitchell)《道德经》英译本的176篇网上读者评论入手,分析了米氏译文读者的主要阅读需求、读者类型及其对译文的接受情况。并且通过对12年间(1997—2008)读者评论的统计分析,揭示了米氏译文整体上在读者中有较好接受的事实和目前广大普通读者对译文的阅读爱好偏向。同时,作者特别点出了读者评论中所展示出的一种趋向:读者的转型,即从普通的注重实用的读者向追求文本本意的读者转变,这一方面说明了不同文化间交流的过程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米切尔译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融合"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新闻进化方式,使得新闻从业者个人从"新闻信息管理者"转向"知识管理者"。在这一过程中,筛选、整合、诠释、评论海量零碎的新闻资讯变得至关重要。作为融媒时代的新闻评论人才必需这些特质:即时评论力、新闻判断力、整合策划力和多媒体语言表达力。然而,传统的新闻评论教学在融媒时代表现出诸多的局限性,亟需革新教学理念、课程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以建构媒介融合教育的全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宋初八十余年时间里,王维诗很少进入宋人的评论视野,至宋仁宗庆历后才有了转折,到北宋末和南宋前期,学王维、论王维的逐渐多起来,南宋中期以后,又有了一些新的发展和变化。但从整体上看,宋人对王维及其诗歌的评价并不高,反不如其绘画更得宋人青睐,这一状况可能与宋代文化的特殊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三贴近”是党中央对加强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新闻宣传工作“三贴近”,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报道群众身边事。各报纸传媒贯彻落实“三贴近”,最显眼的是增加了新闻评论,使报纸评论形式多样化,因此,报纸新闻写作必须创新,写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真品、精品。  相似文献   

17.
教育评论情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讨论了教育评论情境,并从六个方面论述了教育评论情境对教育评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时评作为评论当下最为热门的一种形式 ,其作用日趋重要 ,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就写作来说 ,其症结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一点 ,即没有用事实说话。我们提出时评用事实说话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理由。首先 ,用事实说话可以减少偏见。其次 ,用事实说话有助于观点的内化。第三 ,用事实说话体现了求实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当然 ,时评中的事实具有不同于一般新闻中事实的特点 ,同时时评用事实说话也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而判定一篇时评用事实说话水平的高下通常不是看记者通过选择事实和安排事实来准确把握观点的藏与露的关系 ,而是很大程度上要看时评对事实的展示能否有利于观点的传播和接受  相似文献   

19.
电视评论兼具新闻性和政论性的特点 ,对于引导舆论意义重大。只有从电视评论的模式、内容、制作和制度上进行改革创新 ,才能为广大电视观众提供更有营养和特色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评论主题分散度指一条评论中涉及的产品属性维度的数量。评论主题分散度越大,该评论更全面。在线产品的评论主题传递了该产品多维度的特征信息,可以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但目前尚无有关评论主题分散度成因的研究。设计/方法通过获取了天猫平台商品评论数据共248 881条,分析了两个评论文本特征——评论长度、评论情感强度对评论主题分散度的影响,并阐释了不同产品类型对评论主题分散度的调节效应。结论/发现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发现相较于购买搜索型产品的消费者,购买体验型产品的消费者能够提供更为全面的评论信息。同时,回归结果表明,产品类型分别调节了评论长度、评论情感强度与评论主题分散度之间的关系。使用了六种不同的稳健性方法进一步确保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该研究结果丰富并拓展了评论主题分散度的相关理论研究,并对电商平台管理者和线上零售商优化在线评论管理策略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