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藉由论证研究范式上的语用学转向,当代论证理论得以复兴和发展起来。在语用研究进路的主导下,当代论证理论关注特殊语境中的论证行为与交际互动,发展以实现特定语用功能为旨归的论证分析与评价理论,但却忽略了论证实践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特性。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实践形态,论证不仅具有主体性、目的性、规则性等跨文化特质,而且还在其基本形态、行为模式和互动方式等诸多方面,展现出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拓展当代论证理论的社会文化维度,既要求革新论证概念的基本界定,也需要建构具体分析论证实践中社会文化特性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英国文化学家威廉斯赋予文化以新的含义,开辟了从社会大视角和多语境角度诠释文化的新领域,创造了感觉结构,建构了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了文化霸权理论。随着文化研究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威廉斯所做出的独特贡献越来越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3.
两种会话方式与高低语境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语言学家George Yule对会话方式的划分理论以及Edward T.Hall的文化语境性理论可知,中国文化是高语境文化,而美国文化是低语境文化,两种会话方式与高低语境文化的关系在高语境文化下是高体贴式,在低语境文化下是高介入式,可从文化历史和经济发展方面探讨其关系的根源,在同一种文化语境中两种会话方式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通过对上述方面的综合概述,我们引出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方式和准则。  相似文献   

4.
美国多元文化语境中形成的美国华裔文学兼具中美文化的基因,是东西方文化杂交的产物,因而美国华裔文学既要放在美国语境中又要放在中国语境中进行研究。美国语境中的华裔文学研究已日趋深化,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中国视角和中国观点的缺乏使得中国语境中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尤为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5.
语境是人们正确运用和理解语言的先决条件,对交际活动中的语言现象有制约功能和解释功能.在语境理论里,不仅包括语言和情景,也包括文化.对语言的理解,离不开文化语境,英语习语作为英语语言的精华,其内涵的准确解读也不能脱离文化语境.将文化与习语这二者同时置放在语境理论这个大背景下,探讨文化语境对英语习语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英语习语的理解,也有助于了解英美文化,对英语学习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中的交际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境,简言之就是语言赖以存在、被人们实际所使用的环境。美国人类学家霍尔(Hall)把语境分为高语境与低语境,并用高语境和低语境的不同来分析文化的多样性。在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中,语境和语言(编码信息)在意义传递上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中的交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裔文学在美国多元文化语境中不断获得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逐步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关注和美国主流文学界的承认,开始进入美国主流文学史和文学选集。中美文化语境中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不断超越译介和一般性的评述。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华裔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成为华裔在学术研究界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挖掘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空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高语境文化对交际环境依赖程度高,交流信息多寓于语境、情景之中,而低语境文化对社会文化环境和交际情境的依赖程度低,直接在交流中明确表达信息。在国际商务英语谈判中,高语境文化的中国代表和低语境文化的美国代表,其谈判文化和风格具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代表谈判语言委婉含蓄,强调集体意识与群体文化、社会等级和人格身份;而美国代表谈判语言直接明了,倾向于以个人为中心,遵从人人平等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文化政治在近些年的学术界频繁出现,正确认识文化政治的含义对于理解当前出现的诸多文化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后现代文化语境出发,对文化政治的当下意义进行了阐释和注解,特别是对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文化政治的源起、复合理论的交融、微观政治的倾向以及后现代文化语境中文化政治的两个重要表现: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进行了概述和阐释,对当前文化政治的含义理解有着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美国华裔文学重点表现了中国文化这一"他者"如何融入美国语境的问题,表现了中国文化如何与美国文化的碰撞、纠葛和对话。在中国文化的镜像中,华裔得以照见自己的存在,在美国语境之中建构华人的文化身份。美国华裔在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复杂和多元,一方面,这是由于他们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不同,另一方面,这些作品中的中国文化书写和文化身份建构本身也是"一个产出的历史过程",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形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成长小说的理论角度解读美籍华裔作家任碧莲的长篇小说<典型的美国人>,分析了主人公拉尔夫·张在美国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成长过程及其流变的文化身份,以及他在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形象,旨在说明其成长经历对华裔移民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成长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文化翻译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文化“传真”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即要求译语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翻译中“文化传真”度的把握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文化语境在茶叶名称英译中的运用。首先概述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接下来结合具体的茶叶名称翻译实例,对比源语文化语境与译入语文化语境的差异,最后指出,文化语境对茶叶名称的英译具有多方面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语言学上文化和语境内涵的论述,进一步对作为文化的语境和语境中的文化进行了深。的探讨。认为,语境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文化的语境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之一,对人们的语言活动或语言行为有着文化的制约功能,并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同时语境中的文化又有其特定的“知识”内容,它是语境的构成基础,受集团或语用主体所具有的文化信息制约,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相对的封闭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文化翻译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在民族生存环境,习俗和宗教等条件下,对文化与文化翻译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文化"传真"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即要求译语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翻译中"文化传真"度的把握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文化、语言和翻译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探索了文化翻译的技巧方法.本文认为翻译是语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与语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而语言文字是一种文化的信息符号系统.因此,翻译应放在文化背景的大语境下来考察,即对文化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译者必须了解文化的蕴涵,翻译的基本理论与技巧,以求得文化意义的最大可能地准确表达,这样才能做好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17.
理论研究的语境选择是任何理论生存的最基本前提,文化哲学研究的理论语境在于对文化和文化哲学的理解.文化是人的本质的存在,人是文化存在的本质.人们通常在三种层面上理解文化学:关于文化的科学,关于文化学的元理论,哲学的文化哲学.哲学的文化哲学是反思近代科学哲学的产物,其基本问题是关于人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文化哲学作为哲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文化思想作为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文化问题的求解和社会发展的走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莱茵报》时期作为马克思开始接触社会现实的一段重要历史时期,对于他一生思考文化问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研究承载《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文化思想的著作文本,寻找其历史语境和文本语境,结合时代特征分析马克思如何看待当时的文化问题以及如何对文化问题进行求解,在前后相继的理论发展进程中体味这一时期马克思的理论思考,把握其理论的实践走向有助于真正走进马克思。因此,在文化交流与对话、交融与冲突的今天,马克思的独特思考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交际互相依存,密不可分。在文化研究中,美国人类学家霍尔提出文化具有语境性,并把文化分成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语境文化的不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语境文化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误解和失败的重要原因。探究高低语境文化的形成原因并分析比较二者差异,避免误解和冲突,从而有利于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基于语言学研究成果的文化语境观,为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除了要考虑源语和译语两种语言体系外,还要考虑文化语境对翻译的规约和影响。本文借助文化语境的研究理论,分析文化语境对翻译活动的影响,进而探讨翻译过程中对社会文化语境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