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南社成立87周年。南社1909年11月由柳亚子、陈去病、高天梅发起在苏州虎丘成立,先后在苏州、杭州、上海举行了18次雅集,还组织了南社闽集、湘集、粤集,编辑印行了《南社丛刻》22集。1923年柳亚子等人又发起成立了新南社,举行了3次聚餐。为纪念南社,’928年成立了南社二十周年纪念会,1935年成立南征纪念会.南社社员还组织了十余个市社外围组织,如同南社、酒社、分湖文社、淮南社、国学商兑会等,互相呼应.吴江的柳亚子、陈去病、范烟桥、徐蔚南、朱剑芒等人,在南社活动中起了重要的骨干作用,为南社这个革命文学团体作出了不…  相似文献   

2.
在民族主义旗帜下聚集到一起的南社 ,开创了一种民族民主革命的文学 ,它从国粹派“复兴古学”的理论获得学术支援 ,并把这一理论落实到发抉复社几社的文化精神、诗学传统和抗清的志节上。“几复风流”适应了排满革命的需要 ,也是区域性文化资源在近代的又一次激活。南社历时十数年 ,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南社的研究现状需在研究队伍和研究观念上进行改变  相似文献   

3.
论南社与同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南社唐宋之争的起因、过程,指出其领导人柳亚子由于主观独断而造成南社分裂的错误,对南社解体负有责任。并试图将南社与同光体在诗歌思想与艺术方面的不同特征作一比较,指出各自的得失。  相似文献   

4.
南社解体,论者多把唐宋诗之争看成是主要原因。事实并非如此。南社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三个方面:1.民国建立和袁世凯毙命,南社民族主义和几社复社的文化精神已完成了历史使命。2.新文化运动的冲击。3.柳亚子等人文化一元论的思维方式是南社解体的最深层原因。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决定了南社的"诗争"不能正常进行,也影响了以后对南社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鲁迅与南社     
南社是中国近代乃至现代历史上一个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团体.它的活动从辛亥革命前夕到抗日战争爆发,一直延续了三十年左右.其成员共达一千多人,遍布全国各地,在当时的文化界、政治界都有广泛的影响.鲁迅先生和南社成员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不仅在辛亥革命期间参加过南社的支社——越社,而且同这个组织的许多成员都有过交往.仅在《鲁迅日记》中,关于南社成员的记载就有七百多次;在鲁迅的杂文中,直接提到南社的也有三处.(仅仅涉及南社和提到南社成员的没有计算在内.)因此,研究鲁迅和南社的关系,对于了解鲁迅的生平和学习鲁迅的作品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研究南社也是不无裨益的.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对“南社”的研究归诸近代文学,而把对鲁迅的研究归诸现代文学,忽视它们事实上是属于同一历史发展阶段的.忽视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它们之间的比较研究,致使一些史料湮没.就连新版《鲁迅全集》中的个别注释,也因编者未将视野触及到“南社”研究研究方面,而出现了误注的情况.在本文中,笔者仅根据见闻所及,提供一些零散的史料,以供读者参考、错误和不足之处.尚望博识者补充指正.  相似文献   

6.
当代年纪最长的著名女社会活动家袁晓园是“南社”骨干成员叶楚伧的长媳。她在推进汉字改革和书法等方面的成就,都深受“南社”人的影响。她在文化上的造诣也更多地烙上“南社”人所提倡的民族主义的印记。  相似文献   

7.
从孙中山与南社人物的交往,浅述南社在辛亥革命时期所起的作用和南社人物与孙中山的亲密关系,说明孙中山善于利用先进的革命文化及文人为革命事业做贡献的伟大气慨。  相似文献   

8.
南社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也是辛亥革命前后影响最大的文学团体。本文拟就南社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南社研究现状作概括论述,愿方家教正。 从宗旨、雅集、丛刻和成员活动看南社的爱国主义精神 南社的筹备始于1907年,这年7月29日陈去病发起的神交社可以看做南社的前身。  相似文献   

9.
在南社酝酿和初创过程中,虽然高旭、柳亚子都有积极活动,但陈去病是首倡南社第一人,并且实际上被视为社长。陈去病还在南社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协助组织越社,参加长沙、北京的南社雅集活动。南社成立后屡生风波,陈去病劝导南社成员相互宽容、维护团结、避免分裂,因此,他在南社中的崇高地位和声望始终受到南社成员的尊重。  相似文献   

10.
陈去病是民主革命时期知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同时也是我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创始人之一。陈去病在南社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与其参与创办的南社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雅集”是近代文学社团南社的主要活动形式。本文运用历时比较和安全分析的方法,指出南社人的雅集的召集、时间和地点的选择、文学创作诸方面,既承袭了传统文人的形式,又注入了时代的新质。  相似文献   

12.
十六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吕柟为主要代表的关中学者在面对阳明学的冲击时,仍坚守朱子学的立场,与阳明学者就教人之方、知行先后、格物致知、"修己以敬"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辩论.吕柟对阳明学的拒绝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周围及之后的关中学者,从而有效地抵制了阳明学在关中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使阳明学在万历中期以前未能取得关中思想的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南柯记》是极具叙事力和表现力的作品.化用当代叙事理论,紧密联系《南柯记》戏剧本身,对其戏剧的叙事结构进行深入剖析,同时又把《南柯记》置于活剧场中进行审视.剧中人契玄禅师通过三种身份的灵活转变对剧情进行演述干预,把控着剧情的发展及观众的审美.  相似文献   

14.
先秦时期 ,濮是很活跃的民族 ,其足迹遍布中原、长江中上游及西南广大地区。研究濮人历史文化对深入研究巴蜀、荆楚历史文化将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南通现代化模式在今天看来 ,其历史启示有四 :一是对知识分子下海应予以肯定 ;二是资本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不能一概而论 ;三是小而全的、封闭式的区域现代化不可取 ;四是官为商助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皖南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国共关系及时局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史学界对皖南事变的研究方兴未艾,新的成果相继面世.  相似文献   

17.
南永前的图腾诗立足于民族本位,挖掘诗歌的现代价值,既有对传统诗美的因袭,即对偶的运用、语词的反复,又融入了现代性技法,即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艺术和作者独创的感性诗形。南永前的图腾诗体现出一种至真至纯的诗美追求。  相似文献   

18.
南朝咏物诗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咏物诗的发展历程中 ,南朝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由齐到梁 ,咏物诗开始独立成体 ,进而初具规模。这一诗体的日渐繁盛是南朝诗坛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南朝文人集团的兴盛及其群体文学活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淮南子》是秦汉文化转型期的重要作品,是“杂家”的代表作,其受《楚辞》影响的一面以往没有受到重视。文章简要分析了《淮南子》与《天问》在创作动机、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一致性,以见《楚辞》、尤其是《天问》对刘安的影响,反映了《淮南子》对先秦文化吸收的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