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我国,犯罪立案数只占实际发案数40%左右,存在大量的犯罪黑数。立案不实主要是法制不完善(尤其是刑事法律有关立案的规定不完善)和司法环境的影响。为了有效地打击犯罪、预防犯罪,解决立案不实的问题,必须改变我国现行立案主体多元化的局面,于检察院建立统一的立案科,并完善立案程序,同时推进司法改革,改善司法环境,真正实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相似文献   

2.
在六十年代,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占整个刑事犯罪的比例不超过20—30%,青少年犯罪并没有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自七十年代以来,青少年犯罪日趋增多,尤其是八五年以后,青少年犯罪占犯罪率的70%以上,八八年达到75.6%,我国已经面临着严重的青少年犯罪的困扰。  相似文献   

3.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每年发生25万余起,死亡5万余人,伤18万余人。如再加上不报事故、农机事故和与火车相撞事故,年平均发生约30万起,死7万人,伤20万人。这等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事故之严重居世界首位。因此,研究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探索其规律特点,寻求防治方法,有重要的意义。 (一)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混合交通.因此绝大多数事故是在车与车、车与人互相交织过程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90年代初开始,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打工谋生,如今已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农民工”经常让人联系到“农民工问题”,其中就包含着农民工犯罪率上升问题,社会对之非常关注。从介绍农民工犯罪的现状入手,对农民工犯罪的若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和遏制农民工犯罪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在校大学生犯罪问题也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据统计,在校大学生犯罪中盗窃等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占70%以上.本文从某区检察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正式立案的18起在校大学生财产犯罪案件出发.分析在校大学生财产犯罪产生的自身、家庭、学校及其他社会原因.探讨其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 (一)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严重性 我国建国初期,直到1965年以前,青少年犯罪率一直是很低的,但是,从1967年开始,特别是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的人数急剧上升,1965年青少年犯罪占整个犯罪总人数的38%,而现在占到到80%以上,有的地区高达92%,青海省黄南州城镇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率,1983年到1987年的5年期间,平均每年递增3·1%。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在校大学生犯罪问题也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据统计,在校大学生犯罪中盗窃等侵犯财产权利的犯罪占70%以上,本文从某区检察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正式立案的18起在校大学生财产犯罪案件出发,分析在校大学生财产犯罪产生的自身、家庭、学校及其他社会原因,探讨其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8.
80年代后期,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一些早已绝迹的社会丑恶现象又沉渣泛起,毒品犯罪便是其中危害最烈的例证。掂中国代表团团长陈士球在联合国麻醉药品委员会第34届会议上披露:“1990年,中国公安部门和海关缴获鸦片700公斤,海洛因1600公斤,比1989年分别上升2倍多和近3倍。据1989年统计,中国的吸毒人数已达7万,毒品犯罪正在明显加重”。(《甘肃日报》1991年5月2日)另据云南《春城晚报》报  相似文献   

9.
律师伪证罪立案启动制度的理论基础有三:宪政精神是立案启动制度的最根本性因素,刑事政策是立案启动制度的基准性因素,启动主体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是立案启动制度中最活跃的因素。我国律师伪证罪立案启动制度的特征有二:一是本土色彩浓重,二是立案渠道单一。本罪立案启动机制的缺陷有三:强制措施方面存在问题;立法上的抽象导致立案启动的随意性;本罪的立案启动容易形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认罪——律师介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律师妨害作证(或伪造证据)——立案启动的生成模式。目前我国的立案启动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应从以下方面来完善:完善管辖制度与回避制度,引入司法审查制度,要确立法院对公安机关行为的指挥与监督,相关沉默权制度的建立,以及创设辩护人非暴力犯罪的强制措施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10.
张小虎 《江汉论坛》2012,(10):135-140
我国当前的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不仅刑事犯罪总的犯罪率呈现阶位攀高的走势,而且具体犯罪类型的犯罪率也多呈现上升的态势。近年来,刑事犯罪内部结构呈现出侵财犯罪以及侵犯公民个人犯罪所占比重逐步缩小,而针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犯罪所占比重日渐增大的态势。当代中国社会犯罪率的明显增长,其核心原因在于意识观念和社会分层的失衡造成的社会紧张,尤其是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制度规范来化解这种紧张。而侵犯公共社会犯罪比重的不断增大,则折射出社会矛盾的焦点越来越向着公众社会这个目标聚集,也表现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犯罪现象的一种独特症候,其形成与公职腐败所导致的社会不满情绪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客观处罚条件 ,是指犯罪成立之后 ,国家对犯罪进行刑罚处罚必须具备的某种客观事实条件 ,其实质是以某种客观条件的具备与否来限制国家刑罚权的发动。我国刑法应当引入客观处罚条件的概念 ,以完善犯罪构成 ,消除目前理论中的混乱。我国刑法引入客观处罚条件的概念应当解决四个理论问题 :1 .客观处罚条件与犯罪社会危害性的关系 ;2 .客观处罚条件与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关系 ;3.客观处罚条件与过失犯罪中危害结果的关系 ;4 .客观处罚条件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Cantor and Land (1985) developed a theoretical model that proposed two pathways through which economic activity - as indexed by the aggregate unemployment rate - could affect the rate of criminal activity. The first is by increasing levels of criminal motivation within the population as deteriorating economic conditions affect social strain and social control; the second is by influencing the availability and vulnerability of criminal targets and thus the number of criminal opportunities. Although much empirical research has applied this theoretical model, few analyses have done so at disaggregated units of analysis. We present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date by empirically evaluating this model with data on 400 of the largest US counties - and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ggregation on results as these county data are combined to the state and national levels - for the years 1978-2005. For seven Index crimes at each of the three levels of analysis, and with or without controls for structural covariates at each level, the directional effects hypothesized by Cantor and Land are found for 78 out of 84 estimated relationships. Even afte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lack of statistical independence of these estimates by drawing on recently developed statistical theory, this is a very unlikely outcome. In accordance with expectations based on theory and prior research, (a) some of these relationships are weak and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b) the strongest and most consistent patterns of relationships for both the crime opportunity and crime motivation effects are found for three property crimes: burglary, larceny, and motor vehicle theft.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is topic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3.
商标犯罪中对注册商标的"使用"应窄于商标侵权中的"使用",不应包括使用于"商品交易书"和"展览会"的情况。商标犯罪与侵权案件衔接的关键在于制定可行的案件移送办法,并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作出明确的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4.
以计算机为手段实施的财产犯罪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新的财产犯罪形式,由于这种犯罪形式的特殊性,在判断该罪既遂与未遂的问题上,刑法理论上产生了激烈的争议.基于对外国立法的比较,以及对我国刑法理论上争议的考察,我国刑法应当以行为人修改数据的行为实施为该罪的着手时间,依据行为人对于其所虚增的财产数据所代表的财产是否实现了事实上的控制或者支配为既遂的认定标准,严厉打击以计算机为工具实施的财产犯罪的未遂行为.  相似文献   

15.
1997年新刑法颁布 ,罪刑法定原则在法学界多年疾唤后终于在法典中确立 ,实行多年的类推制度也因与罪刑法定原则相悖而被废止。可是 ,社会现实的纷杂与法律的滞后与不周延带来的问题仍然存在并亟待改观 ,故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刑事判例制度以弥补这一界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人身危险性的价值内涵应当从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层面予以厘清,这是奠定其学术品格及其价值地位的基本前提。罪刑法定原则所追求的人权保障功能是其核心追求,人身危险性理论的提出和实践运用相当程度地对合了这一价值蕴涵;人身危险性以评判行为人人格特性的重心倾向扩充了传统意义的罪之外延与内涵,是对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进一步固守;只有在刑法的运行中彻底贯彻人身危险性理论,适用刑法人人平等的原则才可能得以最终坚守,并在与该原则的辉映过程中转化为客观实现。  相似文献   

17.
张磊 《学术探索》2014,(10):31-35
通过梳理我国关于食品安全刑事法律规范、国家机关有关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的文件、立法实践活动,提炼出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化、重刑化的刑事立法政策.在此基础上,反思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政策在定罪政策与制刑政策方面的缺陷,进而对我国食品安全刑事立法政策应然方向进行了展望.希望最终做到: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为基本导向,注重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的平衡,从“厉而不严”走向“严而不厉”,坚持特定时期的犯罪化、重刑化,并以非犯罪化、轻刑化为最终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新刑法对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这一加重处罚情节的规定比较简单,而现实中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非常复杂,从而导致理论上和实践上存在大量的分歧。作者以刑法理论为指导,对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和法律性质以及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经济犯罪的特性决定了适用非刑罚处罚可以取得较好的行刑效果与社会反应;我国转型社会中经济犯罪的复杂性又使得其在我国刑法领域率先引入非刑罚处罚方法成为可能。非刑罚处罚,实际上就是不以刑罚来处罚,而是用刑罚以外的替代措施进行处罚,但非刑罚化处罚的社会效果要高于刑罚。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的角度考虑,非刑罚处罚应当贯彻于侦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之中,三种机关都应有权行使相应的非刑罚处罚措施。  相似文献   

20.
Despite popular commentary claiming a link between immigration and crime, empirical research exploring this relationship is sparse. Especially missing from the literature on immigration and crime is a consideration of how immigration affects rates of crime at the macro-level. Although individual-level studies of immigrant criminality and victimization tend to demonstrate that immigrants typically engage in less crime than their native-born counterparts, the effect of immigration on aggregate criminal offending is less clear. In this research, we attempt to address this weakness in the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aspects of immigration on crime rates in metropolitan areas. We combine 2000 US Census data and 2000 Uniform Crime Report data to explore how the foreign-born population influences criminal offending across a sample of metropolitan areas. After controlling for a host of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we find that immigration does not increase crime rates, and some aspects of immigration lessen crime in metropolitan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