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血缘关系作为一种最基础最普遍的社会关系 ,是人类伦理道德产生的始基。家庭关系的原初性、普遍性和恒久性 ,决定了家庭伦理在社会伦理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 ,而家庭关系及其伦理的人情味 ,则决定了家庭伦理对社会伦理的巨大感染作用。家庭的这种特殊伦理道德功能具体表现在 :家庭伦理是家庭成员获得情感满足的重要源泉 ;家庭伦理在个体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家庭伦理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奠基功能 ;家庭伦理是社会伦理在家庭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具有社会伦理所具有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2.
家庭伦理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家庭是最现实、最直接的伦理实体和伦理关系,研究社会伦理关系,必须研究家庭伦理关系。家庭伦理关系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婚姻、家政、家族和姻戚。其中,婚姻作为实体性的伦理关系,包含两性关系的自然方面、婚姻双方的爱情和维系婚姻的礼法;家政则体现着伦理关系的实体性,是家庭伦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姓名作为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姓名反映了个体与家庭伦理实体的伦理关系,是家庭伦理精神的体现。近年来,人们对姓名的随意使用和更改,表现出对姓名伦理认同的缺失和道德自由的彰显,其深层原因是家庭伦理精神之式微、伦理——道德生态链的断裂。通过家庭的伦理回归、建立伦理与道德的价值生态,才能实现对姓名的伦理认同和回归。  相似文献   

4.
离婚伦理是婚姻家庭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离婚伦理为家庭稳定、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婚姻家庭领域充满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道德冲突的新时期,必须在扬弃传统婚姻家庭伦理和离婚伦理的基础上,构建和倡导既体现民族性又有时代性的现代离婚伦理,有效发挥道德评价和道德调节的作用,实现道德、文明的离婚,使家庭和社会更加和谐。提出应构建以"自由与责任的有机统一"为核心精神、以"感情完全破裂"为基本原则,以"自主自由、男女平等、宽容互让、履行责任、文明离婚"为主要规范的现代离婚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伦理是梁漱溟一生主流思想中的“航标性”话题,其内涵有三个要点:一是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二是伦理为此一人与彼一人相互间之情谊关系;三是新的伦理重点转移到团体与个人关系之间.家庭伦理生活的价值显然被梁漱溟无限放大了,我们只能在严格分明家庭生活与公共生活界限的情况下认取其家庭伦理中美妙而有限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迁徙与流动也越来越频繁,我国的家庭结构、功能以及人们的家庭观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家庭结构从传统的大家庭到现代核心家庭的变动;生育观念从传宗接代到精神慰藉的转向;代际责任关系从传统父慈子孝到单纯抚养子代的转移;代际交往关系从血缘群体到朋辈群体的扩展。由于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变化,从而使得家庭代际伦理的评价标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家庭代际伦理关系中心的下移;家庭代际伦理关系核心的转移;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平等化;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惟一性。家庭代际伦理应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充分发挥其职能,维系家庭的和睦,追求家庭的和谐,让家庭真正成为自由、舒适、温情的乐园。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趋势,当代中国朝鲜族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一方面以单亲家庭、单身家庭和核心家庭为主的新型家庭结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受到冲击。因此当代中国朝鲜族社会要从内容、机制、方式、价值观等方面重构朝鲜族家庭伦理。  相似文献   

8.
孝与慈是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规范,而支撑这种基本规范的是孝慈精神。孝慈精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养育的、调节家庭长辈与晚辈之间利益关系的价值理念,即长辈应关心爱护晚辈以尽慈道、晚辈应敬爱长辈以尽孝道的思想意识。孝慈精神对于构建现代家庭伦理具有三重意义:一是家庭纵向伦理关系的内在需求;二是现代家庭功能实现的伦理保证;三是构建现代家庭伦理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9.
在个体崛起与社会风险并存的外部环境中,家庭生活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这一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深嵌在家庭文化内涵中。 在中老年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伦理性价值是维系家庭稳定的基本要素,情感性价值是家庭成员的生活体验,工具性价值是协调个人、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平衡器,这一以家庭的伦理性价值为核心并协调个人与家庭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权变关系的家庭生活方式可以称为“关系型家庭”。 与西方家庭的个体化相比,中国家庭生活变迁既呈现人口学意义上明显的个体化趋势,又突出伦理价值、情感性价值以及工具性价值在家庭中的重要功能,这是中国家庭生活变迁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10.
刘海富 《中华魂》2013,(2):36-38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无数个兴旺发达的家庭,构成繁荣昌盛的社会。依据婚姻制度建立起稳定、和谐、文明的家庭配偶关系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伦理水平,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中国古代主要婚姻制度、民国时期的婚姻制度和建国后我国婚姻制度进行简要介绍,倡导创建文明和谐的新型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家庭伦理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问题,首先是孝道伦理.从家庭内部的视角来看因为现代农民已经不再具备传统农民代际间互惠观念,年轻一代农民的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变迁.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孝伦理文化教养的缺失.本文立足于在继承、总结吸收中国传统孝道精华和当代新农村典型实际以及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当代农村家庭伦理重构,以推动和促进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多元开放性社会既促使着人类的文明进步,也冲击着当代家庭的稳定性。在中国,家庭秩序的某些失序现象,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家庭问题。而家庭和谐、仁爱礼让、孝敬父母、勤俭持家等传统家庭伦理理念将有助于化解现代家庭问题,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作为不竭的源泉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道德体系的生成都有其源和原两个方面的成因."源"即渊源、资源,指历史地形成的传统伦理文化,也包括外来的西方伦理文化影响.原即本原、根基,指社会现实的经济关系、社会结构、政治状况及其变革.现代家庭伦理的建构,也同样遵循这一"原源之辨"的基本规律."原"要求人们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源",即正确理解传统,分析传统,扬弃传统,使现代家庭伦理体现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采用文学伦理学方法,分别从夫妻伦理、代际伦理、子女伦理三个方面,仔细考察了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中布列奥尼一家的家庭伦理关系,并得出结论:只有家庭成员间的有效交流,才是家庭伦理和谐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文化的体现,家庭是个体获得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的来源。由于不同的自然、经济和文化条件以及漫长的历史沉淀,中西方形成了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宗法人伦关系与契约人伦关系、父子轴和夫妻轴不同的家庭伦理体系,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家庭价值观。研究中西方家庭伦理差异,有益于更好地处理好家庭成员中夫妻、亲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身心这四种关系的和谐共生的文明.它蕴含着人尊重自然、管理自然、保护环境等自然道德的根基;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与他人合作等人际伦理要求;社会尊重个人、个人认同接纳并融入社会等社会伦理精神;以及个体自尊、自律等自我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7.
“情”作为人的重要的存在方式,既是个人生存于世间的有感而发,也是连接家人、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纽带.在本体意义上由“感”而生的“情”可以成为伦理学讨论的对象,因为它带有善恶意味,能够成为涵养道德行为需要研究的哲学问题.儒家礼乐文明对情与欲的节制,使得“情”的存在意义由个体延伸到群体,并在家人和陌生人之间形成动态的平衡,使得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张力得到维持.“情”是儒家伦理走出家庭伦理局限而成为社会伦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当代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对家庭伦理文化建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探索了当代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对家庭伦理建构的影响,其中包括对家庭伦理文化建构基础─—家计运作模式和观念的影响,对家庭伦理文化建构要素─—家风、家现、家教和家貌的影响,它们一方面促进了家庭生活方式的文明化、科学化;另一方面促进了家庭伦理文化的现代化,进而逐步形成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和睦的家庭关系与和谐的邻里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家庭伦理教育是整个社会伦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德治国、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 ,要加强家庭伦理教育的研究 ,对于充分发挥家庭伦理教育的作用 ,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中家庭伦理的内涵较传统社会来说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家庭伦理的内容变得模糊不清或逐渐消失,如:孝内涵的不断缩小,父母对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女性从属地位的弱化,无媒不成婚成见的抛弃等;二是现在社会中家庭伦理部分内容的新生,如:核心家庭结构不断从联合家庭中分离,老人地位下降和年轻人地位的提升,婚姻两性间的平等趋势的渐渐确立,家庭功能的缺失或者部分市场化等。这些变化出现了对反对基础主义、否定权威主义等后现代思想的省思,并在对这种省思的解读和分析中呈现了构建新时代家庭伦理内涵的要求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