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辛亥上海光复过程中,光复会第三号领袖人物李燮和的功劳最大,但他在随后争夺沪军都督时首先被排挤出局,则是他自身诸多不足所造成的。李燮和在辛亥上海光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计个人名利得失、顾全革命大局的高姿态值得大书一笔,这是整个辛亥革命史上的一个亮点。后来的国民党官方史学家们以李燮和后来参加“筹安会”为口实,刻意贬低李燮和在上海光复中的作用与贡献,是站不住脚的,也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2.
袍哥文化在巴蜀近现代社会盛行,这使得袍哥语汇逐渐演变成为巴蜀方言土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显示其生命力;李劼人小说创作注重巴蜀地域特色,巴蜀方言俗语是他小说创作地域特色的重要反映,而其中滋生于近现代巴蜀的袍哥语汇也是其明显表现;在李劼人的小说创作中,袍哥语汇的大量使用对李劼人近现代巴蜀袍哥人事的表现、袍哥文化的表现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巴蜀特有的民俗与语俗。  相似文献   

3.
镇江光复是辛亥革命中一次以新军为主的不流血的武装光复。它是镇江革命党人在同盟会中部总会领导下,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它建立了革命政权和镇军陆海军,迅速扩大了革命范围。因此,它具有不少特点,其中有些特点在辛亥江苏各地光复中是罕见的,在全国也寥寥可数。  相似文献   

4.
宜昌光复 ,有力地推动了辛亥革命在湖北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以实际行动响应、支持了武昌起义 ,在湖北辛亥革命史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论述宜昌光复的历史背景、主要过程及其对辛亥革命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袍哥是巴蜀近现代社会失序的产物,它分为清水袍哥与浑水袍哥,这对巴蜀近现代社会以及巴蜀民众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反映巴蜀独特地域民风、民情的一些巴蜀影视剧对清水袍哥与浑水袍哥在巴蜀近现代社会的情状都有独特表现;该类影视剧无论在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袍哥语言的独特表达,都充分展示了盛行于巴蜀近现代社会独特的袍哥文化。本文主要以袍哥题材的巴蜀影视剧为对象,对清水袍哥、浑水袍哥所展示的袍哥文化给予探究。  相似文献   

6.
屠宽是近代常州著名的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也是辛亥常州光复的主要人物。屠宽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受聘任常州府中学堂首任监督,亲自编订学校章程。当选江苏省咨议局议员后,屠宽又创办武阳农会,与朱稚竹等进步人士秘密结社,于辛亥年响应革命号召,领导常州光复。进入民国后,屠宽当选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反对独裁统治。  相似文献   

7.
宜昌光复,有力地推动了辛亥革命在湖北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以实际行动响应、支援了武昌起义,在湖北辛亥革命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本文论述了宜昌光复的历史背景,军政措施,及其对荆、沙、武汉乃至北伐战争的关系诸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摘要]袍哥是旧中国三大民间帮会组织之一,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其独特的影响。1980年以来,学界主要就袍哥的起源、四川袍哥在四川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中的活动、四川袍哥重要人物以及与其它势力集团的关系四个方面展开了研究。而对四川袍哥的宏观研究、整体研究、区域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仍着力不多,存在较大的研究潜力与空间。  相似文献   

9.
民间政治源自江湖世界,它是对主流社会秩序的对峙、拨离,是对主流社会的挑战与破坏。袍哥民间政治源于巴蜀民间隐秘帮会组织袍哥,它对近现代巴蜀主流社会造成冲击甚至破坏,无论是啯噜、李蓝起义还是打洋教、保路运动,均显示了袍哥民间政治的威力。保路运动后,袍哥公开化、合法化,袍哥民间政治从过去的隐秘公开走向巴蜀现代社会舞台,并逐渐渗透到巴蜀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阶层,成为主宰巴蜀社会的重要力量,对巴蜀现代社会给以控制、影响。对袍哥民间政治的认识,既要看到其正面历史意义,亦要看清其丑恶的反动性存在。  相似文献   

10.
怎样评价辛亥都督,这是史学界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所谓辛亥都督,是指辛亥革命时期,起义、光复、独立各省军政府的军政首脑人物。辛亥都督,既是辛亥革命的产物,又是辛亥时期的特定名称。风云一时的辛亥都督,是一成分极为复杂的群体。它既有同盟会员、革命党人,又有立党派头目、会党、绿林首领,还有清末的新军军官和将军督抚;是一批政治背景不一,社会经历各异,阶级出身不同,年龄学历悬殊的近代历史人物。因此,如何对他们作出统一评论,确实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笔者经过粗略的研究,愿作引玉之砖,略述管见,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1.
程德全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场震惊世界、开创中国民主共和新纪元的辛亥革命,已经80年了。80年来,怎样正确认识程德全辛亥宣布苏州和平光复,怎样正确评价大清江苏巡抚程德全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他的历史功绩?均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特别史学界对程德全在辛亥革命中的“摇身一变”,定论偏颇,却影响深远。笔者认为,在苏州和平光复80年的时候,有必要对程德全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功绩,重新给予评价。1911年11月5日,江苏巡抚程德全当众宣布江苏独立。省城苏州兵不刃血,和平光复,揭开了江苏历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西南民族地区校内外教育系统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民族地区校内、外教育系统在功能发挥上各行其是;两大系统的功能发挥各自存在正向的价值,同时也有其负面的影响;两系统的功能互补应当是西南民族地区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陈伯平是辛亥革命史上的一位杰出的革命人物。他曾经与徐锡麟、秋瑾等光复会员共同策划进行了浙皖起义。由于其英年早逝,加之长期以来学界之研究多侧重在浙皖起义的领导人徐锡麟、秋瑾身上,故对其生平与革命事迹之研究较少。笔者通过对其生平诸事之研究,考证出其出生地所在以及其加入光复会的大致时间与介绍人。  相似文献   

14.
贵州辛亥革命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个特点为,革命的领导者不是一向坚持反清革命的革命派,而是由原主张立宪后转向革命的自治学社。第二个特点为,会党扮演了主要的角色,正如张玉法在“会党与辛亥革命”一文中所述:“在辛亥各省光复时期,虽然在大部分省分,会党只是属于从属的地位,但在贵州、四川、  相似文献   

15.
安徽辛亥光复后,两任革命党背景出身的安徽都督孙毓筠、柏文蔚,任内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共和政权制度建设的新举措,大体表现在革新、除弊两个方面。正是这些措施夯实了共和政权的基础,也给后世留下值得纪念的遗产。如革命党人尽力避免乱世祸民的政治思考,稳定政局,避免旧式王朝更替时期对地域社会的破坏再现;构建省级和县级权力分立的基本政治制度,大胆尝试省级共和政权新的政治共同体构建。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在主政西南时期对知识分子问题进行了开创性探索。他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西南的政权建立离不开知识分子;西南的经济建设离不开知识分子;西南的社会安定离不开知识分子。邓小平更明确提出了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策略方法:一是救济知识分子,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和待遇;二是团结和争取知识分子,大胆使用知识分子;三是教育知识分子,开展思想改造运动。重温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知识分子思想,对于当前和今后维护和巩固共产党执政基础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民西南境外沿边赌博活动一度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西南境外沿边赌博活动发展迅速,究其原因,既与传统日益遭到蚀变有关,也与西南境外复杂的环境密不可分。尽管经历了多次严厉的打击,但时至今日仍未根绝,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对我国西南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28年,《西南民族研究专号》出版,为中国学界"西南民族"集团研究之嚆矢。"九一八事变"后,地处西南的学者深受"救亡图存"使命的感召,提出整合自然和人文科学进行"西南研究"。1948年,江应樑代表南方学界提出"西南学"构想。从"西南民族研究"到"西南学",是西南研究趋于高潮的产物,反映学界运用进化论的观点,将西南社会中的某些文化特征看作中国历史不同发展阶段在现实社会的遗存。宏观上把握西南文化发展的整体特征,有助于理解和研究中国文化通史;同时,考虑到西南大区内部具体的历史文化发展的差异,阐述了广东、四川及西南边疆社会文化的独特性,无论得失,对于今天的西南学术研究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很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西南大后方的人口也发生了巨大变迁,其变迁缘由包括战争、灾荒、经济、政策法规导向、婚姻、家庭、谋生、求学、国际迁移等等,其中战争是中国西南大后方人口变迁的最根本原因,灾荒、经济、政策法规导向、婚姻等原因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西南少数民族的洪水神话、传统禳灾仪式及日常践行体现出作为地方性知识的灾难认知的表述、实践及再生产过程:洪水神话折射出西南少数民族将灾难放入人、自然与超自然力量三维中进行理解与诠释的认知图示;禳灾仪式既是对灾难的传统应对方式,也提供了灾难认知再生产的重要途径及社会场域,其对地方性知识的传承具有自身的优势与特点;灾难认知在日常生活世界中转化为人们的生态伦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