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词汇语义研究将词义扩展的原因更多地归咎于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是词义变化的重要因素,但它们只是外部因素。词汇语义认知研究认为,词汇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理据的,而不是任意性的,也不可能独立于人类的认知和体验之外。词义发展和变化的内因来源于人类的认知思维,概念转喻是词汇意义扩展的认知机制之一。概念转喻涉及的是“邻近”和“突显”原则,“邻近”常常引发词义的转移,“突显”则会引起词义的扩大或缩小。  相似文献   

2.
语义框架:概念转喻映现的认知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同一认知域中的概念映现,语言中大量的转喻映现实际上是概念转喻的体现和反映,概念转喻是人们的基本认知方式。语义框架是概念转喻映现的认知基础,概念转喻的映现不仅存在于同一类典型框架内,而且与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语义框架有关,并在语义框架内有多种映现模式。  相似文献   

3.
转喻是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用一个概念实体作为工具,为另一个代表认知目标的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的认知过程。本文阐述了转喻的本质,并运用Fauconn ier提出的空间映射和概念整合理论探讨和研究转喻认知语用,认为转喻认知语用推理是在空间映射视角下的概念整合,是一种动态的、创造性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4.
作为英语中最为能产的构词方式之一,名词转用作动词体现了人类基本的转喻思维模式。概念转喻理论不仅为名转动提供了认知理据,而且是诠释这一转换过程的重要机制。基于概念转喻的视角研究名转动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该语言现象产生的认知机制,为词类转换研究和进一步探究语言结构与人们认知思维方式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语习语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许多习语与概念转喻有密切的关系,具有高度理据性;进而通过英语习语转喻理据的分析,获得由转喻理据特征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启发教师对自身转喻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认知转喻意识的培养,促进对习语含义的理解,提高语言习得效率。  相似文献   

6.
转喻是委婉语的一个重要构成方式。从认知视域而言,委婉语是一种概念化的转喻。委婉语的转喻认知理据是以邻近性为基础、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进行认知操作并具有凸显性和隐藏性。委婉语转喻生成机制包括语音语调转喻、词汇转喻、语法转喻、语用转喻以及非言语手段与言语手段交互使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观认为转喻是在两个相联系的事物中,以一事物名称来指代另一事物名称。从认知理论来看,转喻是一种认知过程,其本质是概念的,因此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它基于经验基础并受一般的认知原则支配。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有力的认知机制,一种在理想化认知模式下高效的认知手段。  相似文献   

8.
转喻与概念整合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概念整合这一新兴的认知理论在我们理解 ,运用转喻中所起的作用。作者发现概念整合理论解释力非常强大 ,概念整合理论的六条优化原则一整合、构造、网络、解包、理据、转喻紧凑原则为转喻的理解与解释提供了统一的框架 ,说服力非常强  相似文献   

9.
名名(N1和N2)复合词的构建是高度活跃的语言现象。概念转喻作为认知过程中最为基本的一部分,在复合词的创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概念转喻激活的向心名名复合词,语义更为清晰、形象,而由概念转喻激活的离心名名复合词往往具有语义不透明的特征,被认为是不可分析的或没有特定的构词模式。文章试图从概念转喻和理想认识模式(ICM)理论证实后者的构词具有自成一体的规则性、系统性和可分析性。以转喻为基础的名名复合词大致可分为五大类:N1或N2为转喻的复合词、N1和N2同为转喻的复合词、整体为转喻的复合词及N1和N2之间的关系为转喻的复合词。  相似文献   

10.
低调陈述,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广泛的应用于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当中。近年来,有关低调陈述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其修辞用法和语用功能,对低调陈述生成机制的研究却很少有人涉及。笔者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低调陈述的构成机制进行分析,发现低调陈述是人类认知方式的体现,它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所具有的隐喻和转喻能力。本文着重从概念转喻的角度探讨低调陈述的生成机制,以期帮助人们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这一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需要多重解读。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助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扭转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不平衡不协调,改变国人当下的文化自卑感,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激烈冲击是文化自信的紧迫性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文化事业的发展成果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可能;文化自信的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全新实践,各种外来文化的干扰和破坏使得文化自信成为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家居手绘墙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然景象为题材、以手绘为表现形式的家居手绘墙文化逐渐从国内一线城市流行开来。从形式到题材,它反映的不仅仅是新的家庭装饰样式的出现,作为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人们情感的外显,这一情感特征恰好与我国传统居室文化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3.
从概念整合理论解读中国古典诗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从认知层面来解读中国古典诗词,旨在说明概念整合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认知活动,具有极强的认知解释力。概念整合理论一方面丰富了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欣赏;另一方面证明了概念整合理论对中国古典诗词有着很强的阐释力,同时也有助于人们对概念整合这一新兴理论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彝族人民祟拜竹子,对竹子怀有炽热虔诚的敬仰之情,赋予它神秘的和超自然的能力。从彝族竹崇故事中,透露出深厚的文化内蕴。彝族竹崇故事中的文化内蕴,显示的不是竹本身而是竹所构成的器物及其使用规范,它能显示出文化性的、人化了的自然,或者说是彝族为了特定的实践需要而有意识地用竹所创造的景象。而宗教、文学、绘画、伦理规范中的“竹”本身即直接表现与象征着人的情感、思维、观念、价值、理想等精神世界。因此,竹崇文化内涵实质上就是母性崇拜、父性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文明向往和依恋故土等。  相似文献   

15.
"玉"字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发展到现在,玉字汇和以玉为根的词与词组已形成庞大的玉族字词.文章从字、词以及修辞角度考察和分析了玉的语言现象,并从汉民族传统玉雕业和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角度详细阐释了玉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美式个人主义源于西方传统哲学中的个人主义,它是美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渗透在美利坚民族的语言、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中。解读跨文化交际中的美式个人主义价值观以期提高英语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隐喻为现代主义的表征而以转喻为后现代主义的表征已经成为共识,却又语焉不详。解析转喻这一表征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这个时代的文化、文学现象。转喻是理解后现代主义的两个特征——解构和泛文本化的关键。转喻的基础性作用连同对隐喻优越性的怀疑一起被提出,这表现在文学领域就是在创作中从隐喻后退,在解读中以转喻去解构。  相似文献   

18.
以文化哲学的独特视野透视了勇者型的新儒家--徐复观的思想,从文化与传统、中西文化比较和儒家精神的新生三个方面展示了徐复观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现代疏释来实现现代新儒家"反本开新"纲领的追求和探索,并在20世纪中国哲学和世界哲学发展的大背景下衡论了徐复观文化哲学的历史地位和特殊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期,人们推崇木讷不言的人格,这种人格是在礼乐文化的熏陶下形成的。礼在本质上是一种手势语言,所以礼乐文化重仪式动作,轻语言表达。长期的礼乐教化和终身的行礼过程形成了先秦推崇讷言人格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20.
陈经济是《金瓶梅》中西门庆死后的男主角,他比西门庆经历更丰富,处境更复杂,他一生虽短却三起三伏,从富家子弟到寄居的女婿,从街头乞丐到庙宇的道士,再到死于非命的苟且男宠,他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颇具戏剧性和典型性,是一个时代败家浪子的典型。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离不开前代文学作品的给养,借助对三言二拍中故事的探源,我们能够发掘陈经济形象的来源,对陈经济的形象形成更加全面、科学的认识。而在晚明反传统思潮的影响下,以陈经济为代表的荒唐浪子带有特殊的文化含义,他们都成为无父者,他们的人生经历也被造设得奇特丰富,用以满足文人的尚奇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