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音”,音韵学上一般指上古音。在音韵学的应用中,上古音知识所占的分量比较重,其中主要的内容就是通假字的识别和同源词的推求。下面就谈谈这两个问题。一、通假字的识别通仅又叫通借,是指在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中,不用本字而借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清代著名学者王引之在《经义述闻·通说下》中说:“盖无本字而后假借他字,此谓造作文字之始也。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这就是说,除了无本字的…  相似文献   

2.
传统通假字概念所指含混,"广义分化字""引义分化字""借义分化字"等概念可将其所涵盖的同源通用字和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剥离出来,使通假字概念界限清晰、 所指明确.重新审视定州汉墓竹简 《论语》 中220组异文的使用情况,厘清了异文的字际关系.通过对比异文在马王堆简帛书、 银雀山竹简的使用情况发现,相对后起分化字,汉初多使用源字;汉初使用相当数量的通假字且通假字字形上多与本字相关.汉初用字表现出动态发展的特点,不仅保留旧的习惯用字,还表现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论古今字     
汉语的一个词,开始用某个字来表示,后来改用另一个字表示,而后来的这个字又是专门为表示这个词而造的,这两个字合称古今字。通假字则不然,它是“本有其字,同音代替”,用来代替的字和本字并存。古今字分为三种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4.
《郭店楚墓竹简》释文正误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中有一个字,原释文中误释为"加",致使整段话文义不明,难以通读。今将此字改释为"耕",乃"耕"字之原始会意初文,其在简文中是当耕作讲。整段话之文义遂得以畅通无碍。  相似文献   

5.
阳湖派为清代古文流派。由恽敬、张惠言等所开创;恽敬,常州阳湖县人(今并江苏武进县);张惠言,武进县人,当时阳湖与武进同城而治。其后之作者,亦多为阳湖、武进人,故称“阳湖派”。这派渊源于桐城派,为桐城派之别支。 常州自明代唐顺之以后,为古文者,有毛重倬、毛念恃、张星瑞、杨椿、蒋汾功、邵长衡、恽鹤生、钱枝起等,皆不过负一时之誉或名不出于乡里。至清代乾隆嘉庆时,恽敬、张惠言之为文章,奉《文选》为宗,取法于归有光、唐顺之、王慎中等。当时学者,大抵崇尚桐城古文义法,取途以唐  相似文献   

6.
聂中庆 《阴山学刊》2003,16(6):33-36
楚简《老子》所用文字属战国楚系文字,其中使用了大量的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字和同源字,给我 们阅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有必要进行整理扣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楚竹书通假本字的存现状况可分为四类:于甲骨文、金文及楚竹书皆有存现,甲骨文、金文已见而楚竹书未见,甲骨文、金文未见而楚竹书始见,甲骨文、金文及楚竹书皆未见。本字甲骨文、金文存现而楚竹书未见或为文献出土滞后的暂时缺失,或为本字之义全部借用他字表示而未见存现,或为本字在战国时代不表特定意义而未出现。本有其字的通假多于本字后起者,表明通假是当时尚未造出用表某义的本字而采取的临时应对措施,更是楚竹书用字不规范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关于通假字     
关于“假借”,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下的定义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这说的只是一种情况,即本来没有正字,一开始就借用某一个字。如本义为燃烧的“然”,假借为代词。《论语·宪问》:“古之人皆然。”本义是竹器的“匪”,假借为否定词。《诗经·卫风·木瓜》:“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关于这类“本无其字”的假借,我不打算多谈。这里所要讨论的是本有其字的假借。这种假借的特点是:本来就有一个正字(或叫本字),书写时却借用另一个与之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下面提到的通假字,指的只是这一种。  相似文献   

9.
■京考     
自清代以来,不少学者曾探讨京之地望,但至今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本文拟作一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京的字义和性质 京即旁京。尽管学者对京地望有不同说法,但对字的解释基本上是相同的。阮元在《继彝》(应为静)考释中谓:“此旁之繁文,古邦字异文也。”王国维在《周京考》中谓:“其字从从。字虽不可识,然与旁鼎之,旁尊之,皆极相似,当是从旁声之字。”郭沫若在《臣辰》考释中谓:“字从声。当从方声。当即旁之古字。则旁之繁文也。”徐同柏、吴式芬也都释旁。《高》铭文“王初旁”就直作旁字。可知此字释旁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王力主编的教材《古代汉语》对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注释中值得商榷之处为例,说明对古文中经常出现的汉字形体歧异的现象,在进行注解或编纂辞书时应注意结合具体汉字的产生历史、形体结构、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等因素加以较全面的考察,才能尽可能稳妥地把各类性质不同的古书汉字形体歧异现象区别开来,并给以准确的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的《孔子诗论》部分三处出现“■”字。第11简“鹊巢之归,则■者……”和第13简的“鹊巢出以百两,不亦又■乎?”关系密切。由于第1l简残缺,所以对于这个字的隶定和解释都存在着分歧。马承源先生以为此字当释“疐”,指匹配义。现代学者们多把此字隶定为“■”,“■”的字形和竹简上的字形有不合之处。“■”字郭店和包山简均不见。古文字中只有“鬯”的古文形体和“”里面的形体是最为相似的。将这一形体隶定为从鬯声的形声字较为合适。何琳仪先生即持此说,但就“辶鬯”释为“荡”未作进一步论述。[1](P248)“…  相似文献   

12.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的<孔子诗论>部分三处出现"(鬯辶)"字.第11简"鹊巢之归,则(鬯辶)者……"和第13简的"鹊巢出以百两,不亦又(鬯辶)乎?"关系密切.由于第11简残缺,所以对于这个字的隶定和解释都存在着分歧.马承源先生以为此字当释"疐",指匹配义.现代学者们多把此字隶定为"(离辶)","(离辶)"的字形和竹简上的字形有不合之处."(鬯辶)"字郭店和包山简均不见.古文字中只有"鬯"的古文形体和"辵"里面的形体是最为相似的.将这一形体隶定为从辵鬯声的形声字较为合适.何琳仪先生即持此说,但就"(鬯辶)"释为"荡"未作进一步论述.[1](P248)  相似文献   

13.
河间王姓刘名德,字君道(其字诸书未见记载,此据《金楼子·说蕃》),谥为河间献王,为孝景帝之子。他的生平事迹,最早见于《史记·五宗世家》,甚为简略。《汉书·景十三王传》叙述较详,其文日:“河间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是求是。从民间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本(本字原无,据《金楼子·说蕃》补之,以足文意),加金帛赐以招之。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多,与汉朝等。是时,淮南王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属,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  相似文献   

14.
姚垚 《学术论坛》2001,(3):98-99
"民"字的金文字形,或释为"以锥刺眼",于是将民字的本义解释成"奴隶".本文试图用金文字形,参证以周代的经传文献,来说明"民"的本义并非奴隶.从文字通假的关系来看,民应是萌的本字,后来假借为人民之民.  相似文献   

15.
墙盘新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曰古文王,初和于政”,从系从盩省之字,应为从系,盩声。陕西省周至县,盩音周。按:此字不见于商代之甲骨文及金文,当属王国维所指的“西土文字”,由读音及系旁寻求,相当于紬字。《汉书·谷永传》“燕见紬绎”,释紬,谓“引其端绪也”。《史记·太史公自序》“紬史记金匮石室之藏”,紬缀,集也。另参见史颂簋“里君百姓帅埤周于成周”,谓里君与百姓都来集聚于成周,  相似文献   

16.
谢枋得《文章轨范》选文精审,评点精当,对古文文本的诠释与阐说已经较为完备,涉及古文的章法布局、句法字法、为文技巧、艺术风格、思想内容等各个方面,已经兼具后人所说之“辞章”、“义理”两端,而且个性鲜明、自具面目.从《古文关键》到《文章轨范》,展现出宋代古文选本之古文评点由相对单一到比较完备、由相对粗浅到比较深入、由平实板正到特色鲜明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7.
清代学人的学统意识比较明显.桐城派合程朱道统与韩欧文统于一身,成为清代文论的中坚.章学诚生当桐城派兴盛之际,其以史统文的学术取向遂与桐城派在古文理论上产生了争论.鉴于桐城派文论学者论述已多,本文着重阐述章学诚的古文理论,从学统与文统,学与文,义法与清真等方面比较章学诚与桐城派尤其是与姚鼐古文理论之异同.  相似文献   

18.
先秦传世典籍“兮”字本貌及形用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兮字在甲骨文中既已出现,在先秦传世典籍特别是韵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然在与先秦传世典籍同期创制的出土文献中未见其踪影;凡传世文献作兮处,相对应的出土文献皆不作兮。兮或为呼吸之吸的本字,作语气词始自秦汉时期,先秦传世典籍所见兮字系后人改字所致。  相似文献   

19.
浅析错别字     
一、错别字现象普遍存在汉字属表意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错误字,可以说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产生,自古就有之,古人在书写汉字表情达意时,难免会写错和用错字。现在我们读到文言文中那些“通假字”,实际上就是古人在文章中写的错别字。东汉大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的“六书”之一的“假借”用字法也证明了这点,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语言中有了某个词,但还没有表示这个词的字,于是就在通行字中找出一个同音字来替代,实际上写的是“别字”。可是,社会发展到高度…  相似文献   

20.
甲骨文中的"■"(■)字,罗振玉释为"騂"之本字,指出有赤色义,此后学术界一直未提出异议。罗氏考释"■"字有赤色义,其说可取,但关于"■"字的形义关系,未做出解说。我们考察甲骨、金文"■"的字形、辞例,发现"■"字在甲骨文中是"羊牛"二字合文,后演变成一个字"■";且《说文》等书,对"觲"字的解释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