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织中所蕴藏的新思想、新观念绝非领导者一人“独享”,其更多地来自行动一线,这要求对领导者“强制”“命令”式的管理方式进行变革,“以退为进”,转变“一人之言”的独断态度、“永远正确”的错误思想和高高在上的权力定位。在“以退为进”的管理策略下,领导者要多问“你怎么看”、多听“我这样想”、多说“一起探讨”、多思“新在何处”、多忧“按照惯例”以及多畏“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2.
报喜藏忧是一些领导干部久治不愈的一大顽症。报喜藏忧现象主要是围绕“忧”字在做文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表现:有忧不报,大忧小报,急忧缓报。要找准报喜藏忧的原因,必须从领导和基层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基层单位看,是内因促其“冒险”而为。有的基层党员干部不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工作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时,喜欢粉饰太平,回避矛盾,掩盖问题。他们在报忧问题上往往存在害怕心理,既怕如实报忧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影响对本单位工作的评价,影响各种先进的评选,影响个人的提拔使用,又怕如实报忧影响上级领导的政绩。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决策者说     
《决策》2009,(6):7-7
作为政府公务人员。要有“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的公仆情怀。从事一项工作,完成一项任务,要处处体现一个“早”字,一个“快”字,一个“好”宇。一个“实”字。  相似文献   

4.
谢德民 《领导科学》2006,(17):44-47
为官一任,能做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是每一位从事领导工作的人都会认真思考并试图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怎样才能达此目标呢?成功者自有妙法,高人自有高招。做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既需要“妙法”,也需要“高招”。把“妙法”和“高招”统一起来,着重从哲学方法论上讲领导者的成功之道,就是本文所讲的领导者的成功智慧和成功哲学。领导者唯有从哲学方法论的层面上掌握了成功的“大道理”,才能产生大智慧,进而获得大成功。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和体察感悟,试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九字诀”,供领导干部借鉴参考。一、定、识、能——成功领导者的目…  相似文献   

5.
谷家栋 《领导科学》2004,(20):33-33
胡锦涛总书记在论述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时,曾引用我国古代先哲孟子的话:“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引证高妙,寓意深刻。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先民之忧而忧,后民之乐而乐,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胜利。领导干部忧民,善莫大焉。面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面对人民群众的新需求,领导干部只有亲历“忧民”的四种境界,才能忧得其所,忧得百姓欢乐,忧得四海升平。境界一:先于民忧。“明者远见于未萌”。领导干部只有先忧,把人民的困难系于心间,把大众的疾苦担于肩上,…  相似文献   

6.
作为领导者,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下级班子中因为工作分歧,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两种不同的意见,甚至由于以往的矛盾,会形成泾渭分明的两派,由于谁也不服谁,常会将矛盾上交到上级领导面前,甚至要求“当庭宣判”。面对下级的这种“两面夹击”,有的领导糊里糊涂,各打五十大板了事;有的领导则以太极“推手”应对,以“研究研究”为名推之。这样不仅没有化解矛盾,反而让下级一肚子委屈化为满肚子怨气,对领导者产生不满。要解决好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做好“勇、准、公、导”四字文章。勇。领导者面对这种“两面夹击”,最忌退缩回避,那不仅会错失解决…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本领恐慌应当是我们现代人必须面对和注意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要注意知识的积累,注意发挥团队精神,注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巧借部属之长,是解决本领恐慌的重要方法之一。这里关键在一个“巧”字,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一要借在漫不经心的交谈中。这种方法如同“青蛙理论”,就是要让部属在不知不觉的闲谈中,将自己对某一问题或某一事情处理的看法说出来,让领导者从中受到启发,变部属的智慧为领导者的智慧,最终为领导者决策起作用。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有两点:一是领导者要善于…  相似文献   

8.
所谓容纳意识,就是指领导者要具有一种广泛的吸纳和博大的宽容精神,是领导者自发意识中最深层次的可贵意识,是构建领导素质的基本要素之一。容纳意识,对寻常百姓来说,不必苛求,但作为领导者,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这“容纳”二字的内涵就值得认真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和下属谈话是领导开展工作非常有效的手段,也是很多领导者乐于使用的工作方法。相对于在公众场合阐明观点、表明态度或发布指示而言,谈话有三个特点:它是私下的朋友式的感情交流,显得亲近;它不受环境、时间的约束,随意自然;它直面对方,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这三大特点也是三大优势使其成为领导者做思想政治工作、处理好单位内部关系的重要法宝。不过,谈话看似简单,却并不是张嘴就能解决问题。常言道,一句话能把人说得笑起来,也能把人说得跳起来。所以谈话中的规律和技巧也必然成为领导者研究和掌握的内容。“明”、“心”、“变”三字策略或…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领导者的主要责任是:出主意,用干部。既然领导者的主要责任之一是“出主意”,那么作为领导者大脑的补充和外延,秘书的主要职能之一自然是协助领导者“出主意”。高明的领导者,不仅自己善于出主意,而且也对善于出主意的秘书  相似文献   

11.
“忧己意识”不是只顾既得利益的患得患失,也不是畏首畏尾的裹足不前,而是,忧为官不廉,忧从政不勤,忧贡献不大,忧危害国家,忧触犯刑律,是为奋勇前进踢开羁绊,是为抗御邪恶构筑堤坝。有点“忧己意识”,可以使人警觉、防范,在不义之财面  相似文献   

12.
“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在世,都离不开一个“怕”字。当官的自然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古人所说的“官有所畏”。“官有所畏”,实际上是一种忧惠意识。越是仕途顺利,越要管好自己,注重名气,越是权高位重,越要警钟长鸣,抵制诱惑。  相似文献   

13.
罗韬 《领导文萃》2007,(12):121-124
影响毛泽东晚年行事。也影响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治进程的,是毛泽东的“身后之忧”。这“身后之忧”,在前期表现为“斯大林之忧”。晚期则是“晁盖之忧”。二者有一贯处,又有微异处。  相似文献   

14.
忧信息亦称“问题信息”或“负面信息”。忧信息,业内人士都能理解并予以开发之,然而,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囿于“报喜不报忧”之传统,对忧信息的开发一直持谨小慎微之态。正因如此,报忧难,难报忧,即成为忧信息开发难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工作状态,决定其工作效益。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学会在研究状态下进行工作。一、要树立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意识当前,有不少领导者仍在一种“经验式”“、非理性”和“无意识”的状态中进行领导工作。这种苦干有余、巧干不足的“苦力型”领导者,在大力倡导科学管理、科学领导的今天,已显得有些落伍。如今已不是一个靠汗水就能当好领导的时代,而是一个要求领导者尽快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的时代。领导者在当今这个学习型社会中,应自觉强化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意识,善于从研究的角度理性思考各种问题,懂得…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企业治理模式下,“领导者”变更是企业的重大事件之一,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及组织绩效。基于组织人际关系的角度,采用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企业“领导者”变更是否会引发下属管理层团队联动效应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企业“领导者”变更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顺推”与自下而上的“倒逼”两种路径,引发显著的下属管理层人事调整,管理层团队结构发生明显的联动“重构”效应。(2)在企业“领导者”变更情形下,下属管理层团队重构程度越大,对企业创新效率的负面影响越大,表现为研发投入减少、专利申请与授予数量下降;在考虑“领导者”界定标准、企业管理层人事制度、创新产出专利质量、排除替代性解释及缓解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3)在进一步的分析中,考虑前任“领导者”离任预期、继任“领导者”来源类型及下属管理层人力资本结构三个角度的调节作用机制,发现前任“领导者”离任的可预期性越小、继任“领导者”属于内部晋升、下属管理层团队人力资本存量越差时,“领导者”变更引发的下属管理层团队重构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强,负面效应越明显。综上,本文基于企业“领导者...  相似文献   

17.
秦德君 《领导文萃》2008,(15):47-51
当今世界,领导者的公共形象已成为领导力(Leadership)的一个关联因素。在社会的公共期待上,今天人们对于领导者有着诸如“崇高”期待、“才资”期待、“平民”期待等诸多预期:而在领导者的形象方位上,今天人们亦有着诸多社会性定义。这些公共期待和对于领导者公共形象的理解和定义,已约定俗成为当今世界“成功型”领导者形象中共同的“普适性”元素。  相似文献   

18.
《叔向贺贫》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卿大夫韩起为自己 “忧贫”,叔向却向他“贺贫”,并明白地指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 为官者如不“忧德”而“忧贫”是非常危险的。自古忧贫丧德,则必作法自毙。反之,如果是忧己之德、忧民之贫,则是一个领导干部思想境界高的表现。但我们这里所讲的是一些为官……  相似文献   

19.
李一 《领导科学》2005,(10):32-33
互领导观点是关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如何通过相互作用来实现领导的一种观点。简单地说,就是“你领导我”与“我领导你”互相存在于领导活动过程之中。这个互动过程有同时同步、错位异步和交织联动等形式,它包含以“互”为核心的三个要素,即领导者、被领导者和“互”。这里的“互”是互领导理论的关键词,它有丰富的含义。“互”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中介;“互”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及其中介的载体或平台;“互”是互动,是影响,是相互学习。“互领导”并不是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提并论,仍主张领导者是领导活动中的主要方面,只不过更强调“互”的…  相似文献   

20.
问题20:领导者怎样合理授权?请结合实际一谈。(或怎样正确理解儒家的“无为而治”?该题目适用于报考处级副职以上职务的应试者) 时限:6—8分钟出题思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是互相依存的,没有一个领导者能够不通过别人的工作而圆满完成任务的。越是高层的领导,越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