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羡 《理论界》2012,(6):100-102
亚细亚生产方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关系到中国历史的性质与未来走向,涉及到无产阶级政权的合法性问题,对它们的思考与回答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亚细亚生产方式又分为原生形态与次生形态,两者因土地归属不同而各有特点,前者民主,后者专制。结合古代历史,得出亚细亚生产方式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即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封建制——更完备的次生形态;被广泛接受的秦汉至明清的"封建"社会亦属广义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作为第一种人类社会形态的亚细亚社会可以跨越资本主义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继而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2.
<正> 青海省和全国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历史遗产基本上与全国历史具有一致性。但其具体内容,又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地区的特殊性。本文试就青海古代社会性质的演变,谈点看法。 青海与祖国其他地区一样,在远古时代曾经存在过一个漫长的原始社会。由于考古  相似文献   

3.
有客夜访“四毋斋”,一杯清茶,几句寒暄之后,话题很快转到学术研究上来。 客问,近些年来,您连续发表了十几篇探讨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中国无奴隶社会”。现我提出一些疑义向您请教,不知可否? 答:好!中国古代社会性质问题,是史学界的老大难题,完成这一重大课题,实非一人之力所能及,我愿与包括您在内的众多有志者共同探讨此问题。  相似文献   

4.
古代的扶南,地域辽阔,文化发达,是东南亚地区一个强大的文明古国。她的出现,对于整个东南亚历史的发展,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对于这个古国的社会性质,长期以来人们却很少进行研究。即令有所涉及,意见也不尽一致。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惟对于柬埔寨历史的阐述,就是对东南亚地区历史的撰写,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此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社会分工不会随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因而产品交换的市场也不会消失.社会主义就是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由国家财产转为社会财产,实现其剩余产品的社会化分配.一个社会的社会主义程度是可以计量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实现的手段.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仍是社会全体成员对物质及其他利益的不断需求.社会主义只是我国现阶段生产方式的一部分,要不断实现和增加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但不能将社会主义的原则应用于其他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西周青铜器铭文、墓葬发掘以及有关史籍,对西周社会财产的私有制进行考察,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看法的观点.认为西周社会的周王最高所有权与贵族等级领有权相结合(平民村社共同体实际占有使用权与之相重叠)的多层次财产所有制形态,其核心是王有制与贵族领有制而非私有制.大汶口文化遗址中、晚期墓葬区,虽有明显的贫富差别,但不能以此证明中国古代私有制自此开始,因它不是私有制经济在运作之后所产生的贫富分化,而是在宗法等级萌芽状态下,其亲族、家族在氏族共同体中贵贱地位的差异所导致的财产分配后的贫富距离.古代中西社会财产所有制方面有很大差别,不能用西方的模式来套中国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两汉土地私有制的相对成立,私有经济在中华大地上全面铺开,尤其是官僚豪强的私有经济迅速膨胀,以官僚贵族等级制为主轴的私有财产分配秩序逐步形成。国家为维护其统治格局与社会治安,法律制度中不断增添着一些客观上有保护私有财产内容的条款,唐律作为中华法系成熟的标志,这方面律文确也不少,似乎当时保护财产私有权的法律问题已不容置疑,法制史有关论述可谓俯拾皆是。然而,笔者以为,法律保护平等的财产私有权之命题实从罗马法中取来.鉴于古希腊罗马与中国古代社会之结构、内涵都存在极大的不同.该命题是否适用中国古代,其…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之一。自从土地私有制出现和广泛流行以后,土地问题就成为古代社会矛盾的基本问题。但土地并不是私有财产的最早形式。在原始公社制度演变的过程中,财产标的物之第一对象是牲畜,其次是由俘虏变成的奴隶。要使牲畜和奴隶成为私有财产,并不与公社制度的传统和道德准则相抵触,因为牲畜和奴隶并非在公社生活中自始就存在的,前者是个体劳动发展的产物,而后者原是本公社以外的族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超越公社固有价值观念的轨范。因此,对于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9.
齐家文化,因1924年首先在甘肃广河县齐家坪发现而得名。关于齐家文化的经济形态和社会性质,目前尚无定论。从发掘材料看,齐家文化的人们已经过着比较稳定的以农业为主、兼有畜牧业和手工业的生活。农业是齐家文化的主要经济部门。生产工具以石制为主,骨制次之。主要的工具有石斧、石镰、石刀、石铲和骨铲,还普遍发现石杵和石磨盘。石斧是当时人们的砍伐器,石镰是收割工具,石铲和骨铲是翻土工具,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东周秦代社会没有保护财产私有权的有关法律概念。《周礼》的所有权法律思想,其本质仍是周王主宰一切的王有制。秦国商鞅变法甚至严重侵犯民众的财产权、人身权。秦律维护关注的是专制政府的权益及其统治的社会秩序,漠视臣民的个人权利,基本没有保护私有财产的机制。文章还探讨了在当时私营工商业经济已局部繁荣、民间私有财产权利意识萌芽的条件下,保护财产私有权的法律没有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新学术》2007,(4)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人们对破产法的认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开始对流弊渐多的《破产法(试行)》进行理性的思考,破产法面临一场革命。在新破产法的立法过程中,一些基础问题的定位左右着立法的价值取向,破产财产这个基本概念仍然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本文尝试从法律性质入手,从破产财团说和破产财产客体说两种主流观点展开分析,力求从理论的更迭中寻求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文章借鉴了中外立法和学者的观点,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谈了笔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六月上旬,在沈阳市召开了中国东北古代各族社会性质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由辽宁省民委、辽宁省历史学会、辽宁社会科学院和辽宁大学共同举办,参加讨论的有北京、上海,内蒙古、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市、自治区的八十多名专业和业余史学工作者。会议交流了论文三十余篇,着重讨论了挹娄、勾吉、室韦、高句丽、渤海、契丹、金代女真、明  相似文献   

13.
论破产财产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在大陆法系中还是在英美法系中,“财产”作为法律概念通常是指权利的内容或权利的客体。在破产法中,破产财产的集合体构成破产财团,破产财团在性质上则带有一定人格化倾向,即破产财团并非单纯作为客体,而可以作为破产关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社会史分期问题的论战,是三十年代初期由现实政治斗争直接引发的一场思想理论大论战,当时中国的主要政治派别,几乎都卷入了这场争论。这场论战同国共之间斗争以及同中共与托陈取消派斗争的关系,有人已作专文评述。但是,有一个问题以往多被忽略,这就是,通过这场思想论战,国民党  相似文献   

15.
一、论奴隶制与农奴制的近似及其密切关聊的实质“奴隶制”与“农奴制”是两个性质极端相近的社会形态。它们中间的转化,并没使用着悬殊的、划时代的劳动工其。因而东方的斯拉夫人竞超越了奴隶制而直接过渡到了农奴制。其实就是古典的罗马,在它最后存在的数百年,和德意志人统治底最初数百年,中间七八百年长时间的生产水平,也是完全相同的。而它们“生产关系”的差别,也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虚拟财产权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的出现,使传统的民法理论受到挑战.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虚拟财产权的性质,虚拟财产作权为一种新型的权利是否属于传统物权的范畴,还是接受知识产权法的调整,或是作为一种新型的权利独立于民法和知识产权法来看待.<物权法>仍未直接将虚拟财产作为权利客体,虚拟财产能否纳入<物权法>的保护,我们应如何建立有效的法律规范来保护日益频繁的虚拟财产交易行为.  相似文献   

17.
18.
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梁式大桥,被誉为海内第一桥,对古代泉州社会有重要历史影响.大桥的建成重新塑造了古代泉州地理交通格局,促进了泉州港经济商贸发展,凸显出特殊军事地理价值.洛阳桥与古代泉州佛教发展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僧人参与建桥修桥,佛教建筑的兴建以及佛教信仰的流行.古代泉州民间信仰兴盛,双忠信仰、通远王信仰、玄天上帝信仰、洛阳桥神都与洛阳桥有关.围绕着洛阳桥,产生了洛阳桥谶谣、洛阳桥德政、洛阳桥文学、"洛阳桥"符号,成为古代泉州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合伙企业财产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伙企业财产中出资部分的法律性质,取决于当事人的约定,若无约定或约定不明时,则其收 益均属合伙人共有财产,但此共有包括了准共有,属于共同共有。  相似文献   

20.
整体来看,后现代的消费社会并没有在当下中国形成,但当代中国都市却也已然进入一个准消费时代.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在未来的社会形态中.它依然作为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存在.当前,需要重视理性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和学说时于文学的规约.强调规约,并非逼迫文学生产在意识形态上的同一,并不排斥文学价值形态的差异性,它主要是蕴含着一种介入和引导的作用.文学,在既存事实与规约的张力空间中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