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莫卧儿帝国统治晚期,印度次大陆最终沦为英国殖民地的教训极为深刻。本文结合印度史实以及学习马克思关于印度历史的两篇经典性文章的体会,从印度社会政治结构存在的弊端和莫卧儿帝国政府内外政策的失误两方面,对印度之所以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莫卧儿帝国统治晚期,印度次大陆最终沦为英国殖民地的教训极为深刻.本文结合印度史实以及学习马克思关于印度历史的两篇经典性著作的体会,从印度社会政治结构存在的弊端和莫卧儿帝国政府内外政策的失误两方面,对印度之所以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光荣革命到北美独立战争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时期,第一帝国的特点是重商主义。美国独立战争后,英国虽失去了北美殖民地,但通过工业革命走上了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也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变,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和实力最强的国家,英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海上霸权,完全能够控制全世界的贸易,自由竞争更能使英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英国适时地改变了传统的重商主义政策,更多地接受了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开始了帝国秩序的重建,帝国的重心由美洲转向东方。虽然旧帝国和新帝国追求的都是对外贸易和经济利益,但采取的帝国政策迥然不同,第二帝国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4.
浙江学人冯登府的《英吉利考》,是建立在1840年鄞县知县审问英国军官安突德口供基础上写成的。与魏源《英吉利小记》相比各有特色。它是清朝地方官员审问英国俘虏而成的英国国情报告,体现了鸦片战争初期地方官员对英国的关切点。  相似文献   

5.
莫卧儿帝国是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就是从它手中英国攫取了印度的统治权,使印度人民蒙受了近二百年殖民统治的厄运。印度人民遭受残酷的殖民征服和统治,英国殖民者有其罪,而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者则应负其咎。从莫卧儿帝国的灭亡开始,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深渊。研究莫卧儿帝国灭亡的原因,对印度民族和世界被压迫民族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在印度历史上,莫卧儿帝国实质上是一个外族王朝。十六世纪初期,印度是一个分裂为许多小公国的国家。当时的罗迪王朝(1450—1526)为阿富汗人所建,名据德里,却没有鞭及印度南部领域,北部则长期处于混战状态。  相似文献   

6.
民族国家是以民族为基础而建立的主权国家,国家主权和民族一体性是其建立的两个必备要素。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程,14、15世纪,英吉利民族经历了百年战争和玫瑰战争的动荡,萌生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王权逐渐战胜封建割据势力,民族国家建立的条件日益具备;16世纪,经过宗教改革和政府改革,王权得以最终摆脱教皇控制,国家机构进一步完善,英国民族国家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7.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已故教授比格尔霍尔说过:“从19世纪进入20世纪,是一段英帝国在世界上最不得人心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连这个帝国本身的许多臣民都对帝国的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但是,大多数英国人却觉得这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理由为帝国统治地球上如此广袤的地区,统治着‘从棕榈之国到松柏之乡的疆域’而感骄傲”。这是进入帝国主义时代英国的情况,到1914  相似文献   

8.
吉卜林是20世纪著名的英国作家,也是英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然而,一直以来吉卜林的作品因与帝国主义存在关联而饱受争议,对吉卜林的评论也呈现出"帝国"与"非帝"两极分化的局面,而对其帝国意识形态上的演变却很少有人关注。儿童故事《丛林之书》中的百兽凶猛狡诈,盛行丛林法则,丛林与村落冲突激烈;长篇小说《吉姆》中出现了多个民族和多种文化的会合,虽相互之间有些许冲突,但已趋向融合。从"丛林统治者"到"世界小友",吉卜林的帝国意识经历了从对立走向融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格林在其最后一部历险主题小说《船长与仇敌》中讲述了在二战后英帝国的衰落和冷战期间世界政治风云变幻背景下,一对父子通过各自不同的历险体验审视在新老帝国交替之时英国曾经的帝国统治,揭露和批判以美国为首的新帝国主义殖民行径,以唤起人们的民族良知和民族历史意识。格林在小说中不仅描述了战后的英国人在外部大的地理空间和内在小的居住地空间中遭遇的自我表征危机。小说中人物在离家和归家的主题间徘徊,最终选择自我放逐,试图从远离家园的孤立和丧失联系中体验一种充满活力的新知觉状态,重构个体和民族尊严、重建精神家园并重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0.
英国是第一个实现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国家,重商主义作为英国社会传型期的主要理论形式,其发展特点直接影响英国的社会发展。本文认为,在奉行重商主义国家中,英国之所以能率先成为工业化国家和海外殖民帝国,其重要原因在于英国的重商主义嬗变取得了成功,而其成功的秘密在于重商主义从早期向晚期的演变发展与 社会的变革及国家的政策走向达到了高度的一致和协调。  相似文献   

11.
美国独立是英帝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事件,以此为界,英帝国历史可分为第一英帝国和第二英帝国。本文详细论述了第一英帝国及其瓦解的原因,并探求了在崩溃之后的第一帝国基础上,第二英帝国建立的内在原因、采用的统治政策及其发展壮大。而英国政府对殖民地统治理论的调整是这一切发生转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出发,探讨弗里尔在本族语言盖尔语面临英语入侵这一危机前如何通过《译文》反对英帝国英译爱尔兰地名的企图、发掘盖尔语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唤醒爱尔兰民众对于本族语言的热爱。同时,弗里尔最后在剧中对英语的接受并非无奈的妥协,而是意图利用英语为武器,作为对英帝国的回击。  相似文献   

13.
教皇权兴衰与欧洲世俗权力的发展相关联。14世纪-15世纪,在封建关系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成长的过程中,“基督教大世界”的普世主义逐渐被近代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取而代之,以新君主制为特征的民族国家趋于形成。英国在与外国人,尤其与罗马教皇的斗争中,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观念。威克里夫提出了较完整的民族教会理论,他反对罗马教廷干涉世俗生活,要求建立不依附于任何外国势力的“廉价的”民族教会。在此基础上,英国人逐渐摆脱对中世纪罗马教皇的依附性,打败了来自葡萄牙、西班牙等外来势力的干涉与威胁,建立起以都铎专制王朝为核心的民族国家,从而奠定了迈向近代国家和殖民贸易帝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萨默赛特·毛姆以描写异彩纷呈的异域小说而著名,而帝国主题是其中绕不开的话题。本文从毛姆的三部作品《探险者》、《麦金托什》和《哨所》中的帝国意象入手,见证英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揭示导致英帝国由征服走向和解与妥协的演变过程的历史和社会根源,以此窥见作者隐匿在文化缅怀背后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反殖民主义的情结。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从巴勒斯坦撤出,是大英帝国由盛转衰的一个缩影。面对犹太人的暴力抗争和美国的不合作,英国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双方达成协议无望的情况下,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最后在中立的名义下从巴勒斯坦全身而退。本文通过对英国撤出巴勒斯坦过程的剖析,认为英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政策选择是现实主义的,是在被动中争取尽可能多的主动。英国撤出后巴勒斯坦地区的冲突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多地指责英国有失公允,美国和联合国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在《求婚者》中,拉什迪诠释了20世纪60年代伦敦一个功能失调的移民社区因大英帝国的解体而出现的误解、困境和暴力。在帝国的末日阶段,随着梦想的印度和梦想的英国这一对概念的消褪与奔溃,帝国神话的破灭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英语语言作为一种曾经权威、绝对的系统,被剥夺了其权威性,被拆解、被歪曲。殖民时代的神话破灭了,或被打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将怀旧的过去变成了破坏性的“向前”,并取代了历史的现在的杂糅叙事。处于过去和现在、神话和历史、边缘和中心、定位与错位、官方语言和经改造的语言的交汇之处的拉什迪,在这个短篇中成功地编汇了一种“杂糅的民族叙事”。  相似文献   

17.
英帝国肇始阶段,涉海文学提出“人口过剩”及如何建立“海上帝国”等主张,从理论上探索英国向外扩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帝国上升时期,涉海文学通过鲁滨孙等殖民者的海外垦殖实践,为英国民众勾画帝国构建的基本路径。英国攫取世界霸权以后,涉海文学则为帝国价值观念和统治秩序进行合法化辩护。英国涉海文学由此实现从文化叙事向政治功能的转变,从文本和意识形态层面参与了帝国构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帝国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然而,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的绝大部分时间,却是在帝国政治中度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帝国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彻底崩溃,帝国研究也被严重忽视。21世纪帝国研究再度受到关注,这既有弥补帝国研究不足的学术动因,但更有人类在全球化时代探索新的国际秩序的现实动因。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强大帝国,例如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西班牙帝国和大英帝国等等。这些帝国持续的时间,长久者多达千年之上,短命者则只有区区十几年。帝国的产生和兴亡既要遵循一般的普遍规律,也有其各自具体的特殊原因。从普遍规律看,国家的军事力量、科技水平、综合国力、政治制度、战略决策、领袖品性、国民素质和地缘政治等,都是影响帝国命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英语是英语的一种变体。但是加拿大自身的历史、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对加拿大英语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加拿大英语也反映了该国文化特征。文章通过分析加拿大英语及其折射的文化说明加拿大独有的文化特征——以英、法裔加拿大人文化为主流,善于包容和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创造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1348年,黑死病由欧洲大陆渡过英吉利海峡传入大不列颠,并迅速蔓延开来,造成英国人口锐减、社会环境急剧恶化、社会群体心态被改变。在微观视野下考察,瘟疫过后,社会迅速恢复,民众生活实际比之前得到改善,并为英国社会的转型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