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企业创新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概念。用其发明者著名经济学家J·A·熊彼特的话说,就是企业“生产函数”的某种改变,而这种改变能够促使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根据这一定义,一切能使企业生产函数发生变化的措施,均可视为一种创新。从企业管理角度看,可能引发企业创新活动的因素将包括:(1)产品更新;(2)技术进步;(3)市场拓展;(4)资源替代;(5)组织优化。实践表明,企业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根据企业管理界的一些经验分  相似文献   

2.
(一)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过细、过死,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工厂的生产计划由上级下达,生产所需物资由上级层层调拨、分配,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由物资、商业部门收购;一切收入向上交,一切开支向上要;损失浪费不受罚,增产节约也无奖;赢利亏本一个样,“大锅饭”吃个饱。有的同志把这种管理方法概括为“四大”,即“计划大包揽,物资大统配,劳资大统管,财政大包干”。这种计划管理方法,使企业失去了生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造成了产销脱节;这种物资管理方法,堵死了物资流通和正常渠道;这种劳资管理方法,压抑了职工  相似文献   

3.
所谓“假集体”,是指个人、合伙经营或私营企业的主办单位,谎报登记注册资料和文件,提供假证明,以开办集体所有制企业为名,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他们提供的材料,在审查资料中,将其核定为集体所有制企业。这些“假集体”造成了经济性质的混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的一切经济工作,都要讲求经济效果。经济效果表现为各项经济指标。这些指标都由相互联系依存的许多因素构成。所以,提高经济效果,需要在构成经济指标的各个因素中,分清主次,先抓主要矛盾,深入调查研究,调动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改进和提高经济工作。经济活动分析中的因素分析,就是利用企业的各种核算资料,分析各个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程度,找出影响的大小主次的一项活动。它是企业及其领导部门,以及有关部门(如财政、银行等)经常和定期进行的一项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企业组织与区域成长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是一个具有内聚力的地区,从微观角度看,区域经济是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企业组织将生产过程在地域空间上实行纵向分解和联合后展开的协作活动,由劳动分工而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节约是促进区域形成的两个最根本因素.鉴于大型跨区公司(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应把一批竞争力强的跨区公司(企业)和企业集团作为区际经济的“连接点”或“生长点”,利用跨区公司(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的系列化和成套服务在经济部门、行业中的主导作用,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和行为关系,逐步在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形成新型的企业分工协作体系,建立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一、企业目标 目标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激励制度。它的核心是企业主管以“企业目标”作为管理企业整个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使企业的一切管理行为和活动都以“企业目标”作为行动指南,即企业管理活动开始于确定企业目标,实施以目标为指针,完成以目标来评价考核。企业目标是企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教导我们:“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我们如何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洋为中用,日本的作法和经验,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人本管理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强调的一个主要观点。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这一唯物史观的科学论述,指明了人的因素是办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源泉和深厚基础,是我们进行企业改革和生产建设的思想武器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生产仍然是商品生产。可是,由于过去我国经济生活中长期存在着自给自足的自然济经倾向,在工业结构方面造成了种种违背商品生产要求的不合理因素,影响社会主义工业的健康发展。就合肥市而言,工业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产业(包括部门、行业)结构上全面发展,以致门类过多;在生产组织方面,忽视专业化协作,办“全能企业”;在所有制方面,偏重发展全民工业,忽视集体工业。这种片面追求“全面发展”、“全能企业”、“全民所有”的倾向,势必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分  相似文献   

10.
朱卫平 《学术研究》2003,(11):40-43
通过深圳布吉农产品批发市场主办者自觉执行质量监督法规,用“契约管理”替代“行政管理”的案例研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探索企业与地方行政监督部门相互合作,通过自主制度创新,将外在行政监管内化为企业自觉行动的条件和机制。  相似文献   

11.
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都需要坚持公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然而不同的经济体制对公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却存在不同的要求。当前我国公有经济主要采用的全民所有制即国有制的企业模式,基本上与传统的计划体制相适应。既属于国家所有又具体分属于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所有的企业,其总体生产经营活动表现为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地方、部门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越是按承包的原则强化地方、部门的局部经济利益,划清其与国家总体利益的界限,这种矛盾就越明显。当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地方、部门占有之间的矛盾突出时,国家就会收回一部分权力,包括企业隶属关系的上划;当地方、部门缺乏积极性时,国家又将企业和一部分经济管理职能下放到地方、部门。实践表明这种收收放放的管理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地方、部门占有之间的矛盾。同时,既受政府保护又受政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建立了社会保障与技术进步的实证模型以便研究其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社会保障冲击在短期内引发经济波动相异的是,技术进步变量冲击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持续提升潜在的技术存量水平,促使生产部门进行更多的R&D,进而使产出达到更高水平的均衡。社会保障对经济的影响效应体现在对其他经济变量的“传递+互动”方面。社会保障投入的正向冲击对技术存量及就业等方面具有正向传递效应,而与工资的“互动性”能够给经济产出带来更大的提升效应,最终促使经济不断地达到更高水平的均衡点。在促进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的关键性因素中除技术进步变量外,社会保障冲击及生产部门的R&D投入是不容忽视的因素。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及波动因素时,在其动力系统模型中引入再分配领域的社会保障制度及服务指标不失为一项有启发意义的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的特点 ,要求我国企业实行“走出去”的新战略 ,我国一些行业和企业也已具备了“走出去”的基本条件。为有效地实施这一开放战略 ,要求政府管理部门改革管理方式、加强指导服务、强化协调功能 ,企业应认真规划、统筹协调、科学管理。特别是建立公开的、主开户银行参与决策和后期管理的监督机制 ,对海外子公司实行全球中心管理模式将有助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企业跨国经营目标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4.
实践选择研究热点,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移向城市。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的一系列改革方案和措施相继出台,虽有不少起色,但企业搞活问题特别是大中企业搞活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实践向理论呼唤,改革向“新思想”寻求。于是从国外、国内两个方向上提出的“企业文化”研究,必然地在我国企业改革的大潮中交汇。“企业文化”成了管理理论研究、文化理论研究同社会实际改革运动相结合的“接合部”。我国企业长期存在着经济管理和精神管理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2001,(2)
本刊讯 新世纪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开办。由清华同方发起 ,国家人事部、科技部、中科院等单位的有关部门联手支持的“创新发展论坛”日前在京启动。论坛以讲座为基本形式 ,每周一次 ,将围绕“科技前沿”和“现代管理”两大主题长期举办 ,第一期内容是 :《新世纪中国面对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据悉 ,这个论坛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高科技企业管理者以及国家部委领导担任主讲 ,致力于追踪高科技发展的前沿和现代管理的最新思潮 ,用现代管理理念与方法科学指导高科技产业化 ,提高政府及企业决策层领导经济工作和驾驭经济全局的能力 ,探索有…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有关部门的经济专家分析预测,今年我国经济出现以下10大热点: 一、深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动,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数量将有所下降,而集体、股份制、“三资”、个体企业数量会有较大发展;二是企业经营自主权将进一步落实;三是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均多元化,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仍是产权管理明晰化和政企分开,“两权”分离。二、若干企业将面临破产和被兼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环境下,一些亏损企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处的当代,“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邓小平这里所说的先进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方法,决不单单是指纯技术层面的,还包括“资” 与“社” 生产关系一般性、市场运行机制共同性。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价值规律为主导的经济发展、经济交往、经济合作、经济竞争规律的相同性。这就有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社” 向发达的“…  相似文献   

18.
一、对“生产劳动”概念的再认识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生产劳动通常是指从事实物产品制造(即改变生产资源的物质形态),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经济行为。以此标准去衡量,只有制造工农业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社会科学研究和其他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被称为非生产劳动,工农业生产部门以外的部门就被称之为“非生产部门”或“纯消费部门”,拨给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经费则被称为“非生产性投资”。实际上,这种理论观点长期困扰着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被说成是靠物质生产部门养活的人,造成社会科学研究经费拮据,人员编制和机构屡屡被压缩,社会科学研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人们更加突出物质生产的作用和自然科学的地位,这就使社会科学研究工作面临着更深刻的危机。所有这些,究其原因,都与主观上把社会科学研究视为非生产劳动有  相似文献   

19.
(1)在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原因的讨论中,对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是必要的,有益的。然而,“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因此,我们的讨论应当深入这一“整个社会生活以及整个现实历史的基础”——物质生产领域。 (2)马克思说:“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恩格斯也说过,“每一历史时代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过去的商业管理体制,是在自然经济和战时经济的基础上按照产品经济的管理方式。机械仿照国外的模式建立的,并是在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政企不分,行政管理部门将所属企业经营单位作为“附属物”摆弄,企业经营单位把行政管理部门当成“拐棍”倚靠;管理方法单一死板,主要采取行政手段,依靠行政指令干预经营活动;管理系统条块分割,整个商品流通领域被肢解为城乡两块和商业、供销、粮食、物资、医药等若干条;商品管理用指令性计划统一调拨,按行政层次纵向层层分配;价格管理高度集中,所有商品的定价权都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只能照国家牌价执行。上述特征归结到一点就是:排斥商品经济,违背商品流通规律。这种商业管理体制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自然经济比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