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中间期,埃及统一王国分裂,来自迦南的希克索斯人以阿瓦利斯为中心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这是埃及历史上第一个外族政权。本文重新划分了第二中间期的各王朝,希克索斯王朝为传统意义上的15王朝。据现有资料,可知的希克索斯王朝国王有萨里梯斯、哈彦、伊安纳斯、阿波斐斯、卡穆底。  相似文献   

2.
第十八王朝时期埃及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与在努比亚的统治不是有别而是趋同 ,即它们都具有埃及殖民地化的特征。从对比埃及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的行政官僚体系入手 ,揭示出二者本质上的同一性。即 ,考察一个外族政权对当地行政管理体系渗透的程度不应该以被征服民族是否被迫迁徙和当地统治家族是否有所变化来衡量。事实上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应该是异族政权渗透当地行政管理机构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3.
法老阿赫摩斯 (约公元前 15 5 0 - 15 2 5年 )在古埃及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作为统治者 ,他彻底打败了占领尼罗河三角洲迦南地区的入侵者希克索斯人。希克索斯人对埃及一个多世纪的统治使这个国家四分五裂 ,而它的重新统一是在新王国 (约公元前 15 5 0 - 10 70年 )时期完成的。新王国的疆土南至非洲内陆 ,东北达亚细亚地区。然而 ,正是出身于显赫的底比斯家族的阿赫摩斯 ,以直系先辈塞肯内拉·泰奥和卡莫斯的业绩为基础 ,并在他的母亲阿赫霍特普和祖母特悌舍丽等王室女性成员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一伟业———统一埃及建立新王国。自 1993年开…  相似文献   

4.
第一中间期是古代埃及历史上的第一个分裂时期。它所包含的赫拉克里奥坡里王朝( 第九王朝和第十王朝或第九/ 十王朝) , 在其统治的早期, 有过一段短暂的全国统一的时期; 在其统治的中晚期, 则与底比斯王朝( 第十一王朝) 并立, 最后被底比斯王朝所灭。第一中间期并不是黑暗时代, 它居于古王国和中王国之间, 在整个埃及文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托勒密埃及是古代埃及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这段统治相对于法老埃及来说是外来的政权形式,它的统治在法老埃及基础上又融合了希腊人的专制主义统治,从而形成了兼具东西特色的政权模式,经济上主要反映在国王的官僚机构对农业、工业、商业、金融业等领域的管理上,体现出了一种垄断和专营的特点,这较之法老埃及时期的统治方式来说是一种更加严格的统治模式。  相似文献   

6.
论新王国时期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区是古代近东文明的两个重要部分,在近东文明发展的整个历程中两地通过西奈半岛或海上交通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构成了整个近东世界各种族部族间相互联系的主线,同时也为中世纪以及近现代两地的关系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历史渊源.埃及与巴勒斯坦地区的联系可以追溯到埃及的史前文化时期,但只有当历史进入到新王国时期的时候,埃及和巴勒斯坦之间的联系才达到质的变化,密集的战事和频繁的外交活动改变了两地间往昔的平和氛围,从而迎来了了整个近东世界国际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黄金草原>记载了从法老时代至公元10世纪的埃及历史以及古代埃及的文化.这些不仅对于研究希腊罗马统治下的埃及具有较大价值,还对现代人了解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丧葬习俗、天文历法等情况提供了珍贵资料,为研究古代埃及统治者的王朝世系提供了文字材料.  相似文献   

8.
托勒密王朝是希腊马其顿人对埃及进行军事征服的产物.统治者在建国初期为了巩固自身统治,增强各族臣民对托勒密王朝的认同感,缓和征服民族与被征服民族之间的矛盾,针对埃及人和希腊马其顿人笃信宗教的特点,推行了一系列宗教政策以加强统治.托勒密王朝统治者首先是接受了埃及当地的宗教传统,博得当地居民的好感;其次是结合埃及与希腊的宗教传统,推行对新的国家神的崇拜,使各族臣民拥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再次是推行统治者崇拜,神化君主及其配偶,增强统治者在臣民心目中的神圣感.这些措施一方面树立了托勒密王国统治者的宗教权威,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各族臣民之间的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并增强了托勒密王国在希腊化世界的宗教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论新王国时期埃及和利比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埃及和利比亚的关系是古代埃及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王国时期,二者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从平稳发展转向武装冲突,究其原因不外乎有四点:一是两地领土的接壤为利比亚渗透埃及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二是利比亚人游牧的生活方式;三是利比亚人口的增长和气候的变化促使他们向富庶的埃及移民;四是利比亚各部族内部的团结和军事上的强大为他们的军事行动提供了保障,这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而埃及内部政权的分裂以及对利比亚边境地区的重视不足,则是促成其对埃及不断进行渗透和入侵的内在原因。新王国时期利比亚人对埃及的渗透和入侵为他们最终夺取埃及政权,建立第二十二和二十三王朝提供了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
〕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希腊文化大规模入侵埃及,传统的观点认为,托勒密统治埃及时期,埃及文化被“希腊化”了。针对这一说法,考察这一时期埃及文化各要素的发展状况,其结论是:所谓埃及文化“希腊化”仅“化”在表面,埃及人对希腊文化只是浅尝辄止,他们仍固守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希腊文化虽对其产生影响却没有深入其中,因为文化融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是多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阿保机统治时期契丹社会政治特点是:同保守派势力进行斗争,确立了世袭汗权;建立契丹政权,为契丹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对外发动战争,拓展了疆域,提高了契丹族的声望;营建皇都,建立中央及地方统治机构,以巩固契丹政权;重用汉族地主,吸收汉族的统治经验,以维护契丹族的统治.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历史上,凡在周边地区,尤其是在东北地区崛起的少数民族政权,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都同部分汉族官僚地主的支持和帮助紧密相关。这些政权在许多方面吸收了汉族地区的先进文化,实行新的政治典章制度和发达的生产技术,同时又有大批汉族官僚地主参加,充实其统治机构,实行番汉联合政权,辽王朝的统治方式在此方面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3.
罗马—拜占廷帝国统治时的埃及,文化领域中的一大变化就是基督教的传播及发展。埃及首创了基督教教理学校,是修道制度的发源地,还经历了基督教历史上最严重的迫害。埃及与拜占廷帝国间的政治、文化冲突导致了早期教义纷争的出现,最终科普特教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埃及,国名全称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埃及地跨亚非两洲,北濒地中海,东临红海,是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首都开罗,面积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约7682万。阿拉伯人约占87%,信奉伊斯兰教;科普特人约占11.8%,信奉基督教。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埃及在历史上曾经几度辉煌,为人类文明贡献了丰富的财产,埃及宪法的发展也与国家政权的交替有着重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罗马统治时期的埃及,土地租佃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土地经营方式,形成了复杂的土地租佃关系。这其中更引人注目的是此时的埃及妇女亦活跃于土地租佃中。妇女不仅是土地的出租者,而且还是土地的租佃者。分析罗马时期埃及妇女的土地租佃经营状况,对于研究罗马时期埃及妇女甚至是古代埃及妇女的经济地位及社会地位都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埃及,法老历来是全部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托勒密埃及时期,大体来说,与法老时代土地所有制状况相类似,国王是全部土地的所有者。而在罗马统治时期的埃及,土地所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法律上正式承认土地的私人所有权,出现了大量的私有土地。研究罗马时期埃及的土地所有制状况,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此时埃及社会特别是其农业经营情况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从1974年起开始实行的经济开放政策是萨达特时期埃及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举措。这一政策的实质在于减少对经济的国家社会主义式的控制.将埃及的贸易与投资向国际资本主义市场开放;同时.改革公营企业;鼓励发展国内私营经济。经济开放政策实施期间,埃及吸引到了部分外资,并得到了大量来自阿拉伯国家和西方的援助.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开放政策的成绩无疑是巨大的;但一些新的问题出现,对埃及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古代世界两大文明中心,埃及和希腊很早就有了联系.特别是埃及18王朝贵族墓壁画中描绘的进贡使者--克弗悌乌人群,多数学者认为属于爱琴民族,主要是克里特人.克弗悌乌问题表明18王朝时,埃及和克里特的关系更加密切,交流日益频繁,在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达到了顶点.  相似文献   

19.
汉武帝以儒家思想作为西汉王朝的统治思想,并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实施一系列旨在维护皇权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帝国的举措,由此带来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的出现和迅速由盛而衰。这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云南民族地区行政制度的发展规律:渐进整合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云南民族地区行政制度发展规律:分别为调类调构规律———中央与云南地方行政制度间相互冲撞相互选择时期;异类同构规律———云南民族地区模拟中央王朝行政结构建立地方政权组织;同类异构规律———中央王朝在云南建立了大一统集权统治,并建立了相异于其它地方政权结构;同类同构规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云南民族区域自治。四个具体特殊规律体现了渐进整合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